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信息版权制度中的集团利益研究

作 者: 徐翔
导 师: 况能富;刘可静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因特网 信息 版权制度 集团利益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160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讨论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上,涉及几个利益相互对立的社会集团。对这些社会集团进行明确,并对其利益及相应权利分别加以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在网络信息版权问题上的联合与分立取决于他们如何期待版权制度的影响,而这也正是国家进行制度分析和变革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主要运用类比、归纳等逻辑方法,以点带面地抽取与网络信息版权制度中的集团利益相关的典型问题,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从中探求网络空间各个集团的利益的重新平衡。 本文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讨论了网络空间对版权制度的挑战。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版权利益平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此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本章以版权制度发展比较完善的美国和西欧为代表,分别介绍各自的解决模式并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将与网络信息有关的各方代表划分为三大利益集团,以重新寻求新技术条件下各方的利益平衡。第二部分论述了网络信息版权所有人集团的权利与实施。本章首先在讨论网络信息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划分出与版权有关的网络信息资源即网络作品,然后明确指出网络信息版权所有人权利扩张的内容,最后提出权利实施的三种措施。第三部分论述了网络服务商(即网络信息传播者集团)的权利与权利限制。在讨论了网络服务商的角色定位问题后,对不同类型网络服务商的权利与权利限制分别进行了讨论。第四部分论述了公众(即网络信息使用者集团)的权利与实施。讨论了在网络环境下公众权利的扩张以及在公众权利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第五部分论述了利益重新平衡的两种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版权制度的修订作一展望。

全文目录


中文文摘  3-4
英文文摘  4-7
0 引言  7-9
1 网络空间对版权制度的挑战  9-22
  1.1 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版权利益平衡  9-14
    1.1.1 传统的版权利益平衡理论  10-11
    1.1.2 出现的新问题  11-13
    1.1.3 导致的两种呼声  13-14
  1.2 西方各国的解决模式及评价  14-18
    1.2.1 美国的模式及评价  15-17
    1.2.2 欧盟的模式及评价  17-18
  1.3 新设想:三大利益集团的提出  18-22
    1.3.1 版权所有人集团  20
    1.3.2 网络传播者集团  20
    1.3.3 公共使用者集团  20-22
2 网络信息版权所有人集团的权利与实施  22-35
  2.1 网络信息资源与版权  22-24
    2.1.1 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22-23
    2.1.2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23-24
    2.1.3 网络作品类型及传播途径  24
  2.2 网络信息版权所有人的权利扩张  24-33
    2.2.1 扩大原有经济权利的适用范围  25-29
    2.2.2 新增加的权利  29-31
    2.2.3 加强精神权利的保护  31-33
  2.3 权利的实施  33-35
3 网络服务商(ISP)的权利与权利限制  35-47
  3.1 网络服务商的角色定位  35-37
    3.1.1 网络服务商的概念  35
    3.1.2 网络服务商的类型  35-37
    3.1.3 不同类型网络服务商的主体性质  37
  3.2 网络技术服务商(IAP)的权利与权利限制  37-42
    3.2.1 传输过程中的权利及权利限制  38-40
    3.2.2 服务器代理缓存权利及权利限制  40-42
  3.3 网络内容服务商(ICP)的权利与义务  42-47
    3.3.1 网络内容服务商的权利  42-44
    3.3.2 网络内容服务商的义务  44-47
4 公众的权利与实施  47-55
  4.1 版权制度的最终目的  47-48
  4.2 公众权利的扩张  48-52
    4.2.1 个人目的的使用  48-49
    4.2.2 网络远程教育机构  49-51
    4.2.3 数字图书馆  51-52
  4.3 公众权利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2-55
    4.3.1 应严格限定为非盈利性使用  52-53
    4.3.2 使用特殊种类作品应当给予特殊限制  53
    4.3.3 采取集团许可证方式  53-55
5 寻找最佳的利益平衡  55-63
  5.1 利益的重新平衡  55-57
    5.1.1 许可机制的完善  55-56
    5.1.2 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  56-57
  5.2 展望  57-63
    5.2.1 网络信息版权制度修订可采取的方式  58-59
    5.2.2 对我国版权制度具体条款修订的建议  59-63
结束语  63-64
参考文献  64-70
主题索引  70-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多导弹协同作战突防效能评估及组合优化算法研究,TJ760.1
  2. 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和定位技术研究,U416.2
  3.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4.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5. 舌体特征的提取及融合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6. 海量多数据库集成系统的Mediator和Wrapper机制的设计与实现,TP311.13
  7. BioLab面向生物计算服务的网格系统,TP399-C8
  8.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9.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10. 领域实体属性及事件抽取技术研究,TP391.1
  11. 词义消歧语料库自动获取方法研究,TP391.1
  12. 隐式用户兴趣挖掘的研究与实现,TP311.13
  13. 时间表达式识别与归一化研究,TP391.1
  14. 生物医学领域检索系统查询扩展技术研究,TP391.3
  15. 面向海量邮件的检索系统研究与实现,TP393.098
  16.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可穿戴计算机上的应用,TP202
  17. 引入风险因素影响的商品混凝土信息指导价确定系统研究与建立,F407.92
  18.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19. 武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0. 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中HL7消息解析和存储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1. 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中DICOM中间件及访问控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TP311.1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