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微波固相合成低聚糖及其性质的研究

作 者: 程景雄
导 师: 施用晖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动物营养与饲料
关键词: 微波 固相合成 低聚糖 生物学活性
分类号: TQ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功能性低聚糖具有甜度低、热能低、非致龋齿性、促进人体肠道内有益菌增殖等优异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学性质。低聚糖的合成通常采用酶法技术,合成时间长,纯度低而且存在废液污染,其他化学合成则存在合成成本高和产物分离纯化困难等问题。微波固相合成低聚糖以单糖或双糖为反应物,其反应速度快,合成产率高且清洁无污染。本研究以葡萄糖为反应物,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固相合成寡糖混合物,探索了合适的反应条件,确立了合成工艺路线,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并对合成初产物和分离纯化产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最后对合成产物低聚糖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经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以葡萄糖为底物,以酸A为催化剂,利用微波固相合成寡糖最适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1000瓦,微波处理时间9 min,引发剂水的添加量30%,催化剂的添加量为4%,合成产率为76.56%。产物中二糖占20.81%,三糖占15.50%,四糖占10.84%,五糖占7.79%,六糖及其以上占21.63%。合成产物1—3糖组成为葡萄糖49.25%,未知组分1.48%,麦芽糖10.10%,异麦芽糖21.78%,麦芽三糖2.15%潘糖10.08%,异麦芽三糖5.16%。其次,对产物进行凝胶色谱(G-15凝胶)初步分离纯化得3个组分,按照分子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命名为F3、F2、F1。HPLC分析得到:F3主要由五、六、七糖及聚合度更高的糖组成,其中七糖及以上占37.8%,五、六糖大概占55.4%,另外还有少量的三、四糖,约占6.8%;F2主要由四、五、六糖组成,其中六糖约占21.8%,五糖约占34.4%,四糖大概占48.4%;而F1主要由1-3糖组成,其中三糖约占21.8%,二糖约占36.4%,单糖占41.8%。实验得出产物低聚糖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芽孢杆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作用最强的是中等聚合度(F2)的低聚糖;初产物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吸湿保湿方面,产物低聚糖的吸湿性好于市售异麦芽糖IMO-500粉末状低聚糖,两者分别为84%和68%。在吸湿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聚合度中等的低聚糖,约为112%。α--淀粉酶水解实验表明,初产物低聚糖中90%以上是α--淀粉酶所不能水解的低聚糖。产物低聚糖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合成的低聚糖服用安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在灌胃产物低聚糖后,小鼠的血糖含量略有升高,高剂量组小鼠(5000mg/kg)的血糖含量升高较快,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低聚糖高剂量组与葡萄糖组(2000mg/kg)对比有显著降低小鼠血清胆固醇的作用(P<0.05)。低聚糖高、中、低剂量组与葡萄糖组对比均能明显降低小鼠的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P<0.05)。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绪论  9-18
  1.1 功能性低聚糖概述  9-11
  1.2 低聚糖合成现状  11-12
    1.2.1 寡糖的酶法合成  11
    1.2.2 寡糖的液相合成  11-12
    1.2.3 固相中进行的寡糖的合成  12
  1.3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羟醛缩合及羟基脱水缩合反应中的应用  12-16
    1.3.1 微波固相合成技术  13-16
  1.4 寡糖的合成策略  16-17
  1.5 立题的意义  17
  1.6 研究的内容  17-18
第二章 微波固相合成寡糖反应条件研究  18-28
  2.1 实验材料  18-19
    2.1.1 试剂  18
    2.1.2 仪器  18-19
  2.2 实验方法  19-20
    2.2.1 微波功率的测定  19
    2.2.2 主要合成路线  19
    2.2.3 寡糖得率测定  19-20
    2.2.4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20
    2.2.6 单因素实验  20
    2.2.7 正交实验  20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0-27
    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0-21
    2.3.2 缩合反应条件的影响  21-27
  2.4 本章小结  27-28
第三章 产物低聚糖的初步分离纯化与分析  28-36
  3.1 实验材料  28-29
    3.1.1 试剂  28-29
    3.1.2 仪器  29
  3.2 实验方法  29-30
    3.2.1 低聚糖的凝胶过滤层析法  29
    3.2.2 寡糖产物分析方法  29
    3.2.3 低聚糖的薄层层析(TLC)分析方法  29-30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0-35
    3.3.1 产物低聚糖的G-15 凝胶柱分离纯化  30
    3.3.2 分离各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30-32
    3.3.3 产物低聚糖的薄层层析(TLC)分析  32-33
    3.3.4 实验初产物分析  33-35
  3.4 本章小结  35-36
第四章 产物低聚糖的性质研究  36-44
  4.1 实验材料  36-37
    4.1.1 试剂  36
    4.1.2 菌种  36
    4.1.3 实验仪器  36-37
  4.2 实验方法  37-38
    4.2.1 产物低聚糖中盐含量的确定  37
    4.2.2 糖液和盐对照液的配置  37
    4.2.3 微生物抑菌实验  37
    4.2.4 合成产物低聚糖的吸湿保湿率的测定  37
    4.2.5 吸湿保湿性中样品增重率的测定  37
    4.2.6 α-淀粉酶水解实验  37
    4.2.7 寡糖产物分析  37-38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8-43
    4.3.1 产物低聚糖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38-40
    4.3.2 合成产物的吸湿保湿性  40-42
    4.3.3 产物低聚糖的耐α-淀粉酶解活性  42-43
  4.4 本章小结  43-44
第五章 产物低聚糖安全性及对小鼠血糖、总胆固醇的影响  44-49
  5.1 实验材料  44-45
    5.1.1 实验试剂  44
    5.1.2 实验仪器  44-45
  5.2 实验方法  45
    5.2.1 产物低聚糖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45
    5.2.2 产物低聚糖的蓄积毒性试验  45
    5.2.3 产物低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总胆固醇和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的影响  45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48
    5.3.1 产物低聚糖的安全性  45-46
    5.3.2 产物低聚糖对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46-47
    5.3.3 产物低聚糖对小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47-48
    5.3.4 产物低聚糖对小鼠糖化血清蛋白(GSP)的影响  48
  5.4 本章小结  48-49
总结与展望  49-51
  主要结论  49
  展望  49-51
参考文献  51-54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54-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2. (羟基)氧化铁的制备研究及在饮用水中除砷的应用,O614.811
  3. 联萘酚的合成与拆分,O625.3
  4. 微波加热焚烧法处理沥青烟气的研究,X701
  5. 原位合成莫来石晶须韧化微波冶金用刚玉—莫来石耐火材料的研究,TQ175.6
  6. 微波辐照活化云南未燃煤矸石混凝土试验研究,TU528
  7.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Pd/C的研究,O643.36
  8. 芴基环氧树脂的固化机制及性能研究,TQ323.5
  9. 菠菜联合干燥工艺及减菌作用研究,TS255.52
  10.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11. 金针菇水溶性物质与不溶性残渣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S646.15
  12. 山羊白细胞介素-1β与白细胞介素-6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S827
  13. 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GAP-43表达的影响,R651.3
  14. 微波对实验性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R651.3
  15. 醇提浓缩大豆蛋白的物理改性,TS201.21
  16. 响应面法优化天麻中天麻素提取工艺研究,R284.1
  17. 新型含吡唑环的氨基膦酸酯类及1,4-二氢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O626
  18. C~6-烷基及C~6-氮杂环嘌呤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TQ460.1
  19. 微波消融联合5-FU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治疗的实验研究,R735.35
  20. 人TLT-2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R392
  21. α-氨基烷基膦酸酯的绿色合成研究,O627.5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