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代前期营州都督府治所的变迁

作 者: 郭继武
导 师: 李德龙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唐代前期 营州都督府  契丹 侨治
分类号: K2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7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营州或柳城,是中原与塞外两种地貌气候、农耕与牧业两种经济形态的过渡地带,是华北通向东北地区的咽喉,也是中原王朝经略东北的重要边地和蕃族势力向南挺进的必经之地。唐代前期,营州面对契丹两蕃族,战事不断;因奚和契丹的叛乱,营州都督府曾经两次被迫迁往幽州的渔阳。为了有效地控制两蕃,牵制强大的突厥势力,唐朝一方面对东北诸蕃继续实行羁縻统治,同时辅之以和亲、驻军、纳质等政策,取得了较大成功;另一方面加强营州兵力,建立新的边防体系——平卢节度使体系。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文献资料进行爬梳整理,对唐代前期营州都督府治所的变迁与奚、契丹叛乱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叙述了营州的地理位置、对外交通和建置沿革,尤其强调其作为东北交通枢纽、外通诸蕃之道的战略地位。第二章重点探讨了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叛唐与营州都督府首次侨治幽州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契丹叛乱的深远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将此前侨治的营州都督府迁回柳城,重新整顿唐朝在东北的统治秩序。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营州作为唐代前期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重镇,负有统制东北诸蕃的战略重任。营州都督府位置的变动、权力机构的变更,尤其是其两次侨治以及向节度使体制的转变,都受到奚、契丹叛服的深刻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导言  8-13
第一章 营州的地理位置、对外交通与营州都督府的设置  13-23
  第一节 营州的地理位置、对外交通与建置沿革  13-17
  第二节 营州都督府的建置沿革及其特点  17-23
    一、营州都督府的建置沿革  17-18
    二、营州都督府机构建置的特点  18-23
第二章 契丹叛乱与营州都督府之首次侨治  23-34
  第一节 、契丹叛乱及其影响  23-27
    一、唐初的奚、契丹与东北防线  23-24
    二、奚、契丹叛乱及其影响  24-27
  第二节 营州都督府的侨治及其影响  27-34
第三章 契丹再叛与营州都督府之再次侨治  34-41
  第一节 契丹再叛与唐之和亲、留宿卫和驻军政策  34-39
  第二节 开天年间边防体制的变化和营州都督府的撤废  39-41
结论  41-43
参考文献  43-51
附录: 营州都督府都督(总管)及平卢节度使(军使)表  51-57
后记  57-58

相似论文

  1. 筒状无指板胡琴类拉弦乐器的历史考察研究,J632.21
  2. 唐末五代宫廷音乐与辽承唐乐的研究,J609.2
  3. 唐代前期河西州县城城防研究,K242
  4. 唐末五代入辽汉人群体研究,K246.1
  5. 蒙元时期契丹人研究,K289
  6. 唐代前期襦裙服装的艺术特征,J523.5
  7. 《西厢记》三译本比较研究,H315.9
  8. 试论辽代玉田韩氏家族,K246.1
  9. 北宋前期社会各阶层对辽态度研究,K244
  10. 唐末五代幽州刘仁恭政权及其与契丹关系研究,K243
  11. 唐代前期妇女服饰开放风格研究,K242
  12. 唐代前期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互动研究,K242
  13. 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K246.1
  14. 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K246.1
  15. 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K289
  16. 后突厥时期唐、突厥、契丹在北疆的军事角逐及其影响,K242
  17. 契丹小字《耶律副部署墓志铭》与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比较研究,H211.5
  18. 辽瓷鸡冠壶研究,K876.3
  19. 从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看鲜卑、契丹的源流,K87
  20. 增补《辽史·世表》之唐代契丹君长及世次兼论唐与契丹的关系,K242
  21. 唐代前期的皇权与司法,K24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唐(618~90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