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及其实践

作 者: 王松雷
导 师: 林明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宋教仁 民主宪政 政党政治
分类号: D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建立之初,革命党人和一些原立宪派人士,怀着将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的美好理想,纷纷提出自己的建国方案,并成立党派争夺政权,以实现各自的政治理念。宋教仁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位政治人物。宋教仁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思想的先驱,他的民主宪政思想基本上包括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和三权分立三部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致力于在中国实现西方式的议会制度,并为此改组同盟会,组建国民党,为实现以政党政治为核心的议会制度进行了努力的尝试,直至为此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然而宋教仁却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主要是对其民主宪政理念和的实践是否存在不完整或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一面,由此引发出对其历史地位如何进行定位,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形成。主要介绍宋教仁个人成长并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以及其民主宪政理想的基本理念和最终形成的历史背景。第二章: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内容。主要写通过对其所起草或涉及的几部法律文件的介绍,分析其民主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通过对《鄂州约法》的介绍,分析宋教仁的三权分立的构想;第二节分析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制的构想,并与孙中山所持的总统制的构想作一比较;第三节主要介绍宋教仁的政党政治思想;第四节主要分析《临时约法》实为宋教仁民主宪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章: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实践。本章主要写在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宋教仁实践其民主宪政的思想而作出的努力。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写宋教仁等为坚持责任内阁制而与袁世凯的独裁专制所做的斗争;第二节写宋教仁的政党政治落实的途径,即宋教仁改组同盟会,成立国民党的过程;第三节写所谓的政党竞争实为国会内部的权力争夺;第四节写宋教仁在政党政治中所采用的手法以及其被刺及影响。第四章:对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与实践的简评。本章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节是从国会的选举看待民初的议会制度,重在说明其所缺乏的社会基础;第二节是从民初的政党竞争分析议会制度,揭示民初政党政治的不足;第三节分析宋教仁坚持的责任内阁制的缺陷,说明宋教仁的一些失误。结语是对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的一个总的概括,分析其不足与进步意义,并试图再次评价宋教仁的历史地位。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6-8
Abstract  8-9
引言  9-10
第一章 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形成  10-16
  一 宋教仁其人  10-12
  二 宋氏宪政思想的基本理念  12-16
第二章 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内容:共和政体的初步设计  16-24
  一 《鄂州约法》:三权分立的构想  16-17
  二 责任内阁制与总统制的比较  17-19
  三 宋教仁的政党政治思想  19-21
  四 《临时约法》:宋氏宪政思想的集中体现  21-24
第三章 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实践:以政党政治为核心  24-37
  一 坚持责任内阁制的斗争  24-26
  二 宋氏政党政治理念的落实途径  26-30
  三 政党竞争:国会内的权力争夺  30-33
  四 宋教仁践行政党政治的手法  33-37
第四章 对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的简评  37-44
  一 从国会选举看宋氏宪政思想及实践  37-39
  二 从政党竞争看宋氏宪政思想及实践  39-41
  三 责任内阁制的虚幻性  41-42
  四 宋教仁所设计议会制度的历史命运  42-44
结语  44-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50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0

相似论文

  1. 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特征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D675.8
  2. 清末民初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配置研究,D921
  3. 独立初到20世纪90年代非洲宪政发展研究,DD911
  4. 胡适人权与民主理论研究,D909.2
  5. 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行政:美国民主宪政体制之重塑,D771.2
  6. 中国国民党自身变革及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D675.8
  7. 抗战时期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探析,K265
  8. 《民立报》政论研究,G219.29
  9. 宋教仁边疆史地研究论析,K258
  10. 宋教仁政党思想研究,D092
  11. 宋教仁的“政党内阁”思想和实践,K258
  12. 民初责任内阁述论,K258
  13. 新闻舆论与民初政局,K258
  14. 治之“理”与国之“势”的相互掣肘,D929
  15.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政党政治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564
  16. 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与研究,D262.1
  17. 协商民主理论视角下宪政发展研究,D921
  18. 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731.3
  19. 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D05
  20.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明建设路径,D6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国家法、宪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