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牡丹叶斑病病原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 者: 段亚冰
导 师: 康业斌
学 校: 河南科技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牡丹 叶斑病 病原真菌 形态鉴定 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
分类号: S43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4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牡丹种植面积的扩大、老园区种植年限的延长及对外交流频次的增加,发生在牡丹上的老病害为害日益严重,新病害种类不断增加,特别是真菌病害的为害已成为制约我国牡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关于牡丹病害的系统调查和病原鉴定工作研究的较少。本试验选择国家牡丹园、洛阳市国花园、白云山高山牡丹园等主要牡丹种植园、圃,对牡丹叶部真菌病害展开调查,根据病害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病原分类鉴定。调查发现了牡丹叶部真菌病害10种,以黑斑病、叶霉病、红点病为害最为严重。其中牡丹黑斑病等7种病害的病原经形态学鉴定已经确定,分别是( Alternaria. su?ruticosae、A. su?ruticosicola、A. tenuissima )、芍药尾孢(Cercospora paeoniae)、牡丹枝孢(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牡丹葡萄孢菌(Botrytis paeoniae Oudem)、牡丹白粉菌(Erysiphe paeoniae)、牡丹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aeoniae)、斑点叶点霉(Phyllosticta commonsii)。而牡丹红点病(菌株I)、瘤点病(菌株II)与叶斑病(菌株III)的病原仅靠形态学观察难以确定,需利用分子手段进一步研究。对分离纯化的菌株I、菌株II、菌株III的rDNA的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I、菌株II与GENBANK中编号为AY487094.1的Pilidium concavum ITS区段进行了比对,其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58%,表明菌株I和菌株II均为Pilidium concavum;菌株III初定为双毛壳孢属真菌Discosia sp.。对Pilidium concavum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培养基为PYA。在最适培养基上培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产孢的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6~11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pH值为11时产孢最好,pH值为5时孢子萌发达到最大;光照对菌丝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在供试的碳源中,菌丝生长及产孢均以葡萄糖最好,氮源以酵母膏最好;RH在65%~100%孢子均能萌发,萌发率随湿度增大而升高,在饱和湿度时萌发率最高,达到94.51%;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1℃10min。本试验以形态学为基础,在分子水平上鉴定了牡丹叶斑病病原真菌,发现了Pilidium concavum、Discosia sp.两种国内新病原,探讨了P. concavum的生物学特性,对进一步揭示牡丹真菌病害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文献综述  9-24
  1.1 我国牡丹的地理分布及特点  9-13
    1.1.1 野生牡丹地理分布及特点  9-12
    1.1.2 我国牡丹栽培品种分布及特点  12-13
  1.2 牡丹病害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3
    1.2.1 真菌病害  15-19
    1.2.2 病毒病  19-20
    1.2.3 线虫病  20
    1.2.4 非侵染性病害  20-21
    1.2.5 牡丹真菌病害的综合防治  21-22
    1.2.6 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2-23
  1.3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3-24
第2章 牡丹叶部真菌病害调查及病原形态鉴定  24-32
  2.1 材料与方法  24-25
    2.1.1 病害田间调查  24
    2.1.2 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24-25
  2.2 结果与分析  25-30
    2.2.1 叶部真菌病害种类与为害程度  25-26
    2.2.2 叶部真菌病害症状与病原  26-30
  2.3 结论与讨论  30-32
第3章 牡丹叶部真菌病害病原的分子鉴定  32-48
  3.1 材料与方法  32-35
    3.1.1 材料与试剂  32-34
    3.1.2 试验方法  34-35
  3.2 结果与分析  35-46
    3.2.1 基因DNA 的提取效果  35-36
    3.2.2 rDNA ITS 区段的PCR 扩增、克隆测序的结果与分析  36-46
  3.3 结论与讨论  46-48
第4章 Pilidium concavum 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48-57
  4.1 材料与方法  48-50
    4.1.1 供试病菌  48
    4.1.2 试验方法  48-50
  4.2 结果与分析  50-56
    4.2.1 培养基对病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50-51
    4.2.2 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51-52
    4.2.3 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52
    4.2.4 pH 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52-53
    4.2.5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53
    4.2.6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53-54
    4.2.7 温度、湿度、pH 值与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54-56
    4.2.8 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56
  4.3 结论与讨论  56-57
第5章 结论  57-58
参考文献  58-63
附录 A 牡丹叶部真菌病害症状、病原形态及菌落特征  63-73
附录 B 不同培养条件下 Pilidium concavum 的菌落特征  73-74
缩略语词汇表  74-75
致谢  75-7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6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海盐苦卤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及应用的初步研究,S482.2
  3.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4.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5.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6. 苏丹草叶斑病原平脐蠕孢菌的研究,S435.4
  7.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8. 不同配比基质盆栽牡丹矿质元素分布的研究,S685.11
  9. 逐渐干旱对牡丹实生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和牡丹GA20-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S685.11
  10.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鉴定及其化学防治研究,S435.121
  11. 芍药衰老生理与调控及牡丹、芍药主要品种花瓣中营养与保健成分分析,S682.12
  12. 碳化二亚胺交联的脱细胞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生物学特性研究,R687.2
  13. 桃小食心虫病原真菌的致病性及其胞外酶的作用研究,S476.1
  14. 湖南省部分地区鸡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及r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S858.31
  15. 山核桃合子胚发育、体胚再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664.1
  16.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17. 用分子鉴定方法对岩礁海藻附植动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的探索研究,Q958.8
  18. 牡丹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初步研究,S567.15
  19. 牡丹江地区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TU984.14
  20. 唾液酸与2型猪链球菌致病性关系的研究,S858.28
  21. 安徽常绿杜鹃花上斑痣盘菌物种多样性研究及散斑壳属两近似种的分子鉴定,S763.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观赏园艺类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