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七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作 者: 江波
导 师: 陈建国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药理学
关键词: 抑郁 三七皂苷Rg1 丙米嗪 海马 慢性温和应激 脑源性营养因子 皮质醇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抑郁症是一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已影响到全球17%的人口,在世界致残性疾病中排行第四,对社会危害极大[1]。研究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和开发有效抗抑郁药物十分必要,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抑郁药多为化学合成类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使用周期长,毒副作用较多[2]。因此,以传统中药为基础开发药效显著且无副反应的新型抗抑郁药,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强烈关注。三七皂苷Rg1是中国传统中药三七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单体可以增加动物海马中的脑源性营养因子含量,对抗脑缺血再灌注;具有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能够增强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故推测三七皂苷Rg1可能具有抗抑郁作用。本课题选用慢性温和不可预测刺激动物模型,研究三七皂苷Rg1是否可以对抗抑郁,并通过放射性免疫测定、RT-PCR、HE染色及WESTERN-BLOT技术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第一部分三七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目的:评价三七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3周大小,15 g左右)制作模型,共设七个组别。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丙米嗪(15 mg/kg),三七皂苷Rg1(用生理盐水溶解)所用剂量分别为2.5 mg/kg、5 mg/kg、10 mg/kg和20 mg/kg,以腹腔注射途径给药,每组20只。构建为期8周的慢性中度应激模型,于最后2周开始每天分别按组别和体重给药(10 ml/kg),给药同时应激照样进行。8周结束之后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悬尾测试(TST)、强迫游泳测试(FST)和敞箱测试,采用盲法,各组平行进行,测试均在上午进行。结果:FST结果显示,游泳绝望状态下模型组小鼠的不动时间明显高出正常组小鼠三倍以上,证明模型制造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丙米嗪组小鼠的不动时间明显降低,与正常组差不多;三七皂苷Rg1四个剂量组可以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小鼠的不动时间,其中20 mg/Kg剂量组的效应与阳性组等同,具有统计学意义。TST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在悬尾状态下的不动时间数值为正常组小鼠的两倍以上,表明模型制造成功;阳性丙米嗪能有效的将不动时间降至正常组水平;三七皂苷Rg1四个剂量组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敞箱测试结果显示,CMS部分降低了昆明小鼠的自主活动性,15 mg/Kg盐酸丙米嗪,10 mg/Kg和20 mg/Kg剂量的三七皂苷Rg1有轻微的改善作用,2.5 mg/Kg和5 mg/Kg剂量的三七皂苷Rg1作用不明显。结论:在2.5~20 mg/Kg剂量范围内,三七皂苷Rg1具有抗抑郁作用。第二部分三七皂苷Rg1抗抑郁作用的机制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8周的CMS造模给药结束后,每组随机取10只小鼠处死,分离海马组织并储存于-80℃备用;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处死后取出全脑储存于-80℃备用,并断头取躯干血液,取上层血清,储存于-20℃备用;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麻醉,用4%多聚甲醛溶液(4℃)进行心脏灌注、固定,分离海马制作石蜡切片。使用DFM96型免疫γ计数器对CMS实验中各组小鼠的血清皮质酮含量进行测定;使用RT-PCR技术手段检测CMS实验中各组小鼠的海马组织中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通过HE染色观察CMS和药物对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技术检测CMS实验中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内一系列与抑郁相关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三七皂苷Rg1和丙米嗪能显著逆转由CMS引起的动物海马神经元内BDNF mRNA水平的降低,20 mg/kg和10 mg/kg剂量尤为明显;在CMS作用下,模型组小鼠血清皮质酮浓度远高于正常组,三七皂苷Rg1和丙米嗪均能逆转它;HE染色结果表明海马确为三七皂苷Rg1的作用靶点,恢复CMS引起神经元形态改变;WESTERN-BLOT方法证实三七皂苷Rg1确实能够上调与抑郁症相关的一系列蛋白,如p-ERK激酶。结论:三七皂苷Rg1可减少血清中的皮质酮浓度,通过促进BDNF、p-ERK、等一系列促存活蛋白,增加海马神经元生成来产生抗抑郁作用。

全文目录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5-6
中文摘要  6-9
Abstract  9-12
前言  12-15
第一部分 三七皂苷Rg1 的抗抑郁作用  15-24
  1 材料与方法  15-17
  2 结果  17-20
  3 讨论  20-21
  参考文献  21-23
  小结  23-24
第二部分 三七皂苷Rg1 抗抑郁作用的机制  24-39
  1 材料与方法  24-31
  2 结果  31-35
  3 讨论  35-36
  参考文献  36-38
  小结  38-39
全文总结  39-41
综述  41-62
  参考文献  55-62
硕士研究生期间工作小结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2.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3. 基于统计方法的核磁共振人脑图像的分割及三维数据的分析,R445.2
  4. 大叶蒟抗抑郁物质基础及分析方法研究,R284.1
  5.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及高脂饮食小鼠海马神经元内IP3、IP3R-1和Aβ表达变化的研究,R329
  6. 硒对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及PSD-93的影响,R599
  7. 硒对饮水型氟中毒致脑损伤的干预分子机理研究,R599
  8.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9. 经鼻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R742.1
  10. 新型抗抑郁药物DPI-289以及API-121的合成研究,R914
  11. 猪FTO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其调控,S828
  12.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伴发轻、中度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R473.73
  13. 2型糖尿病伴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R587.1
  14. 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的研究,R749.4
  15.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B842.6
  16. 姜黄素对运输应激状态下生长猪海马NO-NOS系统的影响,S858.28
  17. 涤痰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R277.7
  18. 氯通道阻断剂对一氧化氮诱导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R363
  19. 血清C肽、皮质醇、胰岛素与早产儿低血糖的研究,R722.6
  20. 电压门控钾通道Kv1.4、Kv4.1在戊四唑致病大鼠海马区表达的研究,R742.1
  21. 癫痫大鼠脑中H2S/CBS体系的变化及作用,R742.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