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有机/无机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作 者: 任丽
导 师: 王立新
学 校: 河北工业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聚吡咯 二氧化硅 粘土 纳米复合材料 导电机理
分类号: TB3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391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聚吡咯、聚苯胺等一系列具有共轭结构的新型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电荷传输性能,经适当掺杂后可获得卓越的导电性。但由于其链结构的特殊性,空气稳定性和加工性差,难于实用化。 本文是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聚吡咯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现状,采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体系,在本征导电的聚吡咯中引入纳米无机粒子二氧化硅(SiO2)和层状粘土(clay),以化学聚合方法为基础制备聚吡咯/二氧化硅(PPy/SiO2)和聚吡咯/粘土(PPy/clay)纳米复合材料。期望通过纳米效应既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又克服一般方法因力学性能改善而使电性能下降的弊端。具体分述如下: (1)对PPy/SiO2纳米复合材料而言,从简化吡咯聚合的工艺,提高聚吡咯的电导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探讨了以水和以乙醚为介质的反应体系,以期探索反应介质对材料形态结构的影响和程度。 (2)用偶联剂处理SiO2,考察了处理前后及偶联剂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及稳定性的影响。其中用1%APS处理的SiO2制备的复合材料电导率为38.46S/cm,达到公开报导的最高值。 (3)从合成条件和加工条件来优化PPy/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主要优化因素有:氧化剂种类及用量、SiO2的用量、掺杂剂的种类及用量、成型压力等。 (4)对PPy/clay纳米复合材料而言,初步探索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单体插入层状粘土,在外加驱动力下聚合。 (5)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透射电镜、热失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四探针等手段,从材料的化学组成、掺杂成分、掺杂程度和形态结构等多结构层次去探索材料的主要宏观性能—电导率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材料的导电机理

全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20
  1.1 引言  9-10
  1.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0-13
    1.2.1 溶胶—凝胶法  10
    1.2.2 插层法  10-11
    1.2.3 共混法  11-12
    1.2.4 LB膜技术  12-13
  1.3 导电聚合物  13-16
    1.3.1 简介  13-14
    1.3.2 导电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基本性能  14-15
    1.3.3 导电聚合物的分类  15
    1.3.4 导电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5-16
  1.4 导电聚吡咯  16-18
  1.5 本研究的任务和目的  18-20
第二章 以水为介质制备聚吡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  20-52
  2.1 引言  20-21
  2.2 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  21-23
    2.2.1 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的类型  21-22
    2.2.2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征  22
    2.2.3 硅烷偶联剂对无机材料表面的作用机理  22-23
    2.2.4 硅烷偶联剂对有机聚合物的作用机理  23
  2.3 实验  23-27
    2.3.1 合成原理  23-24
    2.3.2 原料及处理  24-25
    2.3.3 实验仪器  25
    2.3.4 材料的合成  25-26
      2.3.4.1 聚吡咯(PPy)的合成  25
      2.3.4.2 聚吡咯/二氧化硅(PPy/SiO_2)的合成  25
      2.3.4.3 用硅烷偶联剂处理SiO_2粒子(x%APS—SiO_2)  25
      2.3.4.4 聚吡咯/硅烷处理过的二氧化硅(PPy/x%APS—SiO_2)的合成  25-26
    2.3.5 表征与测试  26-27
      2.3.5.1 红外光谱分析  26
      2.3.5.2 元素分析  26
      2.3.5.3 电导率的测定  26
      2.3.5.4 透射电镜(TEM)  26
      2.3.5.5 热失重分析(TGA)  26
      2.3.5.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6-27
  2.4 结果与讨论  27-51
    2.4.1 材料的化学组成  27-31
      2.4.1.1 元素分析  27
      2.4.1.2 热失重分析  27-29
      2.4.1.3 红外光谱分析  29-31
    2.4.2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31-42
      2.4.2.1 氧化剂对电导率的影响  31-33
      2.4.2.2 反应时间对电导率的影响  33
      2.4.2.3 加料顺序对电导率的影响  33-34
      2.4.2.4 FeCl_3/Py摩尔比对电导率的影响  34-35
      2.4.2.5 掺杂剂种类及用量对电导率的影响  35-36
      2.4.2.6 SiO_2用量对电导率的影响  36-38
      2.4.2.7 表面改性剂对电导率的影响  38
      2.4.2.8 成型压力对电导率的影响  38-39
      2.4.2.9 复合材料的稳定性  39-42
    2.4.3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42-44
    2.4.4 XPS对PPy/SiO_2复合材料表面的分析  44-51
      2.4.4.1 XPS分析的检测原理及分析方法  44-45
      2.4.4.2 XPS谱图分析  45-50
      2.4.4.3 表面组成分析  50-51
  2.5 本章小结  51-52
第三章 以乙醚为介质制备聚吡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  52-59
  3.1 引言  52
  3.2 实验  52-54
    3.2.1 原料及处理  52
    3.2.2 实验仪器  52-53
    3.2.3 材料的合成  53
    3.2.4 表征与测试  53-54
      3.2.4.1 红外光谱分析  53
      3.2.4.2 电导率的测定  53
      3.2.4.3 透射电镜(TEM)  53
      3.2.4.4 热失重分析(TGA)  53-54
  3.3 结果与讨论  54-58
    3.3.1 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54
    3.3.2 FeCl_3用量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54-55
    3.3.3 苯磺酸钠用量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55-56
    3.3.4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56-58
  3.4 本章小结  58-59
第四章 聚吡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9-65
  4.1 引言  59-62
    4.1.1 粘土的结构特征  60
    4.1.2 影响有机单体或聚合物嵌入到层状无机物夹层中的因素  60-62
  4.2 实验部分  62
    4.2.1 原料  62
    4.2.2 材料的合成  62
  4.3 结果与讨论  62-65
    4.3.1 粘土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62-63
    4.3.2 红外光谱分析  63
    4.3.3 导电机理的研究  63-65
结论  65-67
参考文献  67-72
致谢  72

相似论文

  1. 聚吡咯—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H2O2电还原性能研究,O643.32
  2. 昆山绰墩农业遗址中存在古水稻土层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S-09
  3. PLLA/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性能的研究,R318.08
  4. 多功能Fe3O4/ZnO/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1
  5. 凹凸棒粘土的改性及其在印染废水脱色方面的应用,X791
  6. 氯化镁/蒙脱土复合载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烯聚合的研究,TB383.1
  7. 乙二胺协助的磁性Pd/Fe3O4球的控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8. 层状Ppy/C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TM53
  9. 聚(氨酯—乙烯基咪唑)共聚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TB383.1
  10. 高速公路路基的动力特性及施工工艺研究,U416.1
  11. 重复荷载作用下高液限粘土路基永久变形分析,U416.1
  12.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底质沉积物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P736.21
  13. 邯郸粉质粘土Duncan-Chang模型及应力—应变归一化研究,TU432
  14. 凹凸棒石粘土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废水研究,X703
  15. 电磁功能化导电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TB383.1
  16. 贵金属纳米粒子/一维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TB383.1
  17. 聚丙烯/镁铝型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TB383.1
  18. 碳纳米管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19. 磁场作用下Fe_3O4_及Fe_3O_4/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TB383.1
  20. 快速响应型粘土(Clay-S)/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纳米复合水凝胶结构设计及性能表征,TB383.1
  21. 层柱粘土固定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及其催化合成GAMG的研究,O621.3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复合材料 > 非金属复合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