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食品中甜味剂、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作 者: 杨小琪
导 师: 黎源倩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关键词: 安赛蜜 阿斯巴甜 甜蜜素 糖精钠 甜味剂 有机酸 酸奶 榨菜 厌氧菌代谢物 离子对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类号: R1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7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以食品中常见的四种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钠和九种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乙酸、柠檬酸、丁二酸、丙酸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食品中4种甜味剂和9种有机酸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为监管食品安全和厌氧菌代谢酸产物的测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优化了上述甜味剂和酸味剂在酸奶、饮料、榨菜、厌氧菌代谢物中的前处理和测定条件,分别建立了4种甜味剂的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及酸奶和厌氧菌培养基中9种有机酸的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方法。1.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甜味剂:酸奶样品经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离心;榨菜样品切碎后加水超声波提取并过滤,分别取以上样品的上清液或滤液过0.45μm滤膜后分析;饮料样品直接过0.45μm滤膜后分析。色谱检测条件为:C18色谱柱,流动相为5:95的甲醇:5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pH4.5),流速为1.2mL/min,紫外检测波长205nm。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比对。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9种有机酸:建立了酸奶、厌氧菌培养基样品中有机酸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酸奶经稀释后,用高氯酸沉淀蛋白,厌氧菌培养基样品经高速离心去除大分子物质后,分别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后分析。色谱检测条件为:C18色谱柱,流动相为3:97的甲醇:0.01mol/L磷酸氢二铵(NH42HPO4(pH2.8)流速为0.7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5nm。结果:1.对分离四种甜昧剂的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安赛蜜在0.13μg/mL~60μg/mL、阿斯巴甜在0.10μg/mL~60μg/mL、糖精钠在0.07μg/mL~60μg/mL,甜蜜素在0.007mg/mL~4.0mg/mL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以上。以3倍基线噪声所对应的四种甜味剂的浓度作为方法的检出限,本方法的检出限(S/N=3)分别为安赛蜜0.04μg/m;阿斯巴甜0.03μg/ml;甜蜜素2.0μg/ml;糖精钠0.02μg/ml。四种待测组分在酸奶饮料和榨菜中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2.1%~108.6%、91.3%~112.0%、99.0%~107.4%、94.6%~106.4%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6.95%。2.对分离9种有机酸的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mg/mL~1.0m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达0.998~0.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6%~8.45%。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草酸和酒石酸:0.01μg/mL;苹果酸和柠檬酸:0.04μg/mL,抗坏血酸:0.002μg/mL;乳酸、乙酸、丁二酸和丙酸的检出限为0.1μg/mL。在酸奶饮料,厌氧菌培养液中加标平均回收率在80.0%~110.0%范围内,相对标准差为0.62%~6.69%。结论:1.本文首次采用离子对色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钠四种甜味剂,不需衍生,方法快速、简便。2.建立了可同时检测食品和厌氧菌代谢产物中9种有机酸的反相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快速、简便,具有实用价值,可用于检测酸奶饮料中有机酸的含量和厌氧菌代谢产物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比例,从而鉴别厌氧菌的种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第一部分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4种甜味剂  11-35
  1 前言  11-15
  2 实验部分  15-19
    2.1 仪器和器材  15-16
    2.2 试剂  16-17
    2.3 实验方法  17-19
  3 结果与讨论  19-33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19-28
    3.2 分析方法的性能指标  28-33
  4 小结  33
  参考文献  33-35
第二部分 九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酸奶和厌氧菌代谢物中的应用  35-58
  1 前言  35-38
  2 实验部分  38-42
    2.1 仪器与器材  38-39
    2.2 试剂  39-40
    2.3 实验方法  40-42
  3 结果与讨论  42-56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42-49
    3.2 色谱柱柱温的选择  49-50
    3.3 酸奶样品的前处理  50-51
    3.4 分析方法的性能指标  51-56
  4 小结  56
  参考文献  56-58
致谢  58-59
综述 甜味剂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59-86
  前言  59-62
  1 分光光度法  62-63
    1.1 传统的分光光度法  62
    1.2 荧光分光光度法  62-63
    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63
  2 滴定法  63-64
  3 电化学方法  64
  4 色谱法  64-77
    4.1 薄层色谱法  64-65
    4.2 气相色谱法  65-68
    4.3 高效液相色谱法  68-77
  5 离子色谱法  77-78
  6 毛细管电泳法  78-79
  7 原子吸收光谱法  79
  展望  79-80
  参考文献  80-86

相似论文

  1. 奶粉中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研究及快速测定体系的建立,O657.3
  2.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固定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影响研究,S153
  3.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S834
  4. 生长素对harpin蛋白激发HR的调控机制初步研究,S432.1
  5.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6.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7. 采后黄冠梨有机酸变化及代谢酶调控研究,S661.2
  8. 氮素形态调控番茄果实氮和有机酸代谢的分子生理机制,S641.2
  9. 断奶应激对三个品系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S828
  10. 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S816.17
  11. 响应面法优化天麻中天麻素提取工艺研究,R284.1
  12. MTX保守治疗胎盘植入乳汁及血清浓度监测,R714.22
  13. 淮南市平山头水厂中分泌干扰物的去除特征研究,TU991.2
  14. 冰糖橙和大红甜橙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含量变化研究,S666
  15. pH影响食品废弃物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产酸及发酵液用于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酯的研究,X792
  16. 莲雾果实采后贮藏生理研究,S667.9
  17. 硫嘌呤类药物安全性监测体系的建立,R96
  18. 新疆地区维、汉族人群巯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分布状况研究,R96
  19.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甲氨蝶呤化疗临床意义的研究,R733.7
  20. 双黄连粉针剂和口服液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体外代谢初步探讨,R286
  21. 仿生细胞膜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R28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 饮食卫生与食品检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