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ROP透皮贴片的研制及体内外评价

作 者: 文慧英
导 师: 余瑜
学 校: 重庆医科大学
专 业: 生物制药与生物医用材料
关键词: ROP 透皮 贴片 经皮给药系统 体内外评价
分类号: R9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罗匹尼罗(Ropinirole,ROP)为非麦角碱类药物,是第二代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能有效而选择性激动脑内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1],单独使用能明显减轻早期震颤麻痹症状,显著降低运动障碍的发生,能较好控制帕金森病(PD)各种阶段的症状。主要适应症为治疗PD综合症和多动腿症[2][3]。其作用机制与罗替戈汀(Rotigoetine)、培高利特(Pergolide)相似[4]。在《新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中已将ROP作为代替左旋多巴治疗早期疾病的一线药物[5]。ROP以口服制剂,于1996年在英国首次上市,商品名为Requip;于1997年9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根据国外临床应用ROP口服制剂出现的生物利用度不高、胃肠副反应明显等问题,为此,就ROP药物的其它剂型也在不断开发,目前,ROP缓释片剂在美国FDA刚获批准[3],ROP口腔喷雾剂拟将于2011年进入临床研究,ROP渗透泵型控释制剂在中国正进行临床前研究[6]。目的本文针对ROP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和胃肠副反应明显等主要问题,望通过ROP的新型透皮贴片研制,以期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革除胃肠副反应的目的。为开发ROP透皮给药系统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两室水平扩散池,建立了水平扩散池大鼠皮透皮实验方法,考察原料药的经皮渗透性。2.采用Franz扩散池,建立了Franz扩散透皮(SD大鼠皮)释药模型方法,考察ROP透皮贴片的累积透皮量、透皮速率和稳态经皮渗透速率等。3.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ROP透皮贴片中主药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4.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法,考察ROP在透皮贴片中的存在状态。5.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混合胶DT4098/BP4202的配比、促渗剂用量、载药量等因素,探讨其制剂对透皮的影响,对透皮贴片制剂进行处方单因素考察和处方筛选优化。6.采用HPLC-MS/MS方法,建立了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ROP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1. ROP用药形式的确定:经对ROP游离碱(ROP.base)及其盐酸盐(ROP.HCl)的理化性质及渗透性能对比研究,确定以ROP.base作为透皮贴片的主药。2. ROP存在形式的研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显示,ROP在透皮贴片中以分子或无定形形式存在。3. ROP透皮贴片中主药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显示,ROP.base在0.71~70.66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RSD小于0.5%,该方法快速、准确且重现性好。4.血浆中ROP含量测定的HPLC-MS/MS方法研究:经试验显示, ROP浓度在0.02~416.72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RSD小于6.0%,该方法能够达到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的要求。5.处方考察及其优化研究:采用累积透皮量、透皮速率和稳态经皮渗透速率等作为作为贴片经皮(SD大鼠)渗透指标,考察以混合胶DT4098 /BP4202的配比、促渗剂量和载药量等因素对制剂透皮的影响,经试验确定了ROP透皮贴片的最佳处方,即混合胶DT4098/BP4202的配比为1/4,促渗剂氮酮量为1%,载药量为4%。6.制备工艺研究:经试验显示,ROP透皮贴片的涂布厚度为0.2 mm,烘干温度为60℃时,含药胶层的皮肤粘附性、胶层的完整性、均匀性和贴片的外观均良好。7.稳定性研究:经加速3个月研究结果表明,ROP透皮贴片稳定性良好,其含量和有关物质均符合透皮贴片要求。8.局部刺激性研究:经兔腹部和背部皮肤的刺激性考察显示,ROP透皮贴片贴于兔背部3天内,对皮肤无刺激性。9.药动学研究:经兔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显示,兔体内3天能达到稳定的透皮速率和稳定的血药浓度,其体内稳态血药浓度为25.0 ng/mL,这表明该ROP透皮贴片具有一定的缓释特征。结论本文通过对ROP理化性质研究,选择ROP.base为模型药物,研制出了ROP透皮贴片。经体内试验研究表明,该透皮贴片无刺激,生物相容良好;在兔体内稳态的血药浓度为25.0 ng/mL,其体内稳态透皮速率和稳定的血药浓度能维持3天,这表明该ROP透皮贴片具有一定缓释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对ROP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及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全文目录


符号说明  5-7
中文摘要  7-11
英文摘要  11-16
前言  16-19
第一部分 ROP 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  19-25
  1 材料与仪器  19-20
  2 方法和结果  20-24
  3 讨论  24
  4 小结  24-25
第二部分 ROP 透皮贴片的研究  25-44
  1 材料与仪器  25-26
  2 方法和结果  26-42
  3 讨论  42-43
  4 小结  43-44
第三部分 ROP 透皮贴片的体外质量研究  44-51
  1 材料与仪器  44-45
  2 方法和结果  45-50
  3 讨论  50
  4 小结  50-51
第四部分 ROP 透皮贴片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  51-60
  1 材料与仪器  51-52
  2 方法和结果  52-58
  3 讨论  58
  4 小结  58-60
全文总结  60-62
参考文献  62-64
文献综述  64-71
  参考文献  70-71
致谢  71-7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2

相似论文

  1. 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M4018中rex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物功能初步研究,Q78
  2.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基站扇区天线的研究,TN828.6
  3. 酪氨酸酶七肽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柔性脂质体的制备,TQ464.8
  4. 皂角刺提取物水凝胶制剂的研究,R284
  5. 异向介质基本结构分析,O441.4
  6. 丁香叶提取物贴片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TQ461
  7. 盐酸罂粟碱—卵磷脂微乳的制备及透皮吸收的初步研究,R622
  8. 妇癌灵经皮给药贴剂的制备和药物动力学研究,R285
  9. 蝙蝠葛酚性碱经皮给药体外研究,R285
  10. 蟾酥透皮贴剂的研究,R283
  11. 蟾酥巴布膏的研究,R283
  12. 以可可脂为基质的给药系统在脐中穴经皮给药的适宜性研究,R246
  13. 复方青黛贴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效研究,R276.8
  14. 水平旋转式贴片机贴装过程优化研究,TN405
  15. 多头垂直旋转式贴片机贴装工艺优化研究,TN405
  16. 马油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TS225.2
  17.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研究,S858.23
  18. 中药杀螨透皮制剂的制备及药效学试验,S853.7
  19. 吲哚美辛贴片的质量研究,R927
  20.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药物透皮动物实验及其生物安全性研究,R9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剂学 > 制剂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