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城疫(ND)核酸菌蜕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价

作 者: 密金玲
导 师: 聂奎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预防兽医学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Lasota株 F基因 核酸疫苗 菌蜕 核酸菌蜕疫苗
分类号: S85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8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所致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能引起鸡、火鸡、鸭、鸽子和鹦鹉等多种禽类的感染和死亡,给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国际兽疫局将其定为Ⅰ类传染病。目前,对该病的防制仍以疫苗免疫为主。核酸疫苗以其无致病性、研制简单、不受母源抗体干扰等诸多优点成为现代疫苗的研究热点,但研究也发现核酸疫苗存在着免疫方式有限、免疫原性不强,常需高剂量多次免疫等问题。因而,人们开始转向对核酸疫苗佐剂和载体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各种佐剂、载体的使用来扬长补短,使其免疫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菌蜕是通过生物分子裂解制备而成,由于G-菌具有完整的生物亲和性的外膜结构,如菌毛能够进行特异的细胞和组织定位,其表面的脂多糖成分可以作为一种天然佐剂,而且菌蜕的胞周间隙和细胞空腔可接收大量外源物质,菌蜕因而成为一种新型无病原性的生物载体和靶向工具。本课题以此为着眼点,以分子裂解方法制备的菌蜕作为载体,与构建表达NDV F基因的核酸疫苗制备成新城疫核酸菌蜕疫苗,并进行实验动物(鸡)的免疫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表达新城疫F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Lasota株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AF077761)设计引物,并分别在上下游引入BamHⅠ和Kpn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以利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以新城疫Lasota弱毒株为研究材料,提取出基因组RNA并以其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新城疫病毒F基因完整片断,扩增产物经纯化回收后与pMD18-T载体相连,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经PCR和酶切电泳鉴定,均得到了大小约1700bp左右的条带,证实扩增产物已插入T载体。获得的重组质粒pT-F经双酶切将F基因插入到pcDNA3.1+载体中,PCR和酶切鉴定显示表达新城疫F基因的核酸疫苗pcDNA3-F构建成功。2.大肠杆菌DH5a菌蜕的制备菌蜕是由裂解蛋白E介导的G-菌的裂解而产生,编码有噬菌体PhiX174基因E的裂解质粒,可在温敏阻遏元件cI857的控制下进行E基因的限制性表达。在温度低于30℃时,阻遏蛋白cI857的表达使基因E能被很好地抑制,温度高于30℃时,因阻遏蛋白cI857的热失活而使基因E开始表达,在42℃时细菌的裂解达到最佳状态。将含有裂解质粒(pHH43)的大肠杆菌DH5a于28℃200rpm摇床培养,为获得最大量的菌蜕,当OD600=0.4~0.6时,迅速升高温度至42℃以启动E裂解蛋白的表达并开始计时,4小时后收集菌蜕。菌落计数(CFU)结果表明有99.998%的细菌被有效裂解。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裂解孔道位于细菌一端或中间,而胞内的物质已经排出,菌蜕保留了较完整的外膜,细菌形态没有发生太大改变。3.新城疫核酸菌蜕疫苗的制备将菌蜕重悬于含有质粒pcDNA3-F的PBS(pH7.4)体系中,加入终浓度25mM CaCl2溶液,随后在不同条件下,150rpm摇床孵育。为确定质粒DNA的最佳构建浓度,将菌蜕与不同浓度的质粒DNA(5~14mg/ml)孵育,37℃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和上清;为确定最佳构建温度,将菌蜕与pcDNA3-F(10mg/ml)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孵育(4℃、25℃、37℃),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和上清;为确定孵育时间,将菌蜕与pcDNA3-F(10mg/ml),于25℃进行孵育,分别在2min、4min、1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时,离心收集沉淀和上清。所有离心均为8000rpm 10min,收集的上清通过测定OD260/280以确定DNA的量。通过改变DNA的浓度、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发现,装载前DNA的浓度与菌蜕中DNA的量成正相关,孵育温度与装载效果没有明显关联,孵育时间2min足够。4.新城疫核酸菌蜕疫苗免疫效果的评定将7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分别为PBS对照组(Ⅰ组),pcDNA3.1+对照组(Ⅱ组),裸DNA疫苗(pcDNA3-F)组(Ⅲ组),Lasota弱毒疫苗组(Ⅳ组),新城疫核酸菌蜕苗滴鼻组(Ⅴ组),新城疫核酸菌蜕苗口服组(Ⅵ组),新城疫核酸菌蜕苗肌注组(Ⅶ组)。两周后每组各以相同的剂量和途径进行加强免疫一次,二免后第2周用新城疫强毒分离株进行攻毒。通过间接ELISA、血凝抑制抗体检测及攻毒保护试验,对新城疫核酸疫苗的免疫效价进行初步的评定。间接ELISA试验结果表明:首免后一周,与PBS和pcDNA3.1+对照组相比,pcDNA3-F组、Lasota弱毒疫苗组和新城疫核酸菌蜕疫苗组OD值已有所升高,说明所构建的核酸疫苗已在雏鸡体中进行了表达,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了免疫应答反应;首免后两周,除对照组外的所有免疫组的OD值均有显著的升高,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二免后一周,核酸菌蜕疫苗滴鼻组OD值显著(P<0.05)高于裸DNA疫苗组,二免后两周达到极显著(P<0.01),尽管最终没有达到Lasota疫苗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在同一时期的所有试验组血清抗体OD值中,Lasota疫苗组始终保持最高水平,而空白组和空载体组的OD值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直下降。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表达新城疫F蛋白的核酸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与HI抗体无相关性。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核酸菌蜕疫苗滴鼻组对强毒株的攻击保护率为70%,高于裸DNA疫苗(40%),Lasota弱毒疫苗组的保护率可达90%;而核酸菌蜕疫苗饮水组和肌注组的保护率虽与pcDNA3-F肌注组相同,但推迟了新城疫的发病时间。说明以菌蜕作为新城疫DNA疫苗的运输载体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更为有效的免疫反应。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2
  1.1 新城疫分子生物学及其疫苗的研究  10-16
  1.2 菌蜕载体的研究  16-22
第二章 引言  22-24
第三章 新城疫F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  24-36
  3.1 试验材料  24-25
  3.2 试验方法  25-31
  3.3 试验结果  31-33
  3.4 分析讨论  33-36
第四章 大肠杆菌菌蜕的制备  36-42
  4.1 试验材料  36
  4.2 试验方法  36-37
  4.3 试验结果  37-39
  4.4 分析讨论  39-42
第五章 新城疫核酸菌蜕疫苗的免疫效果  42-52
  5.1 试验材料  42-43
  5.2 试验方法  43-46
  5.3 试验结果  46-49
  5.4 分析讨论  49-52
第六章 结论  52-54
参考文献  54-62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62-64
附录2 溶液的配置  64-66
致谢  66-68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8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3. 生物医学领域检索系统查询扩展技术研究,TP391.3
  4.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5.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6. 天然来源的抗衰老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R285.5
  7.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R743
  8.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9. 基于RNA测序技术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囊转录组及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Q786
  10. 铝胁迫下小黑豆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及其铝胁迫响应基因的鉴定,S529
  11.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12.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13.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14.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15.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TQ925
  16.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17.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18. 甘蓝型油菜多体附加系“Nj08-063”的农艺性状、细胞学与分子学鉴定研究,S565.4
  19.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20.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S852.65
  21. N-氨甲酰谷氨酸合成及其生理功能研究,R9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基础科学 > 血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