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时期中国本土动画电影角色塑造探析

作 者: 姜万花
导 师: 王中云
学 校: 江西财经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新时期 本土动画 角色塑造 启示
分类号: J95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7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动画角色形象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同时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艺术趣味、科技发展情况等。动画角色塑造是动画电影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借助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动画角色诸多要素,包括角色的身份、职业、造型、性格、语言、动作等进行加工、处理,使之具有生命力和独特个性。此外,动画角色塑造也受到诸多外在要素的影响,如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受众的文化心态、技术进步等。中国动画电影从诞生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初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繁荣期和低迷期。每个时期的动画角色塑造都有不同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特色,因此,动画角色塑造的各种因素体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新时期中国本土动画电影角色塑造可以从两部分进行,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有角色的造型、性格、动作和服饰道具。首先,角色造型的体现更加依赖于形式要素,如线条、色彩、体积、面积、形状等的排列、组合,并不断挖掘形式要素的特性,使之服务于角色的造型表现。其次,动画角色的性格不再局限于表征性格和内在性格的完全吻合,而是从两者的差异化组合体现。差异化的性格组合,使得动画角色更加丰满、立体、真实,引起观众的共鸣。再次,性格化的动作,是角色内在性格的外化。性格化动作设计使得角色的个性更加突出,个性鲜明、突出的动画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感知、接受。最后,动画角色的服饰和道具受到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和民族民俗的影响,选择该时期具有典型性的服饰和道具,使得角色更有现代感。从外在因素而言,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受众的文化心态以及技术进步都对动画角色塑造产生不同影响。对于不同的故事题材,动画角色的塑造角度不同。新时期,动画电影创作题材继续从传统文化和各种文学作品中挖掘,同时,现实生活题材的动画电影不断增加,由此,塑造的动画角色不仅具有中国本土的特色,同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不同艺术风格和视觉风格呈现的角色的面貌和特性不同,新时期,动画电影的风格呈现多种艺术风格或视觉风格的融合趋势,由此塑造的角色更加层次分明、丰富多样。动画角色塑造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衍生出多肿新的风格,如仿真风格。“角色塑造出来是给观众看的”,创作者塑造角色伊始,需要考虑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态,确定角色的定位。动画角色塑造始终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数字技术、电脑与真人技术的结合,感应技术和捕捉技术的发展为角色塑造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动画电影虽然目前处于低迷阶段,但是仍可看到希望。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动画角色性格塑造始终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人的真实;坚持在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塑造动画角色,不断融入传统艺术元素和现代元素;不断提高技术,坚持动画角色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拒绝盲目的抄袭和一味的模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文化交流加强,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趋势,所以必须坚持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塑造动画角色。动画角色塑造是动画电影创作的关键,创作者还需要不断发现和创新,使得动画角色塑造的艺术和技术水准不断提高,并能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经典角色。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1. 绪论  9-14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意义  10-11
  1.3 研究内容  11-12
  1.4 研究方法  12-14
2. 动画角色塑造的理论综述  14-18
  2.1 动画角色的定义  14
  2.2 动画角色塑造的内涵  14-16
  2.3 动画角色塑造的理论概要  16-18
3. 新时期中国本土动画电影角色塑造总述  18-23
  3.1 中国动画电影角色塑造的发展历程  18-21
  3.2 中国动画电影角色塑造的形态特征  21-23
4. 新时期中国本土动画电影角色塑造的内在因素  23-33
  4.1 以形式元素的特性体现角色造型  23-25
  4.2 以性格差异化组合塑造角色性格  25-28
  4.3 以性格化动作设计凸显角色个性  28-30
  4.4 以服饰和道具的现代感体现角色的时代感  30-33
5. 新时期中国本土动画电影角色塑造的外在因素  33-42
  5.1 题材的不同影响动画角色的塑造  33-36
  5.2 艺术风格的选择制约动画角色塑造  36-38
  5.3 受众的文化心态影响角色塑造  38-40
  5.4 技术的进步提升角色塑造  40-42
6. 新时期中国本土动画电影角色塑造的启示  42-47
  6.1 角色的性格塑造始终坚持贴近现实  42-43
  6.2 在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结合中塑造角色  43-44
  6.3 坚持角色表现形式的创新  44-45
  6.4 坚持跨文化语境下的角色塑造  45-47
结论  47-48
参考文献  48-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3.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4.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5. 全闽师范学堂与清末福建师范教育,G659.29
  6.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及启示,X196
  7. 新时期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267
  8.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9.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G633.3
  10. 传统文明的转变,B03
  11. 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研究,D613
  12.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G641
  13.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1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F091.93
  15.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16. 新时期劳动关系中农民工不作为问题研究,D412.6
  17. 美国社区学院师生关系及其启示,G648.6
  18. 我国企业教育改革历程对学习型企业建设的启示,F279.2
  19. 法国成人学习权利保障策略研究,G720
  20. 韩国终身教育法制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G729.1
  21. 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研究,G222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 > 美术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