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初步探讨甲肝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

作 者: 杨中楠
导 师: 姜典才;万宗举;许丽锋
学 校: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专 业: 病原生物学
关键词: 甲型肝炎 疫苗 细胞免疫 ELISPOT 胞内染色 Luminex技术 细胞冻存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甲型肝炎疫苗在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甲型肝炎全病毒灭活苗在国内外已广泛使用;甲型肝炎减毒苗在国内也已得到广泛使用。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效果显示两种疫苗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免疫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抗体滴度以及抗体保护的持久性等方面,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近年来随着对分子水平免疫反应认识的深入和基础研究的不断加强,以及方法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评价一种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不再仅局限于体液免疫方面,而是越来越关注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评价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两种甲肝疫苗,即甲肝减毒活疫苗与甲肝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效果以及两者间差别,同时检测甲肝抗体滴度和抗体阳转率,探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及细胞免疫在早期抗甲肝病毒感染保护中的作用。我们从18~22岁的健康志愿者中,选择甲肝总抗体阴性者和既往甲肝疫苗接种者共18人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其中实验组分为2组,每组7人,分别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对照组中,设立阳性对照(既往有甲肝疫苗接种史,自愿加强一剂甲肝疫苗)和阴性对照(实验结束时,再接种甲肝疫苗),每组2人。分别在0周(免疫接种前)和免疫接种后1周、2周、3周、4周、5周、6周、24周(6个月)、25周(灭活苗加强后1周)各采血一次,分离血清,以化学发光法对特异性甲肝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将PBMC以特异性甲肝抗原刺激后,ELISPOT法检测效应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情况,胞内染色法测定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中分泌IFN-γ的阳性细胞百分比,Luminex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IL-10、IL-4等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实验数据提示,应用ELISPOT、胞内染色、Luminex等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可靠,适用于疫苗接种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在免疫接种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后,早期便可诱导产生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并且伴随高水平的效应细胞因子IFN-γ产生。同时提示,在早期的某些时间点上,两种苗所诱导的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强度存在差别,推测与两种疫苗的甲肝抗原含量以及减毒苗活病毒在体内复制增殖后产生大量内源性抗原有关。研究数据还显示,加强接种后激发免疫记忆性在甲肝疫苗接种者是存在的。在病毒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的存在条件下,接种者受到病毒性抗原的刺激下会发生快速的免疫应答反应,结果导致快速高水平的抗体和IFN-γ等抗病毒细胞因子产生。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甲型肝炎疫苗的细胞免疫评价方法,通过对甲肝疫苗在人体免疫应答效果的探讨和分析,补充和完善了甲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资料;通过人体诱导的细胞免疫的相关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关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人体诱导的细胞免疫相关研究的空缺,为今后更加全面的评价甲肝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以及甲肝疫苗能否用于甲肝暴露后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8
英文缩写  8-9
前言  9-13
第一部分:甲肝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研究  13-22
  一、实验材料  13-14
  二、实验方法  14-16
  三、结果  16-18
  四、讨论  18-22
第二部分:甲肝疫苗免疫人体诱导的细胞免疫的研究  22-68
  实验技术路线  22-23
  一、实验材料  23-26
  二、实验方法  26-35
  三、结果  35-55
  四、讨论  55-66
  五、结论  66-68
参考文献  68-72
附录 (综述):细胞免疫在抗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72-84
  参考文献  79-84
致谢  84

相似论文

  1. 数字电路内建自测试方法的研究,TN79
  2. 溶藻弧菌噬菌体、菌影疫苗及其对对虾免疫保护性的比较研究,S945
  3.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4. 猪链球菌2型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S858.28
  5.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S855.3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颗粒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S858.31
  8. 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的新型prime-boost免疫策略研究,R392
  9. 日本血吸虫P14基因纳米微球-DNA疫苗的初步研究,R392.1
  10. 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和78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分析,R765.21
  11. 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R186
  12. 人参皂苷Rg1对优化培养的人脐血MSCs增殖、分泌功能与ERK、p38信号分子的影响,R285.5
  13. 迟钝爱德华菌对大鲵的感染和死疫苗初次免疫保护作用,R392.1
  14. 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制备过程中制造工艺及检定技术的优化,R392
  15. 医务人员与政府工作人员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认知情况分析,R737.33
  16. T细胞免疫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与儿童抽动障碍关系的研究,R749.94
  17. EpCAMhigh/CD44+标记的大肠癌干细胞与β-caten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5.34
  18. cathepsinB在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与相关性研究,R776.1
  19. 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研究,R730.5
  20.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及时空表规律研究,S855.91
  21. 用于防龋DNA疫苗粘膜传递的有效载体的研究,R392.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