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外图书版权代理市场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作 者: 周杨
导 师: 尹章池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图书版权 代理市场 版权代理 版权制度
分类号: G239.1-F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图书版权代理市场一向被认为是成熟的图书出版市场上的一个必要环节,同时,图书版权贸易市场的繁荣跟图书版权代理市场是否活跃也息息相关。纵观并比较中外图书版权代理市场的发展,不难得出,版权代理市场先发于欧美国家,而后在我国出现。就宏观制度环境和市场机制而言,伴随着欧美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版权意识、信用意识、经纪意识、财产权意识的增强,版权代理相关法规的完善,欧美各国版权代理市场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制度环境。与此同时,以价格机制为核心、供求机制为基础的市场机制的运作也相当成熟和到位。而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与图书版权代理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严重滞后且执行不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关的各种制度建设也亟待完善,如信用制度、经纪制度等;加之市场经济本身发展的不充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效果不很明显。就版权代理市场微观因素而言,笔者通过对中外图书版权代理市场主体、客体的比较分析得出,无论是作为生产主体的作者、商营主体的版权代理机构、消费主体的出版机构,中外对比差距之大一目了然。在图书版权代理市场客体的中外比较中,基于图书附属版权的代理业务在国外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在我国却还是一个“尚待挖掘的金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欧美版权代理机构及其代理人在沟通国内作品市场和出版市场方面作用巨大。在国外,委托版权代理人从事图书版权交易已经成为作者和出版商的共识。而在我国,图书版权代理机构在沟通国内作品市场和出版市场方面的缺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知不足而求进取,作为发展图书版权代理市场的后进国家,我们有必要通过学习来追赶欧美版权代理业发达国家。伴随国际版权贸易的发展,国外版权代理机构的渗透性竞争,我国图书版权代理市场将由本就不充分的国内竞争转入国际竞争,可说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笔者在这里借鉴欧美版权代理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图书出版业具体情况,通过对中外图书版权代理市场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提出一些机制创新的建议,理论上为我国图书版权代理市场的发展抛砖引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导言  9-18
  1.1 问题的提出  9-11
    1.1.1 研究背景  9-10
    1.1.2 研究目的  10-11
    1.1.3 研究意义  11
  1.2 相关概念界定  11-12
  1.3 相关文献研究  12-16
    1.3.1 文献综述  12-15
    1.3.2 文献论评  15-16
  1.4 研究方法  16
  1.5 创新之处  16-18
第2章 中外图书版权代理市场研究的共同理论基础和起源比较  18-27
  2.1 中外图书版权代理市场研究的共同理论基础  18-19
    2.1.1 版权制度  18
    2.1.2 经纪制度  18-19
    2.1.3 市场中介制度  19
  2.2 中外图书版权代理市场起源比较  19-27
    2.2.1 版权意识比较  19-21
    2.2.2 信用意识比较  21-23
    2.2.3 经纪意识比较  23-27
第3章 中外图书版权代理市场市场化程度比较  27-35
  3.1 市场主体比较  27-30
    3.1.1 生产主体比较  27-28
    3.1.2 商营主体比较  28-29
    3.1.3 消费主体比较  29-30
  3.2 市场客体比较  30-32
    3.2.1 欧美国家图书版权代理市场客体分析  30-32
    3.2.2 中国图书版权代理市场客体分析  32
  3.3 市场机制比较  32-35
    3.3.1 欧美国家图书版权代理市场机制分析  32-33
    3.3.2 中国图书版权代理市场机制分析  33-35
第4章 国外版权代理市场的发展对中国图书版权代理市场的启示  35-39
  4.1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保障版权代理市场良性发展的前提  35-36
  4.2 信用制度为版权代理市场的培育提供丰饶的土壤  36
  4.3 定位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开拓国外市场  36-37
  4.4 让各类市场主体自由参与版权代理市场的竞争  37-39
第5章 我国图书版权代理市场机制创新  39-47
  5.1 从制度经济学理论出发,改善我国版权代理业的政策环境  39-42
  5.2 完善我国版权代理机构发展的各项社会条件  42-44
  5.3 对我国版权代理机构培育国内作者市场的策略建议  44-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我国版权贸易研究,G239.2-F
  2. 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对策研究,G239.2-F
  3.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三十年研究(1978-2008),G239.2-F
  4. 数字敦煌作品版权研究,D923.41
  5. 北京出版业版权经理人队伍建设研究,G239.2-F
  6. 电子图书版权保护技术研究,D913
  7. 中国小说评点形式的现代性思考,I207.4
  8. 湖南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研究,G239.2-F
  9. 出版经纪人与中国出版业的发展,G239.2-F
  10. 著作权集体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923.41
  11. 大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F552
  12. 改革开放30年引进版科普图书出版研究,G237.5
  13. 图书版权平行进口研究,G239.2-F
  14. 基于USB KEY的电子图书版权保护技术研究与开发,TN918.2
  15. 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研究,G239.2-F
  16.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研究,G239.2-F
  17. 英国18到19世纪中期版权制度研究,D956.1
  18. 中国图书对外版权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G239.2-F
  19. 问题与对策: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研究,G239.2-F
  20. 网络信息版权制度中的集团利益研究,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出版事业 > 世界各国出版事业 > 世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