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AT_(1a)mRNA在大鼠肝脏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肝脏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 者: 张艺军
导 师: 杨希山;吴平生
学 校: 第一军医大学
专 业: 消化内科学
关键词: 肝脏星状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Losartan ATl2mRNA 免疫细胞化学 MTT方法 ~3H-脯氨酸 ~3H-TDR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肝脏纤维化
分类号: R57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背景与目的 肝脏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均可导致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及其过多沉积在肝内而引起纤维化。肝脏合成细胞外基质的细胞,主要是被激活的肝脏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在正常肝组织中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维生素A的储存和代谢。但在肝组织发生炎症或坏死时,则被激活转化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并迅速增殖,合成大量的Ⅰ、Ⅲ型胶原和其它细胞外基质,形成结缔组织间隔,导致肝脏纤维化。 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细胞因子参与其调节作用。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烈的有丝分裂原,体内有两种受体:AT1和AT2;AT1又可以分为AT1a和AT1b两种亚型。大量研究资料表明AT1a在心肌、肾脏及肺组织等组织器官的纤维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血管紧张素Ⅱ及其AT1a受体在肝脏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从大鼠肝脏星状细胞入手,率先检测AT1amRNA在肝脏星状细胞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AT1a拮抗剂对肝脏星状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功能的影响,旨在阐明血管紧张素Ⅱ及其AT1a受体在肝脏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材料与方法 1.大鼠肝脏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采用胶原酶和链霉蛋白 酶消化及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肝脏中分离提取肝脏星状细胞,将 细胞悬浮于含 10%小牛血清的 DMEM培养液中培养。应用常规苔 盼蓝染色、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分别进行肝脏星状细 胞活力及性质鉴定。 2.ATI。工RNA在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应用异硫氰酸腑法提 取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总RNA,设计AT;。特异引物,利用RT-PCR 技术进行PCR扩增;采用冻溶法从凝胶中回收和纯化目的DNA 条带,用 ABI PRISM’”310测序仪进行狈序鉴定;然后将测出的 序列与 Gene Bank数据库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3.Allgl!及ATI:受体抬抗剂对肝脏星状细胞细胞生长、增殖及生成 胶原的影响研究 在不同浓度的Aflgll及ATI。特异的桔抗剂 一!。sartan作用下绘制肝星状细胞的生长曲线;同时,采用MTT 法和’H1DR掺入法检测细胞的主长、增殖情况;h-脯氨酸掺入 法检测肝星状细胞的胶原生成量。 三、结果 大鼠肝星状细胞得率为门-3)X 10\大鼠,活力 95%以上,并经 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和小鼠抗大鼠desmin抗体鉴定,纯度超过 90%。RT-PCR检测发现大鼠肝星状细胞有ATlainRNA表达,其PCR 产物经测序后与GCfl6B8nk数掘库中ATI。。DNA序列相比较,其同源 性达98石%。通过绘制肝星状细胞生长曲线、MTT法和’H丁DR 掺入法检测到,Angll浓度高于 10刁 mow时,促使细胞生长增殖。 ,·其 AT;/抗剂 Losartan浓度高于 10寸 mol/L时,抑制细胞的生长 和增殖;高于 105 mol/L时,则可以阻断 Angll的作用。通过 3H- .3-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到,Angll的浓度在10亿mol/L~10“mol/L时, 肝星状细胞生成胶原增多(P<0刀5),且与浓度呈正相关;而 Losartan·的浓度在 10J moyL~10一 mol几时,胶原生成量减少(P<0.05L 且与浓度呈负相关。四、结论 大鼠肝星状细胞中有 ATI。IRNA表达;血管紧张素*通过与ATI。结合促使肝星状细胞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的胶原;阻断AT;。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胶原合成明显减少。本研究提示,血管紧张素*在促使肝脏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TI.的桔抗剂有望为阻止肝脏纤维化的发展提供新的策略。

全文目录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3-4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0
引言  10-13
第一部分 肝脏星状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13-23
第二部分 AT_(1a)mRNA在肝脏星状细胞中的表达  23-34
第三部分 AngII及AT_(1a)受体拮抗剂对肝脏星状细胞生长、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  34-48
参考文献  48-55
综 述  55-63
发表论文情况  63-64
致 谢  64

相似论文

  1. 脂肪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R78
  2. RRM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R737.31
  3. EGFR及下游信号分子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31
  4. 海藻糖对胸骨低温保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R318.52
  5. RT一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及其临床意义,R734.2
  6. 脉冲电场介导AT2R基因在血管局部表达及其对血管新生内膜影响,R541.4
  7. 盐酸法舒地尔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骨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R96
  8. 上海地区腹泻儿童星状病毒携带情况调查,R725.1
  9. rhBMP-2用于兔腰椎融合过程中相关因子的表达,R687.3
  10. 缬沙坦与缬沙坦乙酯降血压和抑制心血管重构及机制研究,R544.1
  11. 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探,R285
  12. 肾炎止血丸对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
  13. 1型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合成酶抑制PI3K/Akt途径调节热休克蛋白70的机制研究,R96
  14. CD133作为肝细胞性肝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的初步研究,R735.7
  15. ABCG2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和细胞株中表达的意义,R735.7
  16. 健脾疏肝活血方对H_(22)肝癌小鼠PTEN基因表达的影响,R735.7
  17. 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在人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8.1
  18.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初步研究,R735.7
  19. MIC-1及uP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735.1
  20. RUNX3、DNMT1 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735.7
  21. VEGF、telomerase与恶性腹水的相关性研究,R730.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 肝及胆疾病 > 肝硬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