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

作 者: 卓凤萍
导 师: 殷幼平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药物化学
关键词: 贡嘎蝠蛾 肠道菌群 葡萄球菌 16SrRNA DGGE
分类号: S567.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96次
引 用: 1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贡嘎蝠蛾(Hepialus gonggaensis)幼虫是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优势寄主之一。人工培植中幼虫抗逆力弱,易受微生物感染,是影响冬虫夏草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制约因子。研究贡嘎蝠蛾幼虫肠道菌群多样性,对于研究其营养生理,进而改善和研制人工饲料,提高幼虫抗逆力和成活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四川康定雅家埂山上采集的贡嘎蝠蛾为实验材料,按传统的培养分离方法对贡嘎蝠蛾幼虫的肠道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贡嘎蝠蛾肠道细菌都属低温菌,最适生长温度15℃,在15℃培养2d 后才长出典型菌落。从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2 个不同菌群,其中优势菌群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菌群数量为2.05×109mL-1,检出率100%,应为幼虫肠道中的常住菌群,其它菌群检出率均低于50%,可能为肠道中的过路菌群。生化鉴定大多数菌群的符合值都较低,这与蝠蛾生活于高海拔高寒地区,其肠道微生物与常见微生物菌群有较大差异一致。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贡嘎蝠蛾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研究用根据大肠杆菌16SrRNA 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对贡嘎蝠蛾幼虫肠道基因组DNA 进行PCR 扩增,再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对扩增得到的16SrDNA 序列进行直观分离。采用变性剂浓度范围为10%-60%时,分离得到12 条带,进一步缩小变性剂范围为25%-48%,最终分离得到76 条带。因为每个条带很可能就代表一个不同的微生物物种,所以DGGE 带谱中条带的数量和亮度,即可相应反映出该环境中微生物种类的数量及群落中的优势菌群。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贡嘎蝠蛾幼虫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细菌,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即贡嘎蝠蛾幼虫肠道中具有丰富的细菌多样性。多次重复地从健康贡嘎蝠蛾幼虫体内取得肠道富集后,应用DGGE 技术进行研究,都可以得出比较一致的结果。由此可见,以DGGE 技术分离16SrDNA条带研究昆虫肠道细菌多样性是可行的。把DGGE 分离得到的最亮的8 条带进行纯化,克隆和测序,并对所得序列以分子信息技术进行BLAST 比对,结果表明:除3 条带外,其他条带的顺序与已知菌株的顺序都有较大的差异,暗示这些条带所代表的菌株可能尚未被人们获得并研究过,因此采用此方法对贡嘎蝠蛾幼虫肠道微生物进行研究将是可行的。在DGGE 与纯培养的比较研究中,两种方法检测到的细菌多样性结果不完全一致,说明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局限性,得到纯培养的物种并不一定是肠道环境中的真正的优势类群,它们或许只占环境中细菌总数的一小部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10
1 绪论  10-13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立论依据  11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1
  1.4 技术路线  11-13
    1.4.1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研究  11
    1.4.2 贡嘎蝠蛾肠道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6SrRNA PCR-DGGE 法)  11-13
2 文献综述  13-25
  2.1 贡嘎蝠蛾研究进展  13
  2.2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生理功能的影响  13
  2.3 肠道微生物研究方法介绍  13-18
    2.3.1 传统的细菌系统分类鉴定方法  14-15
    2.3.2 肠道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5-18
  2.4 16SrDNA 分析的PCR-DGGE 介绍  18-23
    2.4.1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原理简介  18
    2.4.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应用  18-20
    2.4.3 PCR-DGGE 应用实例  20-22
    2.4.4 PCR-DGGE 方法的优缺点  22-23
  2.5 昆虫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23-25
3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可培养微生物与优势菌群分析  25-31
  3.1 材料与方法  25-27
    3.1.1 研究材料  25
    3.1.2 培养基  25
    3.1.3 幼虫的解剖与肠道微生物的获取  25
    3.1.4 接种和培养  25
    3.1.5 菌落的计数、分离与鉴定  25-26
    3.1.6 鉴定程序  26-27
  3.2 结果  27-30
    3.2.1 贡嘎蝠蛾肠道菌群培养特性  27
    3.2.2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优势菌群的分离鉴定  27-29
    3.2.3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的菌群分析  29-30
  3.3 小结  30-31
4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菌群多样性的16SrDNA 的 PCR-DGGE 法研究  31-50
  4.1 引言  31
  4.2 材料与仪器  31-32
    4.2.1 贡嘎蝠蛾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31
    4.2.2 实验试剂  31
    4.2.3 引物序列  31-32
    4.2.4 试验仪器  32
  4.3 实验方法  32-41
    4.3.1 实验步骤  32
    4.3.2 肠道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与纯化  32-33
    4.3.3 16SrDNA 片段的PCR 扩增  33-34
    4.3.4 扩增产物的DGGE 分离  34-36
    4.3.5 DGGE 胶上分离的16SrDNA 条带回收纯化  36-37
    4.3.6 16SrDNA 片段的PCR 再扩增和DGGE 再分离  37-39
    4.3.7 16SrDNA 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39-41
  4.4 实验结果  41-49
    4.4.1 DNA 提取结果  41-42
    4.4.2 16SrDNA 片段的第一次扩增与DGGE 分离  42-43
    4.4.3 16SrDNA 片段的再扩增与DGGE 分离  43-45
    4.4.4 优势条带的克隆  45
    4.4.5 优势16SrDNA 条带测序结果与分析  45-49
  4.5 小结  49-50
    4.5.1 DGGE 分离出丰富的16SrDNA 条带  49
    4.5.2 不同微生物在肠道中菌群数量差异大  49
    4.5.3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丰富  49
    4.5.4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常规生理生化鉴定的优势菌群的差异  49-50
5 讨论与总结  50-56
  5.1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  50-51
  5.2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各种微生物数量差异大  51
  5.3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微生物的种类特殊  51-53
    5.3.1 蝠蛾肠道细菌都属低温菌  51
    5.3.2 蝠蛾肠道细菌大多为非典型菌群  51-53
    5.3.3 纯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不一致  53
  5.4 研究方法的评价  53-55
  5.5 16SrDNA PCR-DGGE 分析方法的局限  55
  5.6 结论  55-56
致谢  56-57
参考文献  57-64
附录  64-67
独创性声明  67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67

相似论文

  1.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2. 植物精油对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免疫性能的影响,S828.5
  3.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4. 腐生葡萄球菌M36耐有机溶剂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Q78
  5. 冰鲜鸡肉腐败微生物分析及其减菌剂的研究,TS251.1
  6.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S154.3
  7.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8. 连作烟田烟草青枯病的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微生态机制,S435.72
  9. 猪后肠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及其与乙酸生成关系的研究,S828
  10. 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及运用Nisin进行治疗的研究,S858.23
  11. 5株斜带石斑鱼肠道原籍菌的益生作用研究,S917.4
  12. 抗生素干预小鼠及菌群相关疾病患者肠道菌群蛋白组分研究,R446.5
  13. 南方红黄壤地区土壤微生物碳素循环相关基因多样性研究,S154.3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因子的检测及同源性分析,R446.5
  15. 成都地区儿童脓疱疮皮损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分析,R440
  16.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发生关系的研究,R587.1
  17. 逍遥散干预慢性温和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盲肠菌群及组织研究,R285.5
  18. 苦荞醋、水杨酸铬(Ⅲ)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R587.1
  19. 防腐剂对粤式腊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研究,TS251.1
  20. 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的功能研究,R543.5
  21. 肠道菌群与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关联性研究,R72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菌类 > 冬虫夏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