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有”、“无”之间

作 者: 张志伟
导 师: 马拥军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自然科学 知识 确定性 影响
分类号: N0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所讨论的是自然科学确定性观念的演变对知识确定性观念的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知识确定性观念的影响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一、对确定性及知识确定性的概念做了一番梳理。确定性是一个常用但涵义却相当模糊的词语,为此,本文首先对确定性一词的涵义进行了清理,并进而界定出本文所使用的确定性一词的一般意义。二、对早期自然科学影响下知识确定性观念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考察。在古希腊时期,自然科学中的确定性逐渐萌生并促进了知识确定性观念的产生。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们在通常确信能确定性地把握自然的基础上,对知识中的概念和推理的确定性做了初步的讨论。三、对近代自然科学影响下知识确定性观念的演变进行考察。近代自然科学的确立使人们相信,自然是象精密的钟表一样完全确定的,因此,作为自然规律总结的科学知识无疑也具有完全的确定性。为此经验论和唯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确定性问题进行考证,但他们最后却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康德虽然努力解决二者所遗留的难题,提出了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的理论,但他并没有真正确证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四、对当代自然科学影响下知识确定性观念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梳理。当代自然科学向人们所揭示的大量的不确定性现象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并不是真正完全确定的,由此,多数学者开始倾向于科学知识并没有绝对普遍必然性的观点。从逻辑实证主义开始,学者们不再热心于对知识确定性的求证,而开始转向对知识载体的语言的确定性进行考察,并初步揭示了语言中的不确定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1章 序言  7-10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7-8
  1.2 理论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  8-10
第2章 知识确定性概念考察  10-14
  2.1 确定性概念的涵义  10-12
  2.2 知识确定性的涵义  12-14
第3章 早期自然科学影响下的知识确定性观念  14-23
  3.1 “无”中生“有”—前智者学派对确定性的寻求  14-16
  3.2 “有”的夭亡—智者学派对知识确定性的否证  16-17
  3.3 “有”的重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确定性观念的重建  17-23
第4章 近代自然科学影响下的知识确定性观念  23-37
  4.1 绝对“有”的确立—近代自然科学中确定性的演变  23-24
  4.2 “无”魅缠身的“有”—近代自然科学影响下知识确定性观念的演变  24-37
    4.2.1 从对“有”的确信到对“有”的怀疑—经验论对知识确定性的求证  24-29
    4.2.2 从无限的“有”到有限的“有”—唯理论对知识确定性的求证  29-33
    4.2.3 “有”与“无”的二律背反—康德对知识确定性的求证  33-37
第5章 当代自然科学影响下的知识确定性观念  37-56
  5.1 从“有”“无”的迷茫到“有”的新生—当代自然科学中确定性的演变  37-38
  5.2 徘徊在“有”“无”之间—当代自然科学影响下知识确定性观念的演变  38-56
    5.2.1 似“有”实“无”—从信念的确定性到活动的确定性的实用主义  38-41
    5.2.2 从“有”到“无”—在原子的确定性和图式的确定性中迷失自我的逻辑原子主义  41-43
    5.2.3 漂在“无”上的“有”—秉持物理主义的确定性的逻辑实证主义  43-46
    5.2.4 似“无”实“有”—强调整体的确定性的逻辑实用主义  46-48
    5.2.5 增长的“有”—追求增长的确定性的批判理性主义  48-50
    5.2.6 更替的“有”—主张范式的确定性的历史主义  50-52
    5.2.7 发展的“有”—信奉信息域的确定性的新历史主义  52-56
第6章 结语  56-58
致谢  58-59
参考文献  59-61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1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测控系统研制,TH877
  3. 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TH743
  4.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5. 电子文书安全签发系统的研制,TN918.2
  6. 离散切换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TP13
  7. 随机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鲁棒控制器设计,TP13
  8.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TP13
  9.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10.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11.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2.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13. 道统与济世,C912.4
  14.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15.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16.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17.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18.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19.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20.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21.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科学的方法论 > 自然辩证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