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心律失常肽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 者: 任勇
导 师: 吴杰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缝隙连接 跨膜动作电位 抗心律失常肽
分类号: R54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目前由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室速、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仍然是导致病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表明,除了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之外,大多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降低心梗后病人的死亡率,而且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本身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反而使病人的死亡率增加,其原因在于这些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而发挥作用。近年研究表明,缝隙连接作为心脏兴奋传导中起关键作用的结构,在急、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已证实:抗心律失常肽AAP10和其类似物Zp123能够改善在急性缺氧、酸中毒、急性缺血等条件下缝隙连接的传导速度,并能预防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从而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开辟了新的途径,但至今尚缺乏抗心律失常肽对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时缝隙连接作用的研究。目的:观察缝隙连接激动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陈旧性心肌梗死(heal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HMI)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HMI组和AAP10组,每组各10只。Sham组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HMI组和AAP10组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制备心梗模型,普通饲料喂养三个月后制备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注模型。Sham组和HMI组灌流正常台氏液,AAP10组灌流正常台氏液+AAP10(80mmol/L)。灌流全程同时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内膜下心肌、外膜下心肌跨膜动作电位和跨壁ECG,并观察心外膜下心肌的刺激反应间期(Stimulus-response-interval, SRI)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诱发率。结束试验后测量梗死周边区(infarction border zone,IBZ)心室壁的厚度、左室重及全心重。结果:(1)Sham组、HMI组和AAP10组室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率分别为0%(0/10), 80%(8/10)和20%(2/10)。HMI组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AAP10组与HMI组相比,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2)在AAP10组,AAP10显著缩短SRI[SRI-1: (28.71±0.55)ms比(20.59±0.79)ms;SRI-2: (38.67±0.49)ms比(30.42±0.74)ms, P<0.001],表明AAP10可明显提高HMI兔心肌电冲动的传导速度。(3)在AAP10组,用药前后内、外膜的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MI组和AAP10组均出现明显的心室重构,从大体标本可见梗死区呈苍白色,为纤维化的心肌组织,梗死周边区心肌明显肥厚,心腔扩大;与Sham组对比,全心重及左心重均明显增加,左心重/全心重比值增大。结论: HMI兔发生心室重构的同时常伴有缝隙连接的失偶联,从而导致缝隙连接传导速度的下降,构成了折返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病理基础。抗心律失常肽(AAP10)可以在不影响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的前提下提高缝隙连接的传导速度,并可降低HMI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示调整和改善心肌缝隙连接的传导速度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一个新策略。

全文目录


一、中文摘要  4-6
二、英文摘要  6-8
三、正文  8-23
  研究背景  8-10
  实验研究  10-19
    1. 材料与方法  10-14
    2. 结果  14-16
    3. 讨论  16-19
  参考文献  19-23
四、综述  23-49
五、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49-50
六、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二维人体心室心肌缺血模型中的折返波仿真研究,R318.0
  2.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542.22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R542.22
  4. 易化PCI对比直接PCI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R542.22
  5. MTRR基因A66G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R542.22
  6. 心梗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研究,R542.22
  7. 甲状腺激素和白细胞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R542.22
  8. Caspase-3、Cx43在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心肌梗死病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542.22
  9. 心肌梗死区VEGF、SDF-1对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R542.22
  10.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1. 心肌梗死后hRAMP1修饰MSCs移植对球囊损伤血管再狭窄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R542.22
  12. 冠脉内注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影响,R542.22
  13. 青年与老年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的研究,R542.22
  14. 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心肌梗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R542.22
  15.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增高与其预后相关性的研究,R542.22
  16. 不同方法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心梗面积的影响,R542.22
  17. 超声评价不同途径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R542.22
  18. 超声二维应变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与延迟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价值,R542.22
  19.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分析主动脉窦解剖特点与临床心律失常相关性,R541.7
  20. 青年男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血脂异常与近中期预后的临床研究,R542.22
  21. 对有无既往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R542.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心律失常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