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快速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研究

作 者: 税文兵
导 师: 熊坚;林卫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关键词: 快速公交专用道 信号交叉口 公交停靠站 通行能力
分类号: U491.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9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快速公交(BRT)以其低成本高品质的成本效益优势,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在各主要大城市,都可见政府决策者和交通工程人员正在致力于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本文对快速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有益于快速公交系统在我国的推广和建设。本文首先从运行道路、停靠站、车辆、收费系统、运营服务、ITS技术等六个方面对快速公交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为快速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从公交专用道路段、信号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公交停靠站三个方面对快速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进行研究。在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城市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和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的分析对比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中央公交专用道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和信号交叉口中央公交专用进口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改进了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最后,以昆明北京路快速公交专用道为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实际了应用和检验。通过对昆明北京路快速公交专用道的实际调查,再通过模型计算,得出了昆明北京路快速公交专用道的通行能力,找出了制约通行能力的瓶颈点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缩短信号交叉口信号周期,加快人均上下车速度和提高停靠站停靠位利用效率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央快速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的具体措施。本文系统地对快速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进行了研究,加深了对快速公交系统的理解,基本建立了中央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的计算框架。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绪论  9-14
  1.1 研究的背景  9-10
  1.2 研究的意义  10-11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13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4
第2章 快速公交系统简介  14-25
  2.1 快速公交系统的定义  14-15
  2.2 快速公交系统的组成  15-23
    2.2.1 快速公交运行道路  16-17
    2.2.2 快速公交停靠站  17-19
    2.2.3 快速公交车辆  19-21
    2.2.4 快速公交收费系统  21-22
    2.2.5 快速公交的运营服务  22-23
    2.2.6 快速公交中的ITS技术  23
  2.3 快速公交系统的分类  23-25
第3章 中央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理论分析  25-56
  3.1 中央公交专用道的特征  25
  3.2 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的定义  25-27
  3.3 中央公交专用道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27-31
    3.3.1 专用道路段基本通行能力  27-28
    3.3.2 专用道路段可能通行能力  28-30
      3.3.2.1 车道宽度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29
      3.3.2.2 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29-30
    3.3.3 专用道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30-31
  3.4 信号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通行能力分析  31-39
    3.4.1 信号交叉口中央公交专用进口道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1-33
      3.4.1.1 车行道条件  32
      3.4.1.2 信号设计条件  32
      3.4.1.3 交通条件  32-33
    3.4.2 信号交叉口中央公交专用进口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33-39
      3.4.2.1 美国HCM方法  33-35
      3.4.2.2 英国TRRL和澳大利亚 ARRB法  35-36
      3.4.2.3 停车线法  36
      3.4.2.4 冲突点法  36-38
      3.4.2.5 新方法  38-39
  3.5 快速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分析  39-54
    3.5.1 快速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9-44
      3.5.1.1 单个停靠位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9-43
      3.5.1.2 多个停靠位停靠站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3-44
    3.5.2 快速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  44-52
      3.5.2.1 单停靠位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44-49
      3.5.2.2 多停靠位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49-52
    3.5.3 停靠站通行能力模型改进  52-54
      3.5.3.1 各主要模型的优点和不足  52-53
      3.5.3.2 改进模型的提出  53-54
  3.6 人员通行能力  54-55
  3.7 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集成  55-56
第4章 昆明北京路快速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分析  56-74
  4.1 昆明北京路快速公交专用道简介  56-57
  4.2 数据调查与分析  57-67
    4.2.1 信号交叉口相关数据调查  58
    4.2.2 公交车辆进站前和离站后的平均速度  58-59
    4.2.3 公交车辆平均停留时间调查  59-67
      4.2.3.1 车门开闭时间  59-60
      4.2.3.2 单位乘客的上下车时间  60-62
      4.2.3.3 上下车乘客数  62-66
      4.2.3.4 早高峰各停靠站的平均上下车时间  66-67
    4.2.4 公交停靠位效率调查  67
  4.3 北京路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计算  67-70
    4.3.1 专用道基本路段通行能力计算  67-68
    4.3.2 信号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通行能力计算  68-69
    4.3.3 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  69
    4.3.4 人员通行能力计算  69-70
  4.4 提高快速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的措施  70-74
    4.4.1 缩短交叉口的信号周期,增加公交车辆的有效通行时间  70-71
    4.4.2 加快人均上下车速度  71-72
    4.4.3 提高停靠站停靠位的利用效率  72-74
第5章 结论  74-76
  5.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74-75
  5.2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75-76
致谢  76-77
参考文献  77-79

相似论文

  1. 昆明~楚雄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与服务水平分析,U491
  2. 互通式立交交通适应性研究,U491
  3. 综合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发展评价研究,U11
  4. 红博环形交叉口交通改善对策研究,U491.23
  5. 城市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的研究,U491.51
  6. 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冲突分析,U491.23
  7. 平面交叉口机动车XDL逆序左转方案研究,U491.23
  8. 常规公交停靠站优化设置研究,U491.17
  9. 多线路公交停靠站站址与站位问题研究,U491.17
  10. 快速公交优先交叉口信号配时研究,U491.51
  11. 山地城市道路交通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U491.4
  12. 山区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与改扩建技术研究,U491.23
  13. 考虑服务水平的铁路客运站通道参数研究,U291.6
  14.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改善研究,U491.23
  15. 路内停车对道路交通影响及管理策略研究,U491.7
  16. 城市干道出入口交通流特性及处理技术研究,U491.1
  17. 信号交叉口延误估计方法研究,U491.232
  18. 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路网通行能力研究,U491
  19. Y形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方法研究,U491.23
  20. 城市道路平交路口行人特性及人—机干扰研究,U491.226
  21. 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U491.51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 >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 交通调查与规划 > 交通调查 > 交通通过能力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