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文体特征比较研究

作 者: 陈幸子
导 师: 刘世生;从菜庭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镜花缘》 文体特征 李汝珍 表达自己的思想 斯威夫特 不同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 讽刺作家 深层根源
分类号: I10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120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名作,《镜花缘》是中国晚清时代讽刺作家李汝珍的代表作。两部小说分别由两位作家依照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写成,写作年代也相隔久远,然而,两位作家在这两部作品中却表达了极为相似的思想观点。小说的主题、文体、结构以及作者所采取的艺术手法都惊人地相似。 斯威夫特和李汝珍所生活的时代都没有什么言论自由可言他们都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不满,主张进行变革,可在当时的条件下又不能公开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不约而同地,他们都采取了一些策略:采取游记的形式,通过想象和夸张,讲述主人公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当然,千奇百怪的海外国度里发生的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无一不是现实世界中某个侧面的反映。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劣根性,经过作者生花妙笔的描写,就变成读者眼中离奇可笑的故事。 《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两部小说都涉及了政治、文化、教育、道德、伦理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斯威夫特和李汝珍都在自己的小说中批判了社会的阴暗面,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当然,这两部小说在具体细节的安排上也不尽相同。例如,两位作家对想象中海外国家的社会问题所持的态度不同,两位主人公的职业以及他们出海旅行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两部小说的相似之处不仅体现在内容和主题上,它们的形式也是十分相似的。两者都采用讽刺与幽默的手涪来表达严肃的主题。两位作者在创作他们的作品时,都遵循“真实是讽刺的生命”的原则,将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对人类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进行夸张,促使读者进行反思。此外,两位作者都创造出与现实相反的想象世界并将其与现实相对照,以此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 《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这两部小说之间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必然是很有意义的。然而,在阅读了前人的大量文献之后,不难发现,此前对这两部小说的对比研究集中探讨的往往是它们的内容和主题方面的问题,几乎没人研究过它们在语言和文体方面的异同。笔者认为,一部小说的文体特点最能反映作者的思想。它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作者所继承的文化传统、他对自己作品的态度以及他希望读者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反应。因此,本文试图采用一些文体学和文学的基础理论,集中分析《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的文体特点,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从中西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出发,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的深层根源,看看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作家怎样采取不同的语言文学手段来达到各自的目的。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主要介绍对《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二者进行比 9较研究的评论文章,指出此前对《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的评论多集中于对作品主题和内容的研究上,对作品语言文体特点的研究不足;在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的研究中,缺乏对产生其异同之处的深层根源的探究,也就是缺乏对两位作家所继承的不同文化传统的研究。这正是本文所要着重讨论的内容。 第一章介绍有关背景材料,包括斯威夭特和李汝珍的身世,两部小说的创作背景、中心内容和主要特点。同时也介绍有关的文学批评材料,特别是近期的评论文章。 第二章是对两部小说文体特点的分析,主要讨论两位作家在两部小说中所采用的讽刺手涪,分析两位作家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们的社会理想,探讨那些离奇的海外国度究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两位作家又是怎样进行夸张和讽刺的。 第三章对斯威夫特和李汝珍所处的时代、当时的社会现实、二者的处境、以及他们的文化传统进行分析,指出在《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两部小说中所存在的异同之处产生的根源。最后得到结论;不同文化传统中不同的作家必然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无论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涪,只要它能够清楚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并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这就是一种好方法,这个作品就是一个好的作品,这种文体就是一种好的文体。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明代洪武年间奏议研究,I206.2
  2. 《镜花缘》女性观及其文化学分析,I207.42
  3.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英文报道的文体分析,H315
  4. 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书写,H315.9
  5. 《格列佛游记》的女性主义解读,I561
  6. 从评价理论透析小说《白噪音》文体风格,I712.074
  7. 在新闻与广告之上舞蹈,H152
  8. 新时期林斤澜小说创作透析,I207.42
  9. 商务英语文本的文体特点及翻译研究,H315.9
  10. 科技汉语的文体研究及其在科技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H195
  11. 林太乙英译《镜花缘》研究,I046
  12. 改写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I046
  13. 中英灾难新闻报道文体特征对比分析,G212
  14. 译者主体性的阐释学研究,H059
  15. 《无名书》文体特征简论,I207.42
  16. 折翼之鸽,I712
  17. 被动语态在美国联邦宪法(1787)中的语篇功能探析,DD911
  18. 论中国春节的美学内涵,K892.2
  19. 论语篇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H315
  20. 《镜花缘》女性观研究,I207.419
  21. 帛书《春秋事语》研究,I206.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世界文学 > 作品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