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兜铃酸所致肾损害中DNA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李振雪
导 师: 仲来福
学 校: 大连医科大学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马兜铃酸 关木通 肾毒性 DNA 损伤 8-OH-dG
分类号: R6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前言自1993 年比利时的Vanherweghen 等首次报道“中草药”可引起进行性间质性肾纤维化以来,由广防己和关木通等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 AA) 的马兜铃属植物引起的肾病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当时国外常将此病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 CHN) ”,国内学者建议将其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 AAN) ”。此外,中国、日本和英国也有相关的临床报道。20 世纪80 年代初,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AA 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根据人群资料与动物试验资料,2002 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含马兜铃属植物的草药列为对人的第一类致癌物。据报道,大鼠马兜铃酸肾病的病理改变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刷状缘脱落,小管上皮坏死、脱落、基底膜裸露。目前对AAN 机制研究表明,AA 可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凋亡,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AA-DNA 加合物形成等。但含AA 植物所致肾损害时肾脏是否产生了DNA 氧化损伤,迄今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采肾细胞系及大鼠整体动物试验系统,研究AA 或含AA关木通的DNA 氧化性损害,为进一步阐明AA 肾毒性及致癌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体外试验以猪肾小管上皮细胞系LLC-PK1 为研究系统,不同浓度的AA 与LLC-PK1 细胞于37℃、饱和湿度、空气中含5% CO2

全文目录


一、论文  4-30
  (一) 中文摘要  4-6
  (二) 英文摘要  6-9
  (三) 前言  9-10
  (四) 材料与方法  10-14
  (五) 结果  14-23
  (六) 讨论  23-27
  (七) 结论  27-28
  (八) 参考文献  28-30
二、文献综述  30-47
  (一) 正文  30-40
  (二) 参考文献  40-47
三、致谢  47

相似论文

  1. 两种新型避孕材料遗传毒性的研究,R114
  2. 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焦炉工DNA损伤的关联性研究,R131
  3. 邻苯基苯酚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及氧化应激、溶酶体膜完整性机制研究,R114
  4. 硒和VitC对高氟所致氧化应激、DNA损伤及Bcl-2蛋白表达影响研究,R599
  5. 镍作业工人MGMT、BRCA1基因甲基化与淋巴细胞DNA损伤关系的研究,R131
  6. 氯乙烯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及其损伤修复能力研究,R131
  7. 糕点中合成色素、苹果汁中有机酸和中成药中马兜铃酸A的HPLC(MS)检测方法研究,R155.5
  8. 醋酸铅致脑损伤及肾损伤的细胞机制探讨,R114
  9. γH2AX流式细胞法检测职业铅接触工人的DNA损伤,R131
  10. GMA致16HBE细胞遗传物质损伤及对修复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R114
  11. 海岛居民DNA损伤本底值调查,R195
  12. 环维黄杨星D肾脏毒性机制的研究,R285
  13. 不同方法评价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作用,R114
  14. 洛阳孟津县农民吸烟与DNA损伤相关性分析,R114
  15. 酿酒酵母ERG 6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在遗传毒性检测中的应用,R114
  16. 洛克沙胂对小鼠DNA损伤及VEGF和CD34表达的初步分析,R114
  17. 大鼠急性羰基镍中毒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R114
  18. 基于代谢组学的微囊藻毒素-LR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Q946
  19. 原花青素和褪黑素对镉致大鼠肝肾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20. 甲醛与苯对雌性小鼠造血系统的遗传毒性及肝脏毒性的研究,R114
  21. 全氟辛烷磺酸对大鼠的肝肾毒性及番茄红素的保护作用,R36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 肾疾病 > 其他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