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透过“公众理解科学”发展历程探讨发展特点

作 者: 刘湘竹
导 师: 胡光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文化 社会行为
分类号: G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6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进入19世纪以后,科学学科出现了高度分化,科学活动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科学与公众之间的社会性距离开始突显出来。公众一方面惊叹着科学的巨大力量,一方面对于科学的本质与社会影响等等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与误解。这样就出现了科学与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而科学与公众之间却越来越远离的现象。这样,无论对于科学本身,还是对于公众都是不利的。所以, “公众理解科学”开始得到关注。传统的研究基本上认为“公众理解科学”的作用主要在于使公众理解科学知识。其实,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精神对于人们的物质、制度、精神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它们都是“公众理解科学”的一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 “公众理解科学”不仅对于公众对于科学自身也有重要的作用。基本上可以说科学的发展由内因外因共同作用,而“公众理解科学”对于这两方面来说都很重要。为此,文章的一个重点就是深入的讨论“公众理解科学”对于科学的影响,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论述。因为只有在弄清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客观、全面的看待“公众理解科学”问题。关于“公众理解科学”对大众的影响则试着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做全面论述。在我国的目前阶段, “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鉴于“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意义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可以说这个问题有研究的必要性,而且存在研究空间。所以,本文在考察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试着从自己的角度总结了关于“公众理解科学”发展的一些特点,并试图进一步探讨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希望以此说明“公众理解科学”的发展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这样的研究发现对我国“公众理解科学”的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公众理解科学”概述  9-19
  1.1 “公众理解科学”从无到有  9-12
    1.1.1 “公众理解科学”的产生的时代背景  9-10
    1.1.2 “公众理解科学”的产生过程  10-11
    1.1.3 “公众理解科学”与传统科普的区别  11-12
  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定义、解释  12-13
    1.2.1 “公众”的含义  12
    1.2.2 “理解”的含义  12
    1.2.3 “科学”的含义  12-13
    1.2.4 “公众理解科学”含义  13
  1.3 “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意义  13-19
    1.3.1 “公众理解科学”对于科学的作用  13-17
    1.3.2 “公众理解科学”对于公众的作用  17-19
2 “公众理解科学”发展特点  19-31
  2.1 “公众理解科学”至今仍存在关于其能否成立的争论  19-21
    2.1.1 针对“公众理解科学”的质疑  19-20
    2.1.2 “公众理解科学”有存在的合理性  20-21
  2.2 “公众理解科学”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1-29
    2.2.1 单向传播阶段  22-25
    2.2.2 互动阶段  25-27
    2.2.3 信任危机阶段  27-29
  2.3 “公众理解科学”经历了从主体缺失到逐渐突显的过程  29-31
3 “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启示  31-38
  3.1 我国“公众理解科学”现状  31-32
  3.2 我国传统文化与“公众理解科学”的交互作用  32-38
    3.2.1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32-33
    3.2.2 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公众理解科学”的因素  33-34
    3.2.3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公众理解科学”的因素  34-36
    3.2.4 我国“公众理解科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6-38
结论  38-39
参考文献  39-4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1-42
致谢  42-43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3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4.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5.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6.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7.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8.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9.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10.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2.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3.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4.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5.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6.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7.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8.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9.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20.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21.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理论 > 科学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