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渗透底水气藏水锥动态及合理开采对策应用研究
作 者: 杨丽娟
导 师: 陈小凡
学 校: 西南石油大学
专 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关键词: 低渗 底水气藏 水锥形状 动态过程 产能
分类号: TE37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2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川渝地区天然气气藏相当大部分都具有储层物性较差、裂缝比较发育、带有不同程度边底水等特征:该类气藏流体渗流机理复杂,开发难度大。在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低渗透储层中裂缝的存在,使得边底水窜入井筒,导致气井产水,产量大大降低甚至停产,严重影响了气井正常生产和寿命。如何推迟气水两相流的出现和延长气井无水生产时间成为关系到合理高效开发该类气藏的关键。 边水突进和底水锥进是低渗透有水气藏开发的难题之一,尽管国内外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由于低渗透有水气藏渗流机理复杂,开采难度大,因此,开展低渗透底水气藏水锥动态及合理开采对策应用研究,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挑战性。 本文围绕低渗透底水气藏开发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低渗透有水气藏的地质特征、产能特征、生产特征以及产水规律,开展了低渗透有水气藏水锥动态研究,并从理论和实践上综合分析了低渗透有水气藏产能大小的控制因素。 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在对低渗透有水气藏的地质特征及生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低渗透有水气藏的产能评价研究和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2)基于气体球面向心稳定渗流理论、多孔介质中流体质点运动规律以及拟压力函数,建立了水锥形状与时间的关系模型、水锥突破时间公式及产量公式。该关系模型可计算气井见水前任意时刻离井轴任意半径处的气水界面高度,以及气井无水生产时间,确定任意时刻水锥的剖面形态和水锥形状变化情况。 (3)研究分析了底水水体大小、储层有效厚度、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大小、射开程度等因素对水锥动态及气井生产的影响。 (4)利用前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和田河气田玛4区块底水气藏进行了产能研究和底水水侵规律研究;并提出了该气藏和合理开发对策。
|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1 绪论 6-1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6-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7-9 1.2.1 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7 1.2.2 底水水锥研究现状 7-9 1.2.3 裂缝性气藏研究现状 9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9-10 1.3.1 研究内容 9 1.3.2 技术路线 9-10 1.4 主要研究成果 10-11 2 低渗透有水气藏特征研究 11-20 2.1 我国低渗透有水气藏地质特征研究 11-15 2.1.1 低渗透气藏划分标准 11 2.1.2 我国低渗透有水气藏储层特征 11-15 2.2 低渗透有水气藏生产特征 15-19 2.2.1 产能特征 15-16 2.2.2 认识和经验 16-19 2.3 本章小结 19-20 3 低渗透有水气藏产能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20-42 3.1 产能试井方法 20-22 3.1.1 回压试井 20 3.1.2 等时试井 20-21 3.1.3 改进等时试井 21 3.1.4 一点法试井 21-22 3.2 低渗透有水气藏产能评价方法 22-30 3.2.1 常规气藏试井分析方法 22-25 3.2.2 低渗透有水气藏气井产能方程 25-30 3.3 产能影响因素 30-41 3.3.1 影响气井产能的因素 31-40 3.3.2 影响气井稳产的因素 40-41 3.4 本章小结 41-42 4 底水气藏水锥动态研究 42-63 4.1 底水气藏工程研究 42-48 4.1.1 临界产量公式 42-45 4.1.2 见水时间公式 45-48 4.2 底水气藏水锥动态研究 48-52 4.2.1 水锥形状与时间的关系模型 49-51 4.2.2 水锥突破时间公式 51 4.2.3 产量公式 51-52 4.2.4 见水时间公式对比 52 4.3 底水气藏水侵机理研究 52-61 4.3.1 单井径向地质模型的建立 53-54 4.3.3 底水气藏水侵机理研究 54-61 4.4 本章小结 61-63 5 和田河气田玛4区块底水气藏合理开发对策研究 63-75 5.1 和田河气田概况 63-67 5.1.1 地质概况 63 5.1.2 流体性质与分布特征 63-64 5.1.3 储层渗流物理特征 64 5.4.4 压力温度系统 64-65 5.1.5 气藏类型 65-67 5.2 和田河气田玛4区块底水气藏产能评价 67-71 5.2.1 试气分析 67-69 5.2.2 合理产能研究 69-71 5.3 玛4区块底水气藏采气速度研究 71-72 5.4 玛4区块底水气藏开发井数及开发井网优化研究 72-74 5.4.1 气藏合理开发井数的优化研究 72-73 5.4.2 气藏布井方式优化研究 73-74 5.5 本章小结 74-75 6 结论和创新点 75-76 6.1 结论 75 6.2 创新点 75-76 致谢 76-77 参考文献 77-81
|
相似论文
- 军曹鱼与红鳍笛鲷精液超低温保存及冷冻损伤研究,S961.2
- 靖边气田上古储层评价,P618.13
-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F426.22
- 产业升级,信息成本和产能过剩,F224
- 制造业区位分布演变:基于1998-2008年微观企业数据的分析,F224
- 基于产能动态平衡的耕地保有量研究,F323.211
- 寡头市场串谋行为研究,F274
- 大型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评估指标及算法研究,TM712
- 我国船舶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研究,F426.474
- 低渗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S917.4
- 多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产能规划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N305
- 需求信息不对称下供应商产能有限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F274
- 零部件供应企业动态产能分析与规划研究,F426.4;F224
- S集团公司设备采购方案评估问题研究,F274
- 盐家油田砂砾岩油藏产能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P618.13
-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痼疾治理,F224
- 双仓溢流式球磨机磨制过程的数学分析与实验研究,TD453
- 磨溪嘉二气藏气井不稳定产能评价研究,TE328
- 涠洲油田低孔低渗储层钻井液及完井液技术研究,TE257.6
- 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布井条件下水平井产能研究,TE355.6
- 顶时公司生产运作战略制定与实施,F27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气田开发与开采 > 气田提高采收率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