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溶剂浮选法在天然产物成分分析和氨基酸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作 者: 毕鹏禹
导 师: 董慧茹
学 校: 北京化工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溶剂浮选 分离富集 天然产物 气浮络合萃取 氨基酸
分类号: O6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溶剂浮选法是Sebba于1962年提出的。在溶剂浮选的过程中,水中具有表面活性的待分离组分吸附在水中形成的微小气泡的表面,随着气泡的上升而被带入浮选柱的顶部,溶于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中,或者是悬浮于两相界面之间。它是一种具有分离与富集同时完成的新型浮选分离技术,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技术相比,具有有机溶剂用量少、样品处理量大、耗时短等优点,在环境分析、水处理、天然产物分离等领域引起了许多国家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采用溶剂浮选法,首次实现了其在两个新领域中的应用:(1)溶剂浮选—高效液相色谱法(SS—HPLC)测定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2)气浮络合萃取(FCE)分离富集氨基酸。在第一部分的研究中,采用溶剂浮选法对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进行分离富集,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这三种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在溶剂浮选条件优化实验中,分别考察了浮选溶剂、试液pH、通气流速、浮选时间及离子强度调节剂NaCl等因素对溶剂浮选过程的影响;在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实验中,考察了不同比例流动相的等度洗脱和梯度洗脱。应用本文所建立的溶剂浮选—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对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有效测定。其中,葛根素的定量限为2.85 ng/ml、大豆苷的定量限为3.18 ng/ml、大豆苷元的定量限为28.51ng/ml。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结合溶剂浮选和络合萃取,首次提出了气浮络合萃取(Floatation Complexation Extraction)的概念,应用该方法实现了对模型化合物L-苯丙氨酸的分离富集。在气浮络合萃取过程中,研究了溶液pH、萃取溶剂、电解质NaCl浓度、有机相中P204含量、通气流速和气浮时间等因素对分配系数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在分离富集的基础上,对L-苯丙氨酸进行反萃取,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分离产物的结构。此外,还对气浮络合萃取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5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5-28
  1.1 引言  15
  1.2 浮选方法的分类  15-16
    1.2.1 泡沫浮选  15-16
    1.2.2 溶剂浮选  16
  1.3 溶剂浮选概述  16-24
    1.3.1 溶剂浮选的本质  16
    1.3.2 溶剂浮选的特点及应用  16-18
    1.3.3 溶剂浮选装置  18-19
    1.3.4 溶剂浮选的影响参数  19-21
    1.3.5 溶剂浮选的理论研究  21-22
    1.3.6 溶剂浮选的数学模型  22
    1.3.7 溶剂浮选的发展方向  22-24
  1.4 本实验室在溶剂浮选的相关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24-26
    1.4.1 应用拓展  24-25
    1.4.2 理论细化  25
    1.4.3 操作规范  25-26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6-27
  1.6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  27-28
第二章 溶剂浮选-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  28-46
  2.1 实验部分  29-30
    2.1.1 仪器与试剂  29
    2.1.2 实验方法  29-30
  2.2 溶剂浮选条件的优化  30-35
    2.2.1 吸收曲线  30-32
    2.2.2 浮选溶剂的选择  32-33
    2.2.3 pH的影响  33
    2.2.4 通气流速的影响  33-35
    2.2.5 浮选时间的选择  35
    2.2.6 电解质NaCl的影响  35
  2.3 溶剂浮选法与溶剂萃取法的比较  35-36
  2.4 HPLC测定条件的优化  36-41
    2.4.1 流动相组成与比例的选择  36-39
    2.4.2 梯度洗脱与等度洗脱的比较  39-41
  2.5 样品分析  41-45
    2.5.1 工作曲线及定量限  42-44
    2.5.2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44-45
  2.6 小结  45-46
第三章 气浮络合萃取分离富集L-苯丙氨酸的研究  46-58
  3.1 实验部分  46-47
    3.1.1 仪器与试剂  46-47
    3.1.2 实验方法  47
  3.2 气浮络合萃取条件的优化  47-52
    3.2.1 溶剂和pH对气浮络合萃取的影响  47-48
    3.2.2 电解质对气浮络合萃取的影响  48-49
    3.2.3 P204浓度对气浮络合萃取的影响  49-51
    3.2.4 通气流速和通气时间对气浮络合萃取的影响  51-52
  3.3 反萃取及产物表征  52-54
  3.4 气浮络合萃取机制初探  54-56
    3.4.1 气浮络合萃取的传质方式  54
    3.4.2 L-苯丙氨酸的气浮络合萃取机制  54-56
  3.5 小结  56-58
第四章 结论  58-61
  4.1 本课题所得结论  58-59
    4.1.1 溶剂浮选-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  58
    4.1.2 气浮络合萃取分离富集L-苯丙氨酸的研究  58-59
  4.2 本课题的难点  59
  4.3 本课题的创新点  59-61
参考文献  61-67
致谢  67-68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8-71
作者及导师简介  71-72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72-73

相似论文

  1.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2. N-甲基取代吡咯类香料的合成及其卷烟加香应用研究,TQ655
  3. 营养调控对猪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S828.5
  4. 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S831.5
  5. 碳纳米材料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6.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7. 山药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55.1
  8. 稻米外观品质氮素效应的解剖学与生化学分析,S511
  9.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影响水稻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S511
  10. 丙酮酸、肌酸及丙酮酸肌酸对肉鸡氨基酸谱的影响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S831.5
  11. 日粮营养水平对前胃上皮几种氨基酸转运载体及Na~+/H~+交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S816
  12.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13. 联萘酚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分离,O631.3
  14. 西瓜、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西瓜连作枯萎病的影响,S436.5
  15. 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S649
  16. 白眉蝮蛇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表征,Q55
  17. 氨基酸保护及肽键合成的研究,O629.71
  18.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纳米硫化镉的合成及应用,O614.242
  19. 3-(1’-烃氧甲酰基甲基亚胺基)乙基-4-羟基吡咯啉-2-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TQ463.5
  20. 氨基酸金属离子复合膜化学修饰传感器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研究,S481.8
  21. 过敏原TBb抗原表位区及其关键氨基酸的鉴定,R284.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分析化学 > 元素及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