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分析

作 者: 罗小青
导 师: 陈路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阶层结构 农村社会 阶层变迁 社会阶层 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阶层 农村生产力 理论和现实意义 分配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
分类号: D6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0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所有制的变化、分配方式的改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研究农村社会阶层的变迁也已提上了日程。本文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变迁作了初步的分析,特别是对当代中国农村阶层变迁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公正合理的农村社会阶层作了尝试性的探讨。对当代中国农村阶层的研究将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Abstract)  5-6
前言  6-8
一、 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变迁分析的理论基础  8-18
  (一) 马克思主义阶级(层)观点  8-11
    1、 关于阶级的含义  9
    2、 阶级产生的起源及存在的基础  9
    3、 阶级的形成还有赖于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  9-10
    4、 同一阶级应该具有共同的阶级心理和阶级意识  10
    5、 关于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  10
    6、 关于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阶级的发展趋势  10
    7、 关于阶级(层)划分的标准  10-11
  (二) 当代社会学关于社会阶层、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理论  11-15
    1、 社会流动  11-12
    2、 社会分层  12-13
    3、 社会分层中的阶层  13-14
    4、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14-15
  (三) 对当代中国农村阶层划分的一点理论思考  15-18
    1、 当代中国农村阶层划分应注意的问题  15-16
    2、 当代中国农村阶层划分的方法和标准  16-18
二、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现状及变迁动因  18-25
  (一)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  18-21
    1、 改革前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的状况  18
    2、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80年代后期,农民群体分化的状况  18-21
  (二)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变迁的原因  21-25
    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是我国农村社会阶层变迁的基本原因  21-22
    2、 农村体制变革使农村社会阶层变迁成为可能  22-23
    3、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成为农村阶层结构变迁的客观基础  23
    4、 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直接动力,加快了农村社会阶层变迁  23-24
    5、 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思想观念基础,促进了农村阶层的变迁  24
    6、 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农村阶层变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4
    7、 现代化进程与农村社会阶层变迁的互动  24-25
三、 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分析和评价  25-35
  (一)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特点  25-28
    1、 多元性  25-26
    2、 过渡性  26
    3、 不平衡性  26-27
    4、 边缘性  27
    5、 矛盾复杂性  27-28
  (二)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作用  28-31
    1、 农村阶层结构的变迁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发展  28-29
    2、 农村社会阶层的变迁体现历史的进步  29
    3、 农村阶层变迁推动了农村民主化建设  29-30
    4、 农村社会阶层变迁推动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30-31
  (三)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35
    1、 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影响  31
    2、 增加了管理农村人口的难度  31
    3、 农村个人收入差距扩大  31-32
    4、 农民工的问题  32-34
    5、 农村贫困人口问题  34-35
四、 如何培育健康合理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  35-42
  (一)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35-36
    1、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的现状,采取保护、扶植、促进农业发展的改革措施  35-36
    2、 稳定家庭经营,改善集体经营,改革土地产权  36
  (二) 促进“二元”社会结构的逐步改造,是农民阶层实现合理转变的关键  36-37
  (三) 调整收入分配,减轻农民负担  37-41
    1、 调整农村收入分配  37-38
    2、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弱势群体  38-39
    3、 减轻农民负担  39-41
  (四) 走城市化道路,减少农民数量  41-42
    1、 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  41
    2、 重点发展小城镇  41-42
五、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处理好农民内部各阶层之间利益的矛盾关系  42-46
  (一) 统筹兼顾不同农民阶层的具体利益  43
  (二) 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原则  43-44
  (三) 正确处理党员干部同农民群众的关系  44-46
注释  46-47
参考文献  47-48
后记  48

相似论文

  1.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代县的基督教与民间信仰,B979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及历史启示,F320
  3. 资源分配方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D422.6
  4. 研发联盟中企业间博弈关系研究,F224
  5. 《卡门》和《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中词乐关系选例之比较研究,J614
  6. 证据提出责任,D925.1
  7. 民事主体研究,D913
  8. 可扩展任务分配方式的工作流引擎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9. 武汉市廉租住房制度探析,F293.3
  10.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A849.16
  11. 民国时期四川农村土地制度,F329
  12.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探讨,F124.7
  13. 论破产法中破产财产制度,D922.291.92
  14. 中国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影响研究,F121.3;F224
  15. 论储蓄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分配及归责原则,D923
  16. 现行委托代理关系下我国私募基金的收益和风险问题研究,F832.51
  17.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分配方式的伦理问题分析,F124.7
  18. 国际石油合作协议研究,D996
  19. 正视收入分配现状完善收入分配方式及调节机制,F124.7
  20. 集团公司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F27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 > 阶级、阶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