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具有VON_4配位特征的钒配合物与PTP1B、ALP的相互作用

作 者: 王淑霞
导 师: 朱苗力;卢丽萍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无机化学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 钒化合物 抑制剂 IC50值
分类号: R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特征是外周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在分子水平表现为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信号转导缺失。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水平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调节因素,它由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kinase,PTK)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共同调控的,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的一员,在体内各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TK)联合作用于各蛋白底物,调节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近年研究发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可以去磷酸酸化蛋白酪氨酸,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负调控作用。敲除PTP1B基因或运用反义核苷酸(ASO)抑制体内PTP1B蛋白及mRNA的表达,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受试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且能明显降低肥胖症的患病几率。这些研究表明,PTP1B有可能成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靶点。类别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代表性小分子PTP1B抑制剂进行综述,合成PTP1B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症的新途径。因此,深入研究PTP1B及其有效的抑制剂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此目的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本文以钒为主要配位金属,合成得到了9个配合物,其中具有VON4配位特征的有5个,即[VO(big)2]·H2O 1,[VO(metf)2]·H2O 2,[VO(phenf)2]·H2O 3,[VO(metf)2]·(DMSO·H2O 4,[VO(phen)2]SO4·6H2O 5;余为其它过渡金属配合物[Zn2(H2TTHA)]·2(H3O)·2H2O6,(C2H10N2)3[Mo5O15(PO42]·3H2O 7,MnL2(CH3OH)2Cl8,(C2H8N)6(V10O28)·H2O 9,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晶体衍射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分别与碱性磷酸酶(ALP)的作用性质,发现有4个配合物(2,3,4,5)对碱性磷酸酶有较强的抑制而且抑制性大于VOSO4,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77.6μM、116μM、142μM和65.3μM、336μM。该5种抑制剂在浓度为1×10-4M时的抑制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VOSO4<3<5<2。酶反应动力学的方法测定证明:抑制剂2,4,和5对ALP的抑制属于混合型抑制,3属于竞争性抑制.Ki值大小依次为2(Ki,22.5μM),3(Ki,13.4μM),4(Ki,25.0μM),和5(Ki,42.2μM)。3.研究了配合物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作用性质,发现其中1,2,3,4,5,6和7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其中3,4和7的IC50值分别为3.37μM、7.00μM和24.8μM,该3种抑制剂在浓度为1×10-4M时抑制活性大小顺序为3>4>7。通过酶反应动力学的方法测定抑制剂4属于竞争性抑制,其Ki值为2.4μM。

全文目录


摘要  10-12
英文摘要  12-14
第一章 前言  14-26
  1.1 蛋白酪氨酸磷酶概述  15-19
    1.1.1 PTP1B的简介  15-17
    1.1.2 PTP1B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  17-18
    1.1.3 PTP1B作为治疗靶点的前景  18-19
  1.2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9-20
    1.2.1 PTP1B抑制剂的种类  19-20
    1.2.2 PTP1B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20
  1.3 设计思路  20
  参考文献  20-26
第二章 配合物合成及结构表征  26-45
  2.1 实验材料  26
    2.1.1 实验试剂  26
    2.1.2 实验仪器和方法  26
  2.2 配体的的合成和表征  26-27
    2.2.1 双胍类配体的合成和表征  26
    2.2.2 2-(2-hydroxylphenyl)benzimidazole(HL)的合成和表征  26-27
  2.3 配合物的合成  27-28
    2.3.1 [VO(big)_2]·H_2O的合成  27
    2.3.2 [VO(metf)_2]·H_2O的合成  27
    2.3.3 [VO(phenf)_2]·H_2O的合成  27-28
    2.3.4 [VO(metf)_2]·(DMSO)·H_2O的合成  28
    2.3.5 [VO(phen)_2](SO_4)·6H_2O的合成  28
    2.3.6 [Zn_2(H_2TTHA)]·2(H_3O)·2H_2O的合成  28
    2.3.7 (C_2H_(10)N_2)_3[Mo_5O_(15)(PO_4)_2]·3H_2O的合成  28
    2.3.8 MnL_2(CH_3OH)_2Cl的合成  28
    2.3.9 (C_2H_8N)_6(V_(10)O_(28))H_2O的合成  28
  2.4 配合物的表征  28-43
    2.4.1 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29
    2.4.2 配合物的IR谱  29
    2.4.3 其它性质  29-34
    2.4.4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34-43
  参考文献  43-45
第三章 配合物对ALP的抑制作用  45-55
  3.1 实验材料  45-46
    3.1.1 实验试剂  45
    3.1.2 实验仪器  45
    3.1.3 溶液配制  45-46
  3.2 酶反应动力学原理  46
    3.2.1 IC_(50)及测定方法  46
    3.2.2 抑制类型及Ki的测定方法  46
  3.3 实验方法  46-47
  3.4 结果与讨论  47-54
    3.4.1 抑制活性的定向筛选  47-48
    3.4.2 IC_(50)的测定结果  48-50
    3.4.3 抑制剂抑制类型及Ki的测定结果  50-54
  参考文献  54-55
第四章 配合物对PTP1B的抑制作用  55-61
  4.1 实验材料  55-56
    4.1.1 实验试剂  55
    4.1.2 实验仪器  55
    4.1.3 溶液配制  55-56
  4.2 酶反应动力学原理  56
  4.3 实验方法  56
  4.4 结果与讨论  56-59
    4.4.1 抑制剂活性的定向筛选  56-57
    4.4.2 IC_(50)的测定结果  57-58
    4.4.3 抑制剂的抑制类型及Ki的测定结果  58-59
  参考文献  59-61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61-63
  5.1 总结  61-62
  5.2 展望  62-63
发表论文目录  63-64
致谢  64-65

相似论文

  1. 几种酶对植物代谢多环芳烃的影响,X173
  2. 酸法制取磷肥原料加工与生产工艺研究,TQ442
  3. 圆眼珍珠蛙(Lepidobatrachus laevis)皮肤cDNA文库的构建、筛选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和活性研究,Q78
  4. DPP-IV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R914
  5.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与缓释性能评价,S145.6
  6. 植物源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Q93
  7. 莜麦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S512.6
  8.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9. 靶向人端粒G-四链体的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键合作用研究,TQ460.1
  10. 截短型rBTI的表达、纯化及性质研究,R284.1
  1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差异性表达的研究,R622
  12. rBTI-2的表达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730.2
  13. NF-κB抑制剂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非小细胞肺癌ASPP1、ASPP2表达的影响,R734.2
  14. 盐酸奥普力农注射液与米力农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R541.61
  15. 1、Bcl-2蛋白小分子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2、羟基酪醇合成新方法的研究,R96
  16. 组蛋白乙酰化增强转录因子Sp1诱导的mda-7基因转录激活,R739.5
  17. 梓木内酯及其类似物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914
  18. 新型糖基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生物活性研究,O621.29
  19. 核黄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研究,TQ460.1
  20. UbiquitinB在17-AAG诱导HeLa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研究,R737.33
  21. 溶酶体酶B抑制剂CA一074Me对大鼠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R96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