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言语行为转喻的认知角度研究及其在《红楼梦》中的语用功能分析
作 者: 王秀娟
导 师: 张苏
学 校: 山东科技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言语行为转喻 认知分析 语用功能 红楼梦
分类号: H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9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转喻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从全新的角度考察了转喻和隐喻,认为转喻和隐喻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转喻和隐喻一样,也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转喻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的认知模式,在人类生活和交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却没有引起语言学家们足够的注意。一个物体、一个概念、一种事态、一件事件有很多属性,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其最突出、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也就是突显属性。文章认为,这种认识同样适用于对言语行为转喻的语言的理解。因为在使用转喻语言时,人们通常用事物的某个突显属性来指称其整体,而在理解转喻语言时,这个突显属性又会激活事物整体。基于以上认识,文章进一步指出,对言语行为转喻的理解应建立在这种人类共有的转喻性的思维及推理方式上。这种转喻性的认知、思维及推理方式大大提高了人们使用语言的速度和理解语言的力度,可以被用来解释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和话语理解中遇到的许多复杂的问题。本文以言语行为转喻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言语行为转喻的运作机制,结合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例子,分析了言语行为转喻的语用学功能,包括人际功能、语用推理功能和修辞功能等。《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名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所描写的人物之多非其他文学作品可比,先后出场的人物共有四百多人。曹雪芹成功的运用了语言艺术,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所处的具体场景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赋予了每个人物极具个性化的语言风格,通过对他们的语言描写,形神逼肖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使读者从认知角度更好的理解言语行为转喻,欣赏曹雪芹如何细致描述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角色,同时从《红楼梦》的话语中看言语行为转喻的语用学功能,并从其中获取更多的美学享受。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Introduction 10-13 0.1 Preamble 10-11 0.2 Objectives of The Thesis 11 0.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11-13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3-19 1.1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3-15 1.2 The Framework of The Current Study 15-19 Chapter 2 Metonymy and Speech Acts 19-30 2.1 Metonymy From Rhetoric View 19-20 2.2 Metonymy From Cognitive View 20 2.3 Definition and Types of Metonymy 20-27 2.4 Speech Acts 27-30 Chapter 3 Speech Act Metonymy 30-44 3.1 The Scenario Approach to Speech Act Metonymy 30-31 3.2 Types of Speech Act Metonymy 31-37 3.3 The Advantage of Speech Act Metonymy over The Previous Pragmatic Theories 37-42 3.4 Summary 42-44 Chapter 4 Pragmatic Functions of Speech Act Metonym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44-55 4.1 Interpersonal Effects 45-50 4.2 Pragmatic Inference 50-52 4.3 Rhetoric Effects 52-53 4.4 Summary 53-55 Chapter 5 Conclusion 55-57 Bibliography 57-61 Acknowledgements 61-62 Thesis Published 62-63 详细摘要 63-73
|
相似论文
-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 俄语学习中时间词汇的认知研究,H35
-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语气词比较研究,H146
- 《红楼梦》和《玉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I106.4
- 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H146
- 《红楼梦》两译本中模糊语翻译对比研究,I046
-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 《老友记》中口语标记语的关联视角研究,H313
- 论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在英译汉中的再现,H315.9
-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 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H315.9
-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红楼梦》中幽默会话的翻译,I046
- 红楼花品之海棠文化翻译研究,I046
- 译者主体性与关照读者接受之研究,H315.9
- 《红楼梦》英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I046
- 再探《红楼梦》开篇的隐含情旨,I207.411
- 脂砚斋《红楼梦》评点中的“神理”,I207.411
- 顺应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言语反讽研究,I561
-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诗歌意象翻译研究,H315.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写作、修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