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满族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两种态势

作 者: 祝嘉怡
导 师: 茅慧
学 校: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专 业: 舞蹈学
关键词: 满族舞蹈 融合 再生 态势
分类号: J72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是对满族舞蹈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究。满族舞蹈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种类,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与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满族舞蹈的源头,记录的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渔猎生活中的成长印记和生动的身体语言表达方式。随着民族的发展,它也蕴含着从山野民族到中原统治民族的角色转换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的转变。然而在当代,满族舞蹈却并未像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舞蹈一样,逐渐形成较完善、系统的表演体系,它所蕴含的独特而生动的民族文化,并未将它推向艺术创造的高峰,而是伴随着这一民族复杂的历史进程,而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因此,本文直面满族舞蹈历史发展的现实问题,以“两种态势”的二元结构分析为历史框架,将满族舞蹈的历史发展建构在了“融合再生”的一种彼此承接又相并行的二元关系中。即由民族文化融合带来的满族舞蹈的融合发展态势,以及在融合态势中孕育的满族舞蹈的再生发展态势。在融合与再生的历史分析中,更有序的对满族舞蹈的重要发展现象予以概括,探究当前满族舞蹈的独特性遭到质疑的现实问题,以及创作中的现实困境,从而客观认识和理解满族舞蹈历史发展的规律特点。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9
导论  9-15
  一、本论题相关概念界定说明  9-10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目标  10-11
  三、满族舞蹈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范式  11-12
  四、其他相关重要文献的启示  12-14
  五、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5
第一章 外来影响下满族舞蹈的融合  15-28
  第一节 满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的融合  15-25
    一、融合态势之民族融合与文化兼容  15-20
      (一) 满汉交融中的中原文化强势融入  16-18
      (二) 以满蒙交融为核心的北方游牧、渔猎文化合流  18-19
      (三) 满族文化多元结构与开放型接受模式的深入  19-20
    二、开放模式推动下的舞蹈融合  20-25
      (一) 从形式杂糅到内容归根的“融合”  20-23
      (二) 从形态交融演化到风格趋同的“被融合”  23-25
  第二节 融合态势对满族舞蹈艺术个性的双重影响  25-28
    一、艺术个性的“消解”  25-26
    二、超越个性消解的“独创”  26-28
第二章 融合背景中满族舞蹈的再生  28-56
  第一节 满族舞蹈在当代创作中再生  28-41
    一、舞台创作样式的出现与渐进  29-36
      (一) 以《莽式空齐》为先声的“满族传统舞蹈”  29-30
      (二) 以《珍珠湖》为标志的满族神话舞剧  30-32
      (三) 以《盛京建鼓》为突破的古典舞样式  32-34
      (四) 以《满乡情韵》为代表的舞蹈诗  34
      (五) 从《盛世行》到《满风神韵》之大型乐舞兴起  34-36
    二、文化保护意识下民间创作表演活动的兴盛  36-40
      (一) 由乡村到城市的拓展  36-37
      (二) 民间舞团的兴建及创作  37-40
    三、清文化及主题节庆活动对满族舞蹈再生的推力  40-41
  第二节 满族舞蹈再生中的艺术探求  41-56
    一、对传统满族民间舞蹈的“复排”式创作  42-50
    二、凝聚着满族文化的“符号”式创作  50-54
    三、文化要素的传承与审美风格的守护  54-56
第三章 由融合到再生后的困境  56-67
  第一节 艺术个性探寻中的创作心理局限  56-61
    一、创新意识相对滞后:对己有创作成果的依赖  56-58
    二、创作动力失衡:迷失于艺术个性评判的不同标准  58-61
  第二节 民间传承机制的潜在危机  61-63
    一、自然生存方式的转向与营利目的的弊端  61-62
    二、自然传承方式的断流与编导制传承的局限  62-63
  第三节 在融合与再生的并行中难于超越的“融合观”  63-67
    一、大众视野中先入为主的幻象  64-65
    二、宿命心理倾向  65
    三、以环境论作为片面解释的依据  65-67
结语  67-69
参考文献  69-73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73-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基于微型无人平台导航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研究,V249.32
  2. 金属蜂窝与再生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V215.4
  3. 多传感器组网及反隐身、抗干扰接力跟踪技术研究,TN953
  4. 图像拼接技术研究,TP391.41
  5. 舌体特征的提取及融合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6. 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TP391.41
  7. 统计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词对齐及相关融合策略研究,TP391.2
  8. 唇读中的特征提取、选择与融合,TP391.41
  9. 鹿茸配合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R259
  10.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11. 媒介融合中电视媒体的困境与出路,G206
  12. 海上平台消防系统研究,U698.4
  13. 红细胞生成素抗体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R692.5
  14.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15.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G641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肿周边移植对大鼠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的探究,R743.34
  17. ASAR与MODIS协同的海洋溢油信息提取,X87
  18. 蜂毒肽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靶向转录研究,R346
  19. 三网融合背景下供应链采购管理,G229.2-F
  20. 营养组合物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线粒体损伤恢复作用的研究,R556.5
  21. 煤矿风险信息集成与智能预警研究,X936

中图分类: > 艺术 > 舞蹈 > 中国舞蹈、舞剧 > 各种舞蹈 > 民间舞蹈、民族舞蹈 > 民族舞蹈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