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烟农种植规模效率研究

作 者: 张宏永
导 师: 刘伟平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现代烟草农业 烟农 规模效率 影响因素
分类号: 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央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多年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目标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思想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烟草农业是烟草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以“三农”问题为核心,做好烟草农业发展工作,切实解决好烟叶、烟区、烟农问题。200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做出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战略部署,为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做出积极探索。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既贯彻落实了中央的精神,又反映了烟农的愿望,同时也是行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规模化种植”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由之路,提倡烟农适度规模种植是行业的一个指导方针,但尚不明确适度规模的范围,制定的产业政策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单纯要求烟农提高种植规模,而没有考虑规模效率问题。从维护烟农切身利益和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有必要对如何进行适度规模种植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测评,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等各种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农业经营规模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由于不同研究者的目标不同,设置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经常得出互相矛盾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指标只考虑单项投入单项产出,而实际上农业生产经营是属于多投入单产出或多产出的问题。为改进单个指标分析的片面性问题,有些学者采用多项指标进行分析,但也只能按不同指标分别比较,经常导致结论互相矛盾。主要原因是传统指标无法全面综合考虑多种投入因素,更无法评价各种投入因素是否匹配问题以及目前投入条件下最大产出问题或者固定产出条件下最小投入问题,即无法判断哪种属于规模效率最优状态。对于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问题,只能局限于定性而无法采用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为改变传统指标评价农业规模经营效率的局限性,本研究从技术效率的角度,主要应用了在处理多项投入与多项产出的有效性评价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烟农种植规模效率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本研究先对烟农种植规模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然后对收集的相关历史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应用传统指标方法描述、评价全国及福建烟叶发展历史及规模、效率变化情况,接着从烟农的微观层面入手,通过科学的方法大量调查样本烟农的种植情况,考察在现有的生产技术环境下不同种植规模烟农成本收益状况及相关信息,然后以DEA-Tobit两阶段方法为基本工具,建立了烟农种植规模效率的评测模型,探求烟草农业种植规模效率的内在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对烟农的种植规模意愿与效率最优规模的差异进行研究,揭示烟农规模种植的决策机制。最后在对主要结论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经济学、运筹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做到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并通过实证分析来说明问题,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通过大量查阅资料,介绍了烟草农业总体概况及全国、福建烟叶发展历史,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应用传统指标方法评价了全国及福建烟叶规模效率变化状况,从宏观层面描述了烟叶种植规模的成本收益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评价模型提供依据。(2)对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地设计,对获取的样本烟农的各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并分析样本烟农的成本收益情况,为进一步评价不同种植规模范围的烟农规模效率状况提供数据基础。(3)在回顾DEA方法原理基础上,对DEA方法优缺点进行分析,选择以规模报酬可变的BC 2模型为基础对烟农种植规模效率状况进行测度,构建了烟农种植规模效率模型。(4)构建了烟农种植规模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组分类,然后分别在烟农、烟草公司生产目标下,从投入、产出两个导向,应用烟农种植规模效率模型测评了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并在规模效率相对最优的基础上,采用绝对效率指标确定最优规模。(5)科学选择可能对烟农种植规模效率会产生显著影响的13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应用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烟农、烟草公司生产目标下投入导向的烟农种植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对显著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揭示了这些影响因素如何从正向或反向显著地影响种植规模效率。(6)先对样本烟农的规模意愿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然后对样本烟农规模意愿与效率最优规模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列举了烟农选择非效率最优规模的影响因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建立了烟农规模意愿的模拟方程,并对显著因素进行了剖析。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烟农适度规模种植面积为30~35亩;超大规模种植效率低且规模报酬处于递减状态;要综合调整各投入要素来提高烟农种植规模效率;烟农和烟草公司目标下有较多的共同效率显著影响因素;烟农意愿规模与适度规模差距明显;烟农的土壤改良行为较为被动等。在得出结论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不同地区要定期测评最优规模作为当地适度规模标准;积极引导烟农以最优规模进行适度规模种植;要限制烟农选择超大规模种植烟叶;积极协助烟农有序进行土地流转;要系统进行烟田土壤改良;尊重烟农规模意愿,指导烟农科学种植;注重提高烟农群体的素质;重视发挥年纪较轻且烟龄较长烟农的核心示范作用;要改进烟机购置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规模效率研究的长效机制等。

全文目录


表目录  9-11
图目录  11-12
中文摘要  12-15
ABSTRACT  15-19
1 导言  19-32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9-23
    1.1.1 研究背景  19-21
    1.1.2 研究意义  21-23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3-25
    1.2.1 研究目标  23-24
    1.2.2 研究内容  24-25
  1.3 相关概念内涵及有关说明  25-28
    1.3.1 相关概念内涵  25-27
    1.3.2 研究对象说明  27-28
    1.3.3 计量单位说明  28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8-29
  1.5 数据来源  29-30
    1.5.1 调查数据来源  29-30
    1.5.2 统计数据来源  30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30-32
    1.6.1 可能的创新  30-31
    1.6.2 研究中的不足  31-32
2 相关文献述评  32-60
  2.1 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研究综述  32-41
    2.1.1 国外研究综述  32-35
    2.1.2 国内研究综述  35-41
  2.2 效率理论的文献综述  41-48
    2.2.1 效率概念及理论  41-43
    2.2.2 效率测度方法  43-48
  2.3 农业规模经营与效率关系的文献综述  48-54
    2.3.1 国外研究综述  48-49
    2.3.2 国内研究综述  49-52
    2.3.3 主要研究方法  52-53
    2.3.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标准的确定  53-54
  2.4 烟叶适度规模及与效率关系的文献综述  54-59
    2.4.1 烟叶适度规模种植的必要性  54-55
    2.4.2 烟叶适度规模种植的影响因素  55-56
    2.4.3 实现烟叶适度规模种植的途径  56-57
    2.4.4 烟叶适度规模种植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57-59
  2.5 本章小结和述评  59-60
3 烟草农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  60-109
  3.1 世界烟叶总体概况  60-61
    3.1.1 烟草的起源与传播  60
    3.1.2 世界烟叶生产概况  60-61
  3.2 我国烟叶总体概况及种植规模及效率状况  61-87
    3.2.1 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概况  61-62
    3.2.2 烟叶的特性与管理  62-68
    3.2.3 我国烟叶种植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68-72
    3.2.4 我国烟叶种植效率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72-87
  3.3 福建省烟叶种植规模及效率概况  87-107
    3.3.1 福建省自然气候及生产条件  87-88
    3.3.2 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  88-90
    3.3.3 福建烟叶种植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90-94
    3.3.4 福建烟叶种植效率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94-107
  3.4 本章小结  107-109
4 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109-123
  4.1 调查问卷设计  109-111
    4.1.1 问卷设计过程  109-110
    4.1.2 调查问卷内容构成  110-111
  4.2 数据收集  111-115
    4.2.1 调查样本地区选择  111-113
    4.2.2 样本县(市)的基本情况  113-115
    4.2.3 调查的步骤与方法  115
  4.3 问卷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115-116
  4.4 样本烟农的基本情况  116-117
  4.5 样本烟农种植规模情况  117-122
    4.5.1 样本烟农种植规模基本情况  117-120
    4.5.2 样本烟农种植规模分布情况  120-121
    4.5.3 样本烟农种植成本收益情况  121-122
  4.6 本章小结  122-123
5 构建基于DEA 方法的烟农种植规模效率模型  123-130
  5.1 DEA 方法的基本原理  123-124
  5.2 DEA 方法的效率评价模型  124-125
  5.3 运用 DEA 方法评估效率的优缺点分析  125-127
  5.4 构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评价模型  127-129
  5.5 本章小结  129-130
6 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130-157
  6.1 引言  130
  6.2 建立烟农种植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130-141
    6.2.1 评价指标变量的选取  131-136
    6.2.2 指标变量的定义与说明  136-138
    6.2.3 各指标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138-139
    6.2.4 样本数据的分组归类  139-141
  6.3 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141-156
    6.3.1 烟农生产目标下的种植规模效率分析  141-148
    6.3.2 烟草公司生产目标下的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分析  148-154
    6.3.3 不同生产目标下的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差异性检验  154-156
  6.4 本章小结  156-157
7 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157-170
  7.1 引言  157
  7.2 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及其说明  157-159
  7.3 计量模型和分析方法  159-160
  7.4 烟农生产目标下的种植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60-166
    7.4.1 回归的结果估计及检验  160-161
    7.4.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61-166
  7.5 烟草公司生产目标下种植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66-168
    7.5.1 回归的结果估计及检验  166
    7.5.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66-168
  7.6 烟农和烟草公司生产目标下的种植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168-169
  7.7 本章小结  169-170
8 烟农的规模意愿选择与种植效率最优规模差异研究  170-188
  8.1 问题的提出  170-171
  8.2 烟农意愿种植规模状况  171-173
  8.3 烟农意愿种植规模与烟叶种植效率最优规模的差异分析  173-174
  8.4 烟农选择非效率最优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174-187
    8.4.1 模型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174-178
    8.4.2 计量模型及分析方法  178
    8.4.3 回归分析结果估计与检验  178-180
    8.4.4 烟农种植意愿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180-187
  8.5 本章小结  187-188
9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188-195
  9.1 主要结论  188-191
  9.2 政策建议  191-195
参考文献  195-212
附录  212-218
致谢  218-219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3.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4.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5.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6. 杭州市室内典型VOCs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X51
  7.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8. 大连市精神疾病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749
  9. 基本锚定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B841
  10. 福利院学龄孤儿同伴关系的质性研究,B844.1
  11. 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研究,G807.4
  12. 油包水型乳化油液水击谐波破乳LabVIEW仿真及实验研究,X703
  13. 赵官煤矿下组煤底板突水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TD745
  14. 长春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研究,G633.96
  15. 相对性顾客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F224
  16. 车险经营效益影响因素分析,F842.6
  17. 村委会民主选举中的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D422.6
  18.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F271
  19. 马桥镇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TU982.29
  20. 湖南家电下乡政策实施效果研究,F426.6
  21. 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问题比较研究,F272.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