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魏百刚
导 师: 冯中朝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都市循环农业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
分类号: 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为都市循环农业创造了新的需求,提供了发展契机。一方面是资源粗放利用的现实,环境恶化的趋势,以及经济发展不成比例的低生态效率,另一方面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和功能的日益完善,辐射带动能力的明显增强,这些都催动了都市循环农业的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以北京地区为例,通过分析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把握都市循环农业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现状及其作用分别予以深入探讨和研究,同时结合都市循环农业理论界定,获得相关研究结论,提出可行对策建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Cobb-Douglas生产函数、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等计量和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企业行为理论、“涓滴效应”理论模型、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等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实证分析,对都市循环农业的内涵及其特征功能、都市循环农业的主体行为、都市循环农业的主要影响要素等作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第一,对“都市循环农业”的概念、特征、趋势和功能等作出较为全面系统鲜明的理论界定。提出“都市循环农业”是指在都市外缘区发展起来的循环农业,具有区位独特性、环境友好性、技术驱动性、资源集约性和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呈现产业链条化、生产规模化、布局园区化和功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兼具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第二,以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分析为切入点,构建出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如下: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都市循环农业的主体,直接影响都市循环农业的生产活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间的合理融合是驱动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影响都市循环农业的生产率和生态效率;资源禀赋是发展都市循环农业的基础,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泉源,影响都市循环农业的模式和型态;技术进步是推动都市循环农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高级手段,影响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径;政策支持是都市循环农业永续发展的“扶手”,是解决市场失灵、确保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效结合协调发展的保障,影响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效果。调动都市循环农业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保障,实现主体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结合和互动,是推动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第三,都市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是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贯穿着产业升级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的过程,走规模化、组织化的路子可能是其未来发展趋势。龙头企业以及带有龙头企业形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能是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适合主体。在此产业升级过程中,资源禀赋状况、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政府的制度供给等,均是贯穿始终的关键影响因素。第四,确保都市循环农业的经济收益,是其可持续发展并向规模化、园区化发展的关键。都市循环农业取得经济收益的关键在于投资(包括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等)、消费和政府的财税支持(如庇古税)等,这归根结底仍然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北京地区都市循环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着重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若技术进步贡献率保持不变,以绿色投入替代石油农业投入时,要确保绿色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至少达到274.02%;二是若农业劳动力投入不变,物质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同时改变时,其贡献率之和至少应达到337.06%。第五,都市循环农业主要技术类型有:减量化技术、植株残体资源化利用技术、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使用小型适用农机具、利用林下空间等。新型肥料、新型农药、节水灌溉、新型堆肥、沼气发电等技术在案例区的推广施用较为顺利。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农业园区使用的循环农业技术,具有技术先进、资本密集、集成度高等特征。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从技术装备自身看,有的设计制造过于复杂、精细,在应用中普适性、灵活性欠缺,有的成本高、收益低,采用后经济性较差;从技术推广应用看,有的技术推广部门后续服务不到位,不利于都市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的地方推广应用环境欠佳,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受到限制;从应用技术的主体看,对都市循环农业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生产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够严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激励不够充分。第六,都市循环农业的发展,主要依托都市可利用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农业用水和用地数量短缺、质量下降,生物资源特别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充分,都对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提出了较为迫切的需求。水、土和生物资源在空间上的组合方式不同,也决定了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必然要因地制宜,立足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采取不同的组合形态和发展模式。在都市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再生水资源可能污染土壤和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第七,政策是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保障,影响循环农业发展的效果。都市循环农业发展,需要财政、税收、金融、资源等各方面的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政策支持未和地区整体规划挂钩,试点地区经验尚未完全推广,发展重形式轻效果,发展都市循环农业未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扶持政策覆盖面积较小、优惠金额偏低,未能充分调动各社会群体的积极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如下:第一,培育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主体。培养农民、企业家等各群体采用循环农业方式发展农业的意识;提高各主体发展循环农业的能力;鼓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相互合作,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接;鼓励种植园区与规模化养殖场之间加强联系,形成产业间的物质循环;鼓励龙头企业之间发展多种形式的纵向一体化,形成物质和经济循环成规模、上下游相配套的农业循环经济园区。第二,强化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支持。一是提供财税支持,对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等主体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针对采用循环农业技术进行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二是发挥集体经济优势,从项目实施、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上借助优势资源。三是完善都市循环农业产品市场体系,开展都市循环农业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行动,加强对都市循环农业产品的宣传和营销策划,通过市场机制引导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第三,夯实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资源基础。一是提高再生水质量,加强对再生水处理工艺的研发力度,提高处理后再生水质量标准,降低再生水对农作物生长、土壤质量和地下水污染的风险。二是保障土地资源有效供给,一方面要严格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另一方面要采取深耕、增施有机肥等农艺措施,为提高土地生产率打下基础。三是优化资源组合与配置,根据水、土、生物等资源的配置组合状况,探索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型态与模式。第四,加快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推广。一是加快都市循环农业技术研发,提高循环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适用性。二是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注重连续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扩宽并稳定技术推广渠道,逐步实现项目商业化、服务社会化、推广市场化。三是建立专门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发挥大城市科技教育水平高的优势,建立公益性、综合性的都市循环农业发展中心。第五,完善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政策体系。一是完善对采用循环农业技术的补贴,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二是建立完善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强制性规定,对在都市周边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以及发展农村其他产业的,明确规定由生产者负责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力争实现资源化利用。三是制定都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规划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主要技术、发展步骤等,实现都市循环农业科学、有序发展。本文具有以下创新之处:第一,对“都市循环农业”的概念、特征、趋势和功能等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鲜明的理论界定。第二,以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分析为切入点,构建了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第三,运用“涓滴效应”理论模型、Cobb-Douglas生产函数、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方法进行了相关定性定量分析。第四,针对北京市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分析,初步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
全文目录
图表目录 8-10 摘要 10-14 Abstract 14-19 1 导论 19-47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9-23 1.1.1 研究背景 19-22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23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3-41 1.2.1 概念研究 23-34 1.2.2 影响因素研究 34-41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41-45 1.3.1 研究思路 41-42 1.3.2 研究方法 42 1.3.3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42-45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45-47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5 1.4.2 创新点 45-47 2 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分析 47-75 2.1 北京市概况 47-48 2.2 调查研究方法 48-52 2.2.1 村级调查 48-50 2.2.2 农户概况调查 50-52 2.2.3 涉农企业 52 2.3 农户行为分析 52-63 2.3.1 现状分析 53-59 2.3.2 影响因素分析 59-63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分析 63-69 2.4.1 现状分析 63-67 2.4.2 影响因素分析 67-69 2.5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为分析 69-74 2.5.1 现状分析 69-73 2.5.2 影响因素分析 73-74 2.6 本章小结 74-75 3 都市循环农业区域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75-97 3.1 理论分析 75-81 3.1.1 成本收益理论分析 75-80 3.1.2 "涓滴效应"模型分析 80-81 3.2 实证分析 81-95 3.2.1 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 82-84 3.2.2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84-88 3.2.3 城市经济分析 88-95 3.3 本章小结 95-97 4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技术因素分析 97-117 4.1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与技术因素 97-100 4.1.1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 97-99 4.1.2 技术对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作用方式 99-100 4.2 都市循环农业主导技术及其应用 100-109 4.2.1 主要模式与主导技术 100-101 4.2.2 主要技术的应用情况 101-109 4.3 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9-116 4.3.1 分析框架 109-111 4.3.2 存在问题 111-115 4.3.3 原因分析 115-116 4.4 本章小结 116-117 5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资源禀赋因素分析 117-134 5.1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关系 117-119 5.1.1 都市循环农业发展对资源禀赋的需求 117-119 5.1.2 资源禀赋对都市循环农业的影响方式 119 5.2 资源禀赋分析 119-124 5.2.1 水资源 120-121 5.2.2 土地资源 121-122 5.2.3 生物资源 122-124 5.3 资源禀赋受到的威胁及原因分析 124-132 5.3.1 水资源 124-129 5.3.2 土地资源 129-131 5.3.3 生物资源 131-132 5.4 本章小结 132-134 6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因素分析 134-151 6.1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评估方法 134 6.2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评价目标 134-137 6.2.1 循环经济政策目标 134-135 6.2.2 都市农业政策目标 135-136 6.2.3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目标 136-137 6.3 都市循环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137-142 6.3.1 都市循环农业相关政策法规 137-138 6.3.2 都市循环农业相关规章制度 138-140 6.3.3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体系分析模型 140-142 6.4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效果分析 142-147 6.4.1 循环经济政策效果 142-144 6.4.2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效果 144-147 6.5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147-150 6.5.1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147-148 6.5.2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的对策建议 148-150 6.6 本章小结 150-151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151-159 7.1 研究结论 151-155 7.1.1 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151-152 7.1.2 都市循环农业主体行为分析的研究结论 152-153 7.1.3 都市循环农业区域经济因素的研究结论 153 7.1.4 都市循环农业技术因素的研究结论 153-154 7.1.5 都市循环农业资源禀赋因素的研究结论 154 7.1.6 都市循环农业政策因素的研究结论 154-155 7.2 对策建议 155-159 7.2.1 培育都市循环农业发展主体 155 7.2.2 强化都市循环农业发展经济支持 155-156 7.2.3 夯实都市循环农业发展资源基础 156-157 7.2.4 加快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推广 157 7.2.5 完善都市循环农业发展政策体系 157-159 参考文献 159-172 附录1: 基层主体参与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调研问卷 172-178 附录2: COBB-DOUGLAS生产函数源数据 178-179 致谢 179
|
相似论文
-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 中亚热带典型植物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来源探究,S718.4
- 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F323.3
-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G43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