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溶菌酶在高效空气玻纤滤材上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研究

作 者: 陈建龙
导 师: 曹仪植;祁建城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空气净化 抗菌过滤器 二次污染 固定化溶菌酶 杀菌效率 应用
分类号: Q8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空气过滤器是进行空气净化的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防御装备,空气净化过滤器性能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滤材上,空气过滤器滤材性能直接决定着空气净化的生物安全性。即使高效过滤器的滤材可以保证100%的捕集尘埃和生物性粒子,但由于传统过滤材料自身没有杀菌和自净化的功能,因此传统空气过滤器的滤材会成为各种真菌、细菌、霉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大量滋生增殖的温床,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滤材的初始物理性能的固定化条件下构建一个稳定的有机网络,从而通过固定化溶菌酶,获得能够直接对空气传播微生物进行杀灭或控制的空气过滤材料。 本论文中,分别通过共价偶联法和自组膜技术将鸡蛋清溶菌酶和海洋低温溶菌酶固定于由化学功能化玻璃纤维构成的空气过滤材料表面,对固定化过程中影响固定化溶菌酶活性的重要参数(即固定化时间、温度、缓冲体系pH、酶浓度)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过滤材料的风阻、滤尘和滤菌效率进行了测试;最后对固定化酶滤材的杀菌效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1.在整个酶固定化的工艺过程中,预处理步骤对玻纤滤材的物理性能影响较大,在硅烷偶联剂的甲苯溶液中,对滤纸超过6h的浸泡会使玻纤滤纸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断裂。对硅烷化滤纸进行彻底漂洗也是保证玻纤滤材初始物理性能的关键步骤。最适固定化条件是:硅烷化时间6h、戊二醛活化时间6h、溶菌酶偶联时间9h、酶浓度0.05g/ml、溶菌酶偶联温度4-10℃、缓冲体系pH7。 2.在最适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溶菌酶活性保持率为游离状态溶菌酶活性的48%。 3.在干燥条件下,固定化溶菌酶可以储存更长的时间。在4℃和25℃时,储存10个月的玻纤滤纸固定化溶菌酶活性仍保持80%以上,且保持一致的热稳定性:但储存于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固定化溶菌酶容易失活。4℃条件下储存三个月,其活性仅保持30%,而在25℃条件下储存三个月,固定化酶基本完全失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第一章 绪论  12-24
  1 微生物气溶胶概述  12
  2 微生物气溶胶感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2-14
    2.1 微生物气溶胶感染  12-13
    2.2 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3-14
  3 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的控制  14-16
    3.1 化学方法  14-15
    3.2 物理方法  15
    3.3 空气过滤器与过滤除菌  15-16
  4 空调系统的微生物污染  16-19
    4.1 空气过滤器污染问题  16
    4.2 二次污染及其危害  16-19
  5 抗菌过滤器的研发现状  19-20
  6 溶菌酶与酶杀菌过滤器  20-22
    6.1 溶菌酶的结构和性质  20
    6.2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  20-21
    6.3 溶菌酶的应用  21
    6.4 溶菌酶杀菌过滤器  21-22
  7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22-24
    7.1 课题研究的目的  22
    7.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2
    7.3 课题研究的意义  22-24
第二章 溶菌酶在空气过滤玻纤滤材上的固定化研究  24-40
  1 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  24-26
    1.1 吸附法  24-25
    1.2 交联法  25
    1.3 包埋法  25
    1.4 共价偶联法  25-26
  2 新型酶固定化方法  26-27
  3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7
    3.1 实验材料、试剂  27
    3.2 仪器  27
  4 实验方法  27-29
    4.1 共价偶联法  27-29
      4.1.1 滤纸的预处理  27-28
      4.1.2 溶菌酶的固定  28
      4.1.3 固定化溶菌酶活性的测定  28-29
      4.1.4 酶活回收率的测定  29
      4.1.5 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  29
    4.2 自组膜技术固定化溶菌酶  29
      4.2.1 滤纸的预处理  29
      4.2.2 溶菌酶的固定  29
  5 结果  29-36
    5.1 共价偶联法固定化溶菌酶的实验结果  29-35
      5.1.1 酶固定化工艺过程对滤纸物理特性的影响  29-31
      5.1.2 最适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31-35
        5.1.2.1 固定化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  31-32
        5.1.2.2 pH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32-33
        5.1.2.3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3-34
        5.1.2.4 酶液浓度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5.1.2.5 固定化酶活回收率  34-35
      5.1.3 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  35
    5.2 自组膜技术固定化溶菌酶的实验结果  35
    5.3 共价偶联法和自组膜技术固定化溶菌酶活性比较  35-36
  6 讨论  36-39
  7 小结  39-40
第三章 溶菌酶固定化过程对滤纸阻力及过滤效率的影响  40-47
  1 材料与仪器  40
  2 实验方法  40-43
    2.1 滤纸阻力测定  40-41
    2.2 滤尘效率实验  41
    2.3 滤菌效率实验  41-43
      2.3.1 菌种的选择  41
      2.3.2 培养基的制备  41
      2.3.3 菌悬液的制备  41
      2.3.4 平板菌落计数  41-42
      2.3.5 实验前的准备  42
      2.2.6 滤菌性能测试实验步骤  42-43
  3 结果  43-46
    3.1 酶固定化玻纤滤纸阻力的变化  43
    3.2 酶固定化玻纤滤纸滤尘效率  43-45
    3.3 细菌过滤效率测定结果与讨论  45-46
      3.3.1 细菌培养情况  45
      3.3.2 滤菌效率  45-46
  4 讨论  46
  5 小结  46-47
第四章 固定化溶菌酶玻纤滤纸在气溶胶中杀菌效果的检测及评价  47-56
  1 实验目的  47
  2 材料与仪器  47
  3 实验方法  47-48
    3.1 电镜观察法(定性)  47-48
    3.2 固定溶菌酶玻纤滤纸杀菌效率的测定(定量方法)  48
      3.2.1 实验前的准备  48
      3.2.2 气溶胶的发生和采集  48
  4 结果  48-53
    4.1 定性结果扫描电镜照片  48-51
    4.2 定量结果  51-53
    4.3 带菌空白滤纸在琼脂糖平板上培养的情况  53
  5 讨论  53-55
  6 小结  55-56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6-58
参考文献  58-66
附录  66-68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基于WinCE平台的故障分析仪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TP311.52
  2. SOA高校迎新系统中的SDO模型的研究与实现,G647
  3. PROFIBUS-DP典型应用系统研究,TP273
  4. 肇庆供电局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研究,F272.92
  5.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B841
  6.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7.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管理研究,G642.3
  8. 铁尾矿砂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研究,TU528
  9. 网位仪信号采集与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S951.2
  10. 地理园(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G633.55
  11. 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G631
  12.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13. 型染纹样的研究及应用设计,TS193
  14.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15.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16. 高校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642.3
  17. 探究式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G852-4
  18. 炭质中间相的形成与应用研究,TQ127.1
  19. 废弃氟石膏改性利用及高含氟废水处理研究,X703
  20. 部队兵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1. 杭白菊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TS264.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 酶工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