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研究

作 者: 何虹
导 师: 何一鸣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建设与发展 对策
分类号: F75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9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是目前在亚洲地区存在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次区域贸易安排。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会大大推动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将改变整个亚洲政治经济发展的路向。 东盟的经济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2001年11月6日,中国与东盟于文莱达成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该协议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2年11月,双方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勾勒出中国—东盟广泛的经济合作领域,从而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的提出有着深刻而复杂的背景,它是中国与东盟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为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客观选择。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促进中国与东盟相互间的贸易与投资,扩大双方经济合作的领域,拉近彼此间的经济联系,并将对东亚地区的贸易自由化乃至地区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本文在较为全面地对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由贸易区理论、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回顾、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性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功的条件分析等多个角度入手就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行研究和阐述,特别是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将在未来继续良好发展,必将带动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实现。当然,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的确存在着竞争性,这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与制约因素。尽管如此,作者认为只要双方本着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进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结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状况进行分析,本文较为综合、务实地提出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努力扩大双方的贸易额、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强化双方金融合作、扩大双方旅游合作、加强双边技术和人员交流、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合理设计组织制度和科学构建法律运行机制等。 有理由坚信,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推进,双方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展开合作,长远看必将取得双赢,甚至是多赢的结果。

全文目录


独创声明  3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4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2
  1.1 论文的背景分析  9
  1.2 文献综述  9-11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11-12
2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分析  12-21
  2.1 东盟及其主要合作机制  12-15
    2.1.1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与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  12-13
    2.1.2 东盟的合作原则  13
    2.1.3 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政治、经济领域合作  13-14
    2.1.4 东盟的组织机构  14
    2.1.5 “10+1”与“10+3”合作机制  14-15
  2.2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15-19
    2.2.1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分析  15-18
    2.2.2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的提出  18-19
  2.3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意义  19-21
3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21-30
  3.1 自由贸易区理论  21-23
    3.1.1 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  21-22
    3.1.2 投资效应、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22-23
  3.2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回顾  23-24
  3.3 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性分析  24-25
  3.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功的条件分析  25-27
  3.5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27-30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状况分析  30-38
  4.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容框架  30-32
    4.1.1 货物贸易关税的减让  30
    4.1.2 “早期收获”  30
    4.1.3 原产地规则  30
    4.1.4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措施  30
    4.1.5 服务贸易自由化  30-31
    4.1.6 实施有效的贸易便捷化措施  31
    4.1.7 对东盟新成员国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  31
    4.1.8 金融、旅游、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31-32
  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博弈分析  32-33
  4.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及基本规划  33-35
  4.4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经济的影响  35
  4.5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5-36
  4.6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影响  36-38
5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38-49
  5.1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38-40
    5.1.1 东盟的现实状况所造成的障碍  38-39
    5.1.2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障碍  39
    5.1.3 日本、美国的干扰因素  39-40
  5.2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坚持处理好几个关系  40-41
    5.2.1 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的关系  40
    5.2.2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关系  40-41
    5.2.3 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机制问题  41
    5.2.4 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的关系  41
    5.2.5 经济差异与利益平衡的关系  41
  5.3 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49
    5.3.1 努力扩大双方的贸易额  42-43
    5.3.2 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  43
    5.3.3 强化双方金融合作  43-44
    5.3.4 扩大双方旅游合作  44
    5.3.5 加强双边技术和人员交流  44-45
    5.3.6 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  45-46
    5.3.7 合理设计组织制度  46-47
    5.3.8 科学构建法律运行机制  47-49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动效应(兼结束语)  49-51
参考文献  51-53
致谢  53-54
作者发表的主要论文  54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3.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4.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5.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6.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7.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8.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9.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0.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11.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2.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13.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14.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15. 高考数学压轴题背景溯源分析及其备考教学研究,G633.6
  16.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17.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18.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9.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20.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21.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各国对外贸易 > 中国对外贸易 > 与各国贸易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