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城疫病毒F48E9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及表达载体构建

作 者: 闫丽辉
导 师: 刘宝全
学 校: 东北农业大学
专 业: 预防兽医学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F48E9株 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全基因组表达载体构建 遗传变异分析
分类号: S852.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NDV的结构和功能、构建NDV感染性克隆,本论文对中国标准强毒F48E9株的全基因组cDNA进行了分段克隆,并测定了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然后根据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将其亚克隆到低拷贝表达载体pX8dT上,并使之位于T7 RNA聚合酶启动子和自催化的丁型肝炎病毒核酶之间,从而为将来获得感染性cDNA奠定了物质基础。 本实验首先参照国外已发表的NDV La Sota序列和已有的F48E9基因片段序列,应用Oligo(6.0)分析软件设计并合成了8对引物(F1、F2、F3、F4、F5、F6、3’、5’)和2条用于扩增5’和3’端的反转录引物(3’RT和5’RT),利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F48E9株NP、P、M、F+HN、L基因及3’端和5’端cDNA,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质粒PCR鉴定以及序列测定,证明我们获得了含有新城疫病毒F48E9株全长基因组分段克隆阳性重组子p3、pM1、pM2、pM3、pM4、pLA、pLB和p5。然后对阳性重组子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根据测得的序列设计并合成11条引物,利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的方法将F48E9株全基因组分段的阳性重组子从克隆载体上亚克隆下来,并按顺序依次连接到低拷贝表达载体pX8dT上,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并应用DNASIS(Ver2.6)和DNASTAR分析软件将测序结果与新城疫病毒La Sota、Clone30、ZJ1、V4(HB92)和B1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F48E9全基因组具有15192个碱基,比La Sota、V4、B1和Clone30的全基因组序列长6个碱基,和鹅源ZJ1株的长度相等。序列比较发现F48E9株在相应于La Sota基因组的1647—1648(NP-P基因间隔区)的位置处有6个碱基的插入。为了验证该6个碱基是否只存在于强毒株及其与毒力的关系,我们又设计一对引物X1和X2。通过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另外10个背景清楚毒株的NP-P基因间隔区片段,将这些序列与F48E9、La Sota、Clone30、B1、ZJ1和V4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参比的16个NDV毒株中在该区段中除了有多个点突变外,个别毒株有碱基插入和缺失,所有以La Sota株为代表的弱毒株均无6碱基的插入,而以F48E9株为首的强毒株均有此6碱基的插入,但有一个中等毒力的毒株DP没有6碱基的插入,不过它的基因序列和La Sota的几乎相同,对于所克隆到的基因的代表性还有待确定。因此6碱基插入与新城疫病毒的毒力相关,但最后的确定还有待于做更深入的研究,至于是否与病毒的其它生物学特性有关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序列比较我们发现我国标准强毒F48E9株基因组cDNA5’端1705-1722bp处有一个5’TCTCTCTCCTCTCTCCTCC3’的一个特殊序列,现在还无证据说明它与病毒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 此外,F48E9株L基因除了编码一个含有2204个氨基酸多肽外,还可编码一个52个氨基酸的疏水多肽,而NDV鸡源V4(HB92)株和鹅源分离株ZJ1的L基因不编码这个小蛋白。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一 对六株NDV分离株全长基因组核音酸同源性进行比较发现,F48E9株与 La Sota、Clone30、ZJI、V4和BI的核昔酸同源性分别为:87.3%、87.7%、85.4%、88.8%和87.3%。这说明除了裂解位点以外NDV强弱毒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可能存在许多我们尚不知晓的重要结构,因此仅依赖中等毒力、弱毒株和无毒株的感染性克隆来研究NDV分子生物学特性、病毒的复制、致病机理、以及病毒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构建强毒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才是阐明NW致病机理更为有利的工具。 本研究成功地获得了 NDV F48E9 $t$因组的核昔酸序列,并构建了表达NDV F48E9基因组CDNA的低拷贝表达载体休-F48E9,为构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F48E9株的感染性CDNA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研究NDV的生物学特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影响NDV毒力的因素、以及研制新型疫苗载体提供了可靠保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2
英文摘要  12-14
1 引言  14-29
  1.1 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概述  14-20
  1.2 RNA病毒反遗传操作研究进展  20-23
  1.3 新城疫病毒反遗传操作技术研究进展  23-29
2 材料与方法  29-38
  2.1 试验材料  29-30
    2.1.1 病毒  29
    2.1.2 载体  29
    2.1.3 菌株与质粒  29
    2.1.4 实验动物  29
    2.1.5 主要试剂  29
    2.1.6 主要仪器  29-30
  2.2 方法  30-38
    2.2.1 病毒的增殖  30
    2.2.2 NDV F48E9株RNA的提取  30
    2.2.3 NDV F48E9株全基因组的RT-PCR扩增  30-32
    2.2.4 NDV F48E9株全基因组分段克隆  32-33
    2.2.5 阳性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33-34
    2.2.6 NDV F48E9株cDNA低拷贝表达载体的构建  34
    2.2.7 序列比较  34-35
    2.2.8 NP-P基因间隔区序列测定  35-38
3 实验结果  38-53
  3.1 NDV F48E9株全基因组cDNA克隆  38-40
    3.1.1 NDV F48E9株各基因的RT-PCR扩增  38
    3.1.2 NDV F48E9株3’端和5’端的RT-PCR扩增  38
    3.1.3 NDV F48E9株主要基因cDNA的克隆与鉴定  38-39
    3.1.4 NDV F48E9株全基因组cDNA核苷酸序列测定  39-40
  3.2 F48E9株全基因组cDNA低拷贝表达载体的构建  40-44
    3.2.1 F48E9株基因组3’端亚克隆结果  40-41
    3.2.2 F48E9株基因组3’端和NP基因的连接  41
    3.2.3 F48E9株3’端+NP+P连接  41
    3.2.4 F48E9株3’端+NP+P+M连接  41-42
    3.2.5 F48E9株L基因与5’端cDNA的连接  42
    3.2.6 F48E9株基因组全长cDNA低拷贝表达载体的构建  42-44
    3.2.7 F48E9株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测定  44
  3.3 序列比较  44-50
    3.3.1 同源性比较  44-45
    3.3.2 F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45-48
    3.3.3 HN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48-49
    3.3.4 L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49-50
  3.4 NP-P基因间隔区序列测定  50-53
    3.4.1 NP-P基因间隔区序列RT-PCR扩增及鉴定结果  50
    3.4.2 NP-P基因间隔区序列比较结果  50
    3.4.3 NP-P基因间隔区序列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50-53
4 讨论  53-59
  4.1 F48E9全基因组cDNA核苷酸序列  53
  4.2 NDV分离株同源性比较  53-54
    4.2.1 六株NDV分离株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比较  53
    4.2.2 F48E9株与其它毒株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53-54
  4.3 NP-P基因间隔区6碱基的插入  54
  4.4 F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54-56
    4.4.1 F蛋白裂解位点处氨基酸的组成与毒力直接相关  55
    4.4.2 不同NDV毒株F蛋白的糖基化位点稍有变化  55
    4.4.3 不同毒株半胱氨酸残基(Cys)的数目与位置有所差异  55-56
  4.5 HN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56-57
    4.5.1 糖基化位点的变化  56
    4.5.2 半胱氨酸数目的变化  56-57
  4.6 L基因遗传分析  57
  4.7 基因起始与终止信号的序列比较  57-58
  4.8 方法学上的改进  58-59
    4.8.1 F48E9株3’端RT-PCR  58
    4.8.2 不同连接策略的比较  58-59
5 结论  59-60
参考文献  60-69
附录  69-9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90-91
致谢  91-92
作者简历  92

相似论文

  1. 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N09-68和HN09-83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S852.65
  2. 新城疫病毒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临床观察,R735.7
  3. 新城疫病毒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增强作用,R734.2
  4. 鸡新城疫病毒地方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免疫程序的试验研究,S852.65
  5. 新城疫免疫程序的优化,S855.3
  6. 重组新城疫病毒NDV-rAnh/EGFP的构建及其抑制肿瘤效果的研究,S852.65
  7. 表达RV ERA株G蛋白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S852.65
  8. 仙人掌多糖的提取、体外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及其对鸡十二指肠、空肠肠黏膜免疫的影响,S858.31
  9. 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免疫功能的影响,S858.31
  10. 鸡新城疫病毒ND-xx08株分离鉴定及F、HN基因的克隆与分析,S852.65
  11. CLASSⅠ新城疫病毒感染鸡成纤维细胞的时相变化研究,S852.65
  12. 两株新城疫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在CEF和鸡胚传代的含量变化分析,S852.65
  13. 鼠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S852.5
  14. 新城疫病毒鸭源分离株NDV08-004微型基因组与全基因组的构建,S852.65
  15. 猪霍乱沙门菌C500△asd缺失株的构建及其作为疫苗活载体的初步应用,S852.5
  16. 不同毒力新城疫毒株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差异分析,S852.65
  17. 抗新城疫病毒核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特性研究,S852.65
  18. RNA干扰抑制新城疫病毒复制的研究,S855
  19. 朱鹮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F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20. 新城疫病毒陕西株的分离鉴定及其F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21. 新城疫病毒HN基因的克隆及其在CHO/dhfr-细胞中的表达,S852.659.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基础科学 > 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 > 家畜病毒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