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成熟到奢侈 精致到唯美——李渔文化人格略论

作 者: 安平
导 师: 王树海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李渔 《闲情偶寄》 人生价值取向 人生追求 模仿自然 饮食文化 自然体 个人本位主义 “游于艺” 商品经济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8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李渔这个人,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内、特殊的生活领域里的复杂存在。他既有附势趋炎的一面,又有违世逆俗的一面,而无论那一方面都根据自己的独特才能采取着独特的方式。本文将以李渔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为经,生活审美,存在的时代背景为纬,以期编织出李渔文化人格形成的概貌。一、追求人生的自适李渔的生活审美是一种建立在自然体用基础上,以顺性、顺情、顺世为特征的自适人生追求。李渔说:“食色性也……性所原有,不能强之使无耳。”提出一切都应“顺性”,即顺从人或事物的本性。此外,李渔还提倡“顺情”,而他所言及的情又主要指男女之情尤其是男女情欲。李渔比以往任何反禁欲者都更直露、更世俗化地肯定人的情欲。他认为男女情欲生而有之,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禁欲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若使杜情而绝欲,是天地皆春而我独秋,焉用此不情之物而作人中灾异乎!”再者,李渔还提倡“顺世”,即遵从基本的社会秩序。这在《闲情偶寄》中也有明显表现。书中既不见徐渭式的狂傲,也没有李贽的尖锐和袁宏道的大胆。自然体用就是李渔人生观的根基。与正统文人重精神、轻物质不同,李渔是一个非常注重实际的人,其享乐自适是建立在“体用”基础上的,他推崇“寓乐于用”。二、传统文人的另类(一)个体生命自觉之境的拓宽 <WP=38>“适世”心态:非宦非隐人生之路的主体内因。(二)“游于艺”:新的人生价值选择在道德天尊的中国古代社会,守“道”之德被视为人生之“太上”,建功立业是每一个士人最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为艺的职业在文人那里未受到充分的尊重。(三)“重生计”、“密经营”:强烈的贵生意识古代文人大多是以做官为正业,他们的生活资料来源于官禄,少数是靠亲友支持,几乎没有哪个文人是完全以写诗作文为生的,更不会靠被视为“倡优”之业的戏剧活动来谋利。(四)文人心态的自觉超越中国历代文人之乐较多地表现为诙谐喜谑、纵情声色的风流放佚之乐。而李渔相别于他们的最大特色乃是:李渔的享乐意识自觉地涵溶了市民娱乐、市井娱乐的成分。(五)市民理性对正统道德的变通。李渔一生,突破了士人的理想人格范型,具有新异的内蕴。诸如平等主义、个人本位主义、对于一定的劳动就企求一定报酬的合理主义等。三、《闲情偶寄》中的审美趣味(一)饮食审美的文人之趣李渔的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情趣和人情味。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渔是一位有着复杂性格组合的文人,在他的身上既有着儒家的济世情怀与理想主义,又有着超脱尘俗的仙道思想,同时他又不能忘却人间的花红柳绿。由此便形成了他审美与实用,雅与俗多重统一的审美品格,表现在饮食文化中亦是如此。一方面他的饮食文化观具有浓郁的美学色彩;另一方面,他又十分注重饮食的养生价值。他的饮食文化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与审美风范,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当时的社会和历史,尤<WP=39>其是士人心态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女性审美的风流自赏因人而宜的审美原则,完全排除了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以富贵贫贱为转移。他针对一般人总是认为“贵人之妇,宜披文采”的情况,指出有的“贵人之妇之面色不宜文采,而宜缟素”,如果违背因人而宜的原则,强求硬做,就毫无美感可言。李渔给女性衣饰定下的的标准是:“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他所排斥的“精”、“丽”、和“与家相称”,代表一种社会学的审美,而他所推崇的“洁”、“雅”和“与人相称”才是艺术的审美。其中包蕴着的崇尚风雅自然的内涵,不仅与他论及女性首饰时“崇尚时花,鄙黜珠玉”的态度是一致的,与他整个的思想风格和生活作风也是完全一致的。(三)居室审美的矫异灵变正如服饰对有些人来说仅用与蔽体,而对另一写人来说却有蔽体之外的多种含义一样,居室对某些人来说,仅用与遮风避雨;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有除容身以外的多重含义。以“忌雷同”,“求本原”,“留退步”为特征的居室审美理论,是李渔美学思想的一个分支。它所标举的创新求异,协调和谐的美学标准,是李渔一贯倡导和身体力行的,也是相当有价值的。(四)园艺审美的自然之趣 首先,园艺美的目的在于模仿自然。其次,园艺审美的方法另是一种学问。李渔把园艺审美的目的定在模仿自然,并不意味着他把这门艺术定位在了比较低的层次,恰恰相反,李渔认为园林仿真“另是一种学问,别是一番智巧”,而且这是一种“不得以技目之”的学问和智巧。有的人,“命之画山题水,顷刻千岩万壑”,但如要他设计布置园林,“其技为穷,似向盲人问道者”。甚至李渔认为,“从来叠山名手,俱非能诗善绘之人”。<WP=40>再次,确定了道德化的园艺审美标准。由于李渔在花卉树木审美上的过分道德化,致使他的好些论述大有牵强附会之嫌,虽然是“托物言志”传统的继承,但却没有《诗经》,楚辞那种鲜活生动,浪漫富丽的艺术效果。四、李渔文化人格的时代成因李渔重物用、求享乐的自适人生追求,突破了传统士人的理想人生范型,具有新异的内蕴。但李渔的新异人生,并非惊世骇俗的叛逆,也非?

全文目录


引言  5
一. 追求人生的自适  5-8
二. 传统文人的另类  8-13
  (一) 个体生命之境的拓宽  8-9
  (二) 游于艺的人生价值选择  9-10
  (三) 重生计,密经营的贵生意识  10-11
  (四) 文人心态的自觉超越  11-12
  (五) 市民理性对正统道德的变通  12-13
三. 《闲情偶寄》中的审美趣味  13-29
  (一) 饮食审美的文人之趣  13-18
  (二) 女性审美的风流自赏  18-23
  (三) 居室审美的矫异灵变  23-26
  (四) 园林审美的自然之趣  26-29
四. 李渔文化人格的时代成因  29-33
  (一) 晚明个性解放思潮是其哲学文化土壤  29-31
  (二) 朝代鼎革及自身遭际是其现实基础  31-33
结 语  33-34
注 释  34-35
参考文献  35-37
中文摘要  37-41
英文摘要  41-46

相似论文

  1. 论满族饮食文化及其“农业化”的特色与价值,TS971
  2. 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女性观,I206.2
  3. 《西游记》中饮食描写的功用初探,I207.419
  4. 商业视域下的李渔戏曲理论与创作,I207.3
  5. 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经济若干问题研究,F129
  6. 宋代商人经济犯罪研究,K244
  7. 北宋茶业专卖政策探析,K244
  8. 中国饮食文化英译的文化移植策略,H315.9
  9. 北宋食盐专卖制度研究,D929
  10. 成都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F592.7
  11. 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研究,TS971
  12. 论自然体环境权,D912.6
  13. 日式餐饮空间的风格研究,TU247.3
  14. 晋唐吐鲁番地区饮食文化探析,K242
  15. 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研究,K235
  16. 广州老字号“成珠楼”的盛衰与启示,K29
  17. 陕西商品经济的历史发展及其现代启迪,F729
  18. 地理教学中我国地域饮食文化差异研究,TS971
  19. 个人主义的辨析,C912.1
  20. 殖民地时期切萨皮克地区商品经济发展,K712
  21. 论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TU986.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