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易类书目研究

作 者: 戴和冰
导 师: 罗琳
学 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专 业: 图书馆学
关键词: 古籍 易类书目 艺文志 经籍志 书目分类 计量 考证。
分类号: G2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2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书目的角度,利用考证、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正史目录和后人的补志目录两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从《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的“易”类书目存亡残缺的变化和学术流派的发展情况,使得学术发展的脉胳更为清晰、各流派的书目区别和消长更为明细,起到了使更多的读者有效地利用易学书目的作用。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汉书·艺文志》“易”类典籍及其门派。西汉是象数古易时期,易分施、孟、梁丘三家,今文经学立于官府,古文经学盛行民间。筮占之易由此而走上了象数轨道。 第二章:《隋书·经籍志》“易”类典籍的著录特征及解经。“注系辞”、“音义”、“论难”、“杂义”4种解经新形式的出现,使得易类书目数量大增。 第三章:《宋史·艺文志》中“易”类典籍的特征。宋代图书之学盛行,出现了“河图”、“卦图”、“易纬图”三类新内容;义理的四大学术派别并存,数学派从象数易学中独立出来分门别立。从书目卷数比较,《宋史·艺文志》比《新唐书·艺文志》明显地增长了一倍半。 第四章:清代学者对汉代至宋代“艺文志”(“经籍志”)“易”类书目的增补。自《汉书·艺文志》以后,《晋书》、《宋书》、《陈书》、《南齐书》、《梁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都无记载学术发展和图书存亡情况的“艺文志”(“经籍志)”。《隋书·经籍志》以后,各代虽有专志记载典籍留存情况,但《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金史》、《元史》中仍无“艺文志”(“经籍志”)。二十五史中只7史有“艺文志”(“经籍志”),不足总数的1/4。清代学者陆续对缺志的所有正史进行了增补,补志多达30种以上,超过87卷。这样一来,二十五史的“艺文志”(“经籍志”)连贯成集,基本上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学术的完整的综合性目录。

全文目录


前言  2-3
中文摘要  3-5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易”类典籍及门派  5-9
  1.1 《汉书·艺文志》中的“易”类典籍  5-6
  1.2 易的传授及门派  6-7
  1.3 孟京易学及其影响  7-9
第二章 《隋书·经籍志》“易”类典籍的著录特征及解经  9-15
  2.1 新的著录特征  9-13
  2.2 解经形式的产生  13-15
第三章 《宋史·艺文志》中“易”类典籍的特征  15-20
  3.1 《宋史·艺文志》易学书目分类简述  15-16
  3.2 宋易的特征  16-17
  3.3 图书之学的流派及数学派的分立  17-18
  3.4 朱熹的《周易本义》与易学派别共存的局面  18-20
第四章 清代学者对汉代至宋代“艺文志”(“经籍志”)“易”类书目的增补  20-41
  4.1 二十五史“艺文志”(“经籍志”)之现状  20
  4.2 清代学者对二十五史“艺文志”(“经籍志”)的增补情况  20-39
    4.2.1 补志之原委  20-21
    4.2.2 对《汉书·艺文志》和《后汉书·艺文志》的增补  21-25
    4.2.3 对“三国艺文志”的增补  25-27
    4.2.4 对“晋书·艺文志”的增补  27-34
    4.2.5 对“南北朝·艺文志”的增补  34-38
    4.2.6 对《隋书》、《五代史》、《西夏史》、《宋史》的补志  38-39
  4.3 清人补志的特点  39-41
结论  41-42
参考文献  42-45
附录  45-46
致谢  46

相似论文

  1. BaxCe0.8Y0.2O3-α+yZnO的合成、导电性及应用,TQ174.1
  2. 直流大电流计量标准装置,TM835.2
  3. 原生动物,细菌和有机质系统的动力学行为,Q14
  4. 基于PLC的电能计费系统,TP311.52
  5. 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6. 基于GC-MS的术后认知障碍老龄大鼠代谢组学研究,R749.2
  7.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的研究,G647.38
  8.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研究,F249.27;F224
  9.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数据无线远程监控及节能管理系统研究,TP277
  10.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识别及其治理机制研究,F224
  11. 企业财务外包风险管理研究,F275.5
  12. 基于VaR模型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F224
  13. 基于情景分析的发电侧碳排放生命周期计量研究,F407.61
  14. 热电偶不均匀性分析及实验测试方法研究,TH811
  15. 妊娠期牦牛胎盘的形态学研究,S823.85
  16.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R965
  17. 降钙素对OA大鼠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保护作用,R684.3
  18. 基于风险管理的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会计研究,F810.6
  19.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统计分析,F832
  20. 新时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评析,C964.2
  21. 黄永年文献学思想研究,G25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 目录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