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茭白田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其植物源杀虫质筛选

作 者: 郑许松
导 师: 叶恭银;吕仲贤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茭白 二化螟 发生规律 雷公藤 夹竹桃 银杏 生物活性 植物杀虫剂 防治措施 拒食 忌避 生长发育抑制 内吸 螟黄足绒茧蜂 水稻 产卵行为 钻蛀行为 越冬 生殖隔离
分类号: S436.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6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茭白二化螟发生规律水稻和茭白二化螟种群的差异、银杏叶、夹竹桃叶和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就植物杀虫剂对茭白田二化螟的药效和施药方法进行了试验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通过对茭白二化螟的越冬习性、产卵习性、钻蛀及转移规律,田间种群动态、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主要以6龄老熟幼虫在茭白残茬中钻蛀越冬,翌年4月中旬为化蛹高峰期,4月中旬末至下旬为羽化高峰期。二化螟成虫主要将卵产在叶片上,叶鞘上为少数,大多数卵块产于心叶、倒一叶和倒二叶,产卵部位集中于茭白叶枕以上0~60cm范围的叶片上。二化螟初孵蚁螟喜钻蛀倒4、倒5叶片的叶鞘的内侧叶肉,2龄后开始转移,往内侧叶鞘钻蛀,二化螟幼虫最喜钻蛀叶鞘内芯。茭白田中二化螟的虫口密度高,但发生期较为集中,5月上中旬为第一代二化螟的卵盛孵期,7月中旬为第二代的卵孵盛期,8月下旬末9月上旬为第三代的卵孵盛期。茭白田二化螟的主要天敌种类是螟黄足绒茧蜂和白僵菌。 水稻田越冬代二化螟最早于4月26日开始羽化,其羽化高峰期为5月13~14日,而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的始见蛾日为4月15日,比水稻田二化螟早了9天,羽化始盛期、高峰期、盛未期均比水稻田二化螟早10~15天。水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存活率和化蛹率明显比茭白田二化螟低;而二者的羽化率则差不多。水稻田二化螟羽化成虫的雌雄性比为1:1.44,而茭白田二化螟则接近1:1。室内选择性试验表明,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均喜在高大的茭白植株上产卵,而幼虫则选择嫩绿的水稻。然而田间选择性试验证实,二化螟幼虫在钻蛀前无法越过田埂而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取食茭白的二化螟个体明显大于取食水稻的二化螟,两种寄主上二化螟幼虫的酯酶同工酶也存在着差异。交叉繁殖试验表明,茭白和水稻上的二化螟属于同一种,但存在着部分生殖隔离。 研究了银杏叶的乙醇粗提物对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二化螟成虫具有较强的产卵忌避作用,1.25g/L的浓度时,产卵忌避率达61.76%。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对2龄1日龄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3g/L和3.8g/L。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具有明显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对 2龄 1日龄幼虫的抑制中浓度为 5.ig/L。提取物对蚁螟有一定的触杀作用。 研究了夹竹桃叶乙醇提取物对荚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和内吸毒力。对2龄1日龄幼虫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的拒食中浓度(AFCm)分别为 414.33qg/mL和 613.94pgimL,生长发育的抑制中浓度为门刀.4HgimL。内吸作用表现为拒食和毒杀活性。但对蚁螟的触杀作用不明显,对天敌螟黄足绒茧蜂安全。 研究了雷公藤根皮乙醇提取物对荚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毒杀作用和内吸毒力。对2龄1日龄幼虫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的拒食中浓度(AFC扣)分别为 111,57卜g/mL和144.28卜旮mL,生长发育的抑制中浓度为134.39卜g/mL。内吸毒杀作用在1600p卵L的浓度下能达到 90%以上,胃毒作用在 800pg/mL浓度下,处理 sd后的死亡率为73.71%,对二化螟蚁螟的触杀作用不明显,对天敌螟黄足绒茧蜂安全。 对本实验室基于上述杀虫植物的研究基础之上创制的“农安2号”和海南侨华农药厂生产的植物性杀虫剂“绿浪”,进行了荚白田二化螟防治的田间试验,并对施药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杀虫双对1龄虫有较好的防效,但对2龄以上的幼虫杀伤作用较弱。“农安2号”和绿浪对二化螟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与锐劲特无显著性差异。仅对叶鞘喷施杀虫剂对可达到对荚白进行全株喷雾的防治效果,并可节省40%-50%的用药量。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1
前言  11-17
第1章 茭白病虫害及其治理  17-22
  1 茭白的分布和类型  17
  2 茭白的病虫害发生及其防治  17-19
  3 茭白生境和水稻生境之间的关系  19-20
    3.1 茭白田对稻田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19
    3.2 天敌在两种生境之间的迁移  19-20
  4 茭白二化螟的研究概况  20-22
第2章 植物性杀虫剂作用方式及其毒理  22-27
  1 植物性杀虫剂种类  22-23
  2 主要杀虫植物及其作用方式  23-24
  3 植物杀虫剂杀虫毒理  24-27
    3.1 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  25
    3.2 影响昆虫呼吸系统  25-26
    3.3 影响昆虫神经毒剂系统  26
    3.4 影响昆虫肌肉系统  26-27
第3章 茭白田二化螟的发生规律  27-34
  1 材料与方法  27-28
    1.1 调查观察材料  27
    1.2 调查观察项目与方法  27-28
  2 结果与分析  28-31
    2.1 二化螟在茭白田间的越冬情况  28
    2.2 二化螟在茭白植株上的产卵习性  28-29
    2.3 二化螟幼虫在茭白植株上的钻蛀、转移等为害过程  29
    2.4 二化螟在田间的发生动态  29-30
    2.5 茭白田二化螟天敌种类  30-31
  3 讨论  31-34
第4章 不同生境中二化螟种群的差异  34-42
  1 材料与方法  34-36
    1.1 供试虫源  34
    1.2 不同生境源越冬虫的生物学特性和个体大小  34-35
    1.3 不同生境源二化螟繁殖和选择性试验:  35-36
    1.4 不同生境中寄主选择性测定:  36
    1.5 茭白和水稻田二化螟酯酶同工酶比较:  36
  2 结果与分析  36-39
    2.1 越冬代二化螟羽化进程  36-37
    2.2 越冬代二化螟的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  37
    2.3 越冬代二化螟个体大小  37
    2.4 茭白田和水稻田二化螟交叉繁殖:  37
    2.5 不同虫源二化螟对寄主的选择性:  37-38
    2.6 田间二化螟低龄幼虫对茭白和水稻的选择性  38
    2.7 不同虫源二化螟酯酶同工酶比较:  38-39
  3 讨论  39-42
第5章 银杏叶提取物对二化螟及其幼虫寄生蜂的生物活性  42-48
  1 材料与方法  42-43
    1.1 试验材料  42
    1.2 试验方法  42-43
  2 结果与分析  43-45
    2.1 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对二化螟产卵忌避作用  43-44
    2.2 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拒食作用测定  44-45
    2.3 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45
    2.4 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对二化螟蚁螟的触杀作用  45
  3 讨论  45-48
第6章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茭白二化螟及其幼虫寄生蜂的生物活性  48-54
  1 材料与方法  48-50
    1.1 虫源的采集与饲养  48
    1.2 夹竹桃叶来源及提取  48
    1.3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拒食性测定  48-49
    1.4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内吸毒力  49
    1.5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二化螟的毒杀作用  49
    1.6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49
    1.7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触杀作用  49
    1.8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螟黄足绒茧蜂的毒力测定  49-50
  2 结果与分析  50-52
    2.1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拒食性测定  50
    2.2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内吸毒力  50
    2.3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50-52
    2.4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触杀作用  52
    2.5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螟黄足绒茧蜂的毒力测定  52
  3 讨论  52-54
第7章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及其幼虫寄生蜂的生物活性  54-60
  1 材料与方法  54-55
    1.1 虫源的采集与饲养  54
    1.2 雷公藤来源及提取  54
    1.3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拒食性测定  54
    1.4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内吸毒力  54
    1.5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的毒杀作用  54-55
    1.6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55
    1.7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触杀作用  55
    1.8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螟黄足绒茧蜂的毒力测定  55
  2 结果与分析  55-58
    2.1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拒食性测定  55-56
    2.2 雷公藤根皮乙醇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内吸毒力  56-57
    2.3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毒杀作用  57
    2.4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57-58
    2.5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的触杀作用  58
    2.6 雷公藤根皮提取物对螟黄足绒茧蜂的毒力测定  58
  3 讨论  58-60
第8章 植物杀虫剂对茭白二化螟药效及其施药方法  60-65
  1 材料和方法  60-61
    1.1 材料  60
    1.2 方法  60-61
  2 结果与分析  61-63
    2.1 二化螟幼虫对不同茭白器官的取食选择性  61
    2.2 茭白田二化螟的田间防治  61-62
    2.3 不同的施药方法对茭白二化螟的防效  62-63
  3 讨论  63-65
第9章 小结与讨论  65-68
  1 茭白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其对生产应用的指导意义  65-66
  2 植物杀虫剂的筛选及其对二化螟室内生物活性方法的建立  66-67
  3 今后的研究  67-68
参考文献  68-77

相似论文

  1. 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S511
  2.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3. 南海多室草苔虫和脆灯芯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4. 两株南海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284
  5.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6.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7.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S435.112.1
  8.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枯唑和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S435.111.4
  9.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10. 宜兴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X592
  11.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12. 水稻OsNAR2.1参与硝酸盐调控根系生长的机制,S511
  13.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14.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15. 水稻黄单胞菌tal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基因功能研究,S435.11
  16.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S511
  17.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18.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19. 水稻硝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a和OsNRT1.1b的功能研究,S511
  20. 水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NRT1.2和OsNRT1.5超量表达材料的功能鉴定,S511
  21.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蔬菜病虫害 > 水生菜类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