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
作 者: 范春
导 师: 张宏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中药 敷脐 便秘 神阙穴
分类号: R24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1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便秘为中风病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或排便太困难、排便时间延长等情况。对于中风病人来说,由于大便秘结而过分用力排便,使腹腔压力增高,心脏收缩加强,血压升高,就更容易诱发再中或加重原有病情。因此,中风后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中风的恢复至关重要。但临床上中风后病人多因长期卧床、体位改变等原因导致胃肠蠕动减缓,大便排出不畅,反而又进一步影响原发病的治疗,成为恶性循环。临床上对于中风后便秘的治疗多采用灌肠或口服通便药物的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因为中风病人活动不便以及消化功能受限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而敷脐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的运用基础与一定的疗效,且简单易行,使用方便,具有很大的研发价值。 一、文献综述 1.祖国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内经》中已经认识到便秘与脾胃受寒、肠中有热等有关。张仲景对便秘又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发病机制,设立了承气汤的苦寒泻下、大黄附子汤的温里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厚朴三物汤的理气通下以及蜜煎导诸法,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确立了基本原则,有的方药至今仍为临床治便秘所常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便秘辩证分为两大类,即实秘和虚秘。实秘又分为三型,虚秘又分为四型。对于便秘的治疗应先辨明虚实,实证则以泻热行气或温里散寒为主,虚症则以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为主。中医的治疗方法除了内服中药,还有很多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 2.现代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便秘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在不用通便药时,完全排空粪便的次数显著减少等。便秘的分类按病程或起病方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便秘;按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或功能性便秘;按粪便块积留的部位可分为结肠和直肠便秘一结肠便秘是指食物残渣在结肠中动进过于迟缓,而直肠便秘是指粪便早已抵达直肠,但滞留过久而未被排出,故又称为排便困难。便秘包括排出困难和便次减少两类症状,前者为出口梗阻性便秘,后者为慢性输出性便秘。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如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良的排便习惯、环境和排便体位改变,以及妊娠、老年和营养不良等情况,均可导致便秘。 3.中风后便秘的治疗方法 中风后便秘的治疗方法大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外治法,一类是内治法。其
|
全文目录
引言 10-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3 第一节 中西医对便秘的认识 11-15 第二节 中风后便秘近十年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15-21 第三节 敷脐疗法概述 21-23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3-28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23-26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26-28 第三章 讨论 28-32 小结 32-33 参考文献 33-35 附录 35-36 致谢 36
|
相似论文
-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 中药干预与多发性硬化T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R277.7
-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高钾血症与口服中药汤剂的关联性分析,R692.5
-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 中药接骨散对犬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S858.292
- 黄芩苷液体栓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R283
- 抗痛风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R259
- 动物性中药材地龙DNA条形码的初步研究,R282.5
- 归芩合剂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实验研究,R285.5
- 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干预的临床研究,R259
- 三味药食同源中药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及抗氧化的影响,R285.5
- 黄芩有效活性成分与杯芳烃超分子体系包合作用的研究,R284
- 4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总结,R733.71
- 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40例临床观察,R714.22
- 李师教授应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经验撷要,R657.1
- 多切口浮线引流并术后中药冲洗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临床研究,R657.1
- 便秘病例结肠镜检查及追踪的回顾性分析,R574.62
- 杭州社区人群主观乳糖不耐受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功能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R574
- 功能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R574
- 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与中药干预的文献研究,R-33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中医治疗学 > 外治法(物理疗法) > 其他外治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