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
作 者: 陈俊
导 师: 邢邯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芽菜 游离氨基酸 维生素C 遗传分析 QTL定位
分类号: S6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豆芽菜(Soybean sprouts)是芽菜中的重要一种类型,它是大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经过萌芽生长而成的一种芽苗蔬菜,最早生产于我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种类有黄大豆芽菜,黑大豆芽菜等。大豆种子在浸水出芽的过程中,由于体内各种生物酶的作用,其种子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使得大豆芽菜更具有重要的营养和食用价值以及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已从数量消费型向质量消费型转变。而大豆芽菜作为一种优质、营养、速生和清洁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大豆芽菜的生产方法、营养价值等均已有较多研究,而大豆芽菜中有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QTL定位却很少有人研究。本研究以科丰1号×南农1138-2衍生的重组自交群体NJRIKY为材料,对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做了遗传分析及其相关QTL定位的研究,为高产量、高营养大豆芽菜的生产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结果如下:1.亲本及群体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t测验(t-test)表明,两亲本的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重组自交系表现出双向超亲分离,近似于正态分布。2.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遗传分析及其QTL定位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和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结果表明: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E-2-6模型,即存在两对主效基因,并且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主基因遗传率为55.6%,多基因遗传率为15.6%;利用2008年和2009年两年数据共检测到7个QTL位点,位于六条连锁群上,最高可解释10.02%的表型效应,另外使用QTLNETWORK2.0进行了上位性和环境互作的分析,检测到两对上位性互作,其中qAAE-1/qAAM-1与环境有互作。3.大豆芽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分析及其QTL定位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和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大豆芽菜中维生素C含量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结果表明:大豆芽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E-1-9模型,即存在两对主效基因,同时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表现为抑制作用,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8.0%和19.6%。利用2008年和2009年两年数据共检测到10个QTL位点,位于八条连锁群上,最高可解释9.86%的表型效应,其中有qVcCl-1位点在两年中都被检测到。
|
全文目录
摘要 6-8ABSTRACT 8-10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8 1 大豆芽菜概述 10-13 1.1 大豆芽菜的价值 10-11 1.2 大豆芽菜的特点 11-12 1.3 大豆芽菜历史及现状 12-13 2 大豆芽菜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7 2.1 大豆芽菜传统生产方法的研究 13-14 2.2 一般大豆芽菜制备的工艺流程 14-15 2.3 几种常见的大豆芽菜生产方法 15-17 3 大豆芽菜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17-24 3.1 大豆芽菜表型性状的研究进展 17-18 3.2 大豆芽菜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 18-19 3.3 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19-23 3.4 大豆芽菜专用大豆品种的研究 23-24 4 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进展 24-25 4.1 氨基酸含量的研究进展 24-25 4.2 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进展 25 5 本研究目的意义 25-26 6 技术路线 26-28第二章 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遗传分析及其QTL定位 28-38 1 材料与方法 28-30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8-29 1.2 方法 29 1.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9 1.4 QTL定位方法 29-30 2 结果与分析 30-36 2.1 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变异范围 30-31 2.2 遗传分析 31-34 2.3 QTL定位结果 34-36 3 讨论 36-38 3.1 两种QTL定位软件的综合利用 36 3.2 QTL定位结果 36 3.3 QTL定位与环境的关系 36-38第三章 大豆芽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分析及其QTL定位 38-48 1 材料与方法 38-39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8 1.2 试验方法与测定方法 38-39 1.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与方法 39 1.4 QTL定位方法 39 2 结果与分析 39-45 2.1 维生素C含量及其变异范围 39-41 2.2 遗传分析 41-44 2.3 QTL定位结果 44-45 3 讨论 45-48 3.1 研究大豆芽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重要意义 45-46 3.2 QTL定位结果 46-48第四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48-52 1 全文结论 48 1.1 遗传分析 48 1.2 QTL定位结果 48 2 展望 48-52 2.1 高产大豆芽菜的优异种质选育 48-49 2.2 大豆芽菜的加工推广 49-52参考文献 52-60致谢 60
|
相似论文
-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靶标的筛选,S435.651
-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 粳稻穗角性状的遗传分离分析和QTL定位及关联分析,S511.22
-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 维生素E和C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S963.1
-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 发芽大豆多肽富集工艺及富肽豆乳开发研究,TS214.2
- 大豆品种对北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TS214.2
- 腌肉中挥发性N-亚硝胺的形成与控制研究,TS251.51
-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两个Ⅲ型效应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435.651
-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籽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和驯化研究,S565.1
- 苏麦3号矮秆密穗突变体NAUH164的遗传分析及突变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S512.1
-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 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与筛豆龟蝽抗性的关联及基因定位,S565.1
- 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叶片光能分配及耐光抑制特性的影响,S565.1
- 淹水胁迫对大豆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S565.1
- 粳稻直立穗型恢复系选育和大剑叶角度等位变异的SSR标记,S511.2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