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胎肝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

作 者: 孙冰
导 师: 安靓
学 校: 第一军医大学
专 业: 医学发育生物学
关键词: 胎肝干细胞 诱导 分化 胰岛素
分类号: R3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了胎肝干细胞的特性,并诱导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着重进行了胎肝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探讨胎肝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性质,以及胚胎发育中胎肝前体细胞的类型;采用阶段性化学诱导、生物诱导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启动胰腺发育的相关基因,使胎肝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并扩增大鼠胎肝干细胞,研究其形态、生物学特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胎肝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胎肝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的实验条件,并探讨肝脏的发生发育及肝干细胞的性质及增殖潜能。本实验选取胎龄12~16d SD大鼠,先用机械分离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胎肝细胞,继而用特异的干细胞培养基进行克隆筛选法获得了数量较多、较纯化的胎肝干细胞克隆。SABC法检测原代、传代后及细胞克隆中的肝干细胞特异表面标志物OV-6、CK-19及胰腺前体细胞特异标志蛋白Nestin的表达。以上研究表明,胎肝干细胞可通过克隆筛选法进行体外扩增,含有特殊细胞因子的干细胞培养基有助于肝干细胞的扩增,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培养3d左右开始出现小细胞团,1个月即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落,5~7d传代一次。原代、传代培养的胎肝细胞部分表达OV-6、CK-19及Nestin;细胞克隆几乎全部为干细胞标志阳性细胞,表明胎肝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胎肝内存在Nestin阳性干细胞,我们称之为肝源性Nestin阳性祖细胞(nestin-positive hepatic-derived progenitor,NHP cells),可能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干细胞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第二部分,胎肝组织细胞的鉴定及分类。本部分实验旨在研究胎肝干细胞性质的同时也为肝干细胞进行较系统的分类提供实验依据,探讨肝脏中干/祖细胞的类型并筛选出易于向胰腺方向分化的细胞类型,为下一步的诱导获取较佳的种子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针对OV-6、CK-19及Nestin三种抗体中二种抗体的不同组合,FITC和Cy3分别标记,DAPI染核,针对胎肝组织和原代、传代及克隆培养的细胞中不同的前体细胞类型进行初步的定位及分类。胎肝中包含了从原始到成熟不同发育程度的各种肝脏细胞:(1)多能前体细胞:OV-6~+nestin~+CK-19~-细胞,可能具有肝胰多向分化潜能;(2)双能前体细胞:OV-6~+CK-19~+nestin~-细胞,是肝脏的双能干细胞,可分化为肝细胞系和胆管细胞系;(3)定向前体细胞或过渡细胞:仅表达OV-6或仅表达CK-19,可能分别是仅有向肝脏方向分化能力的肝前体细胞和向胆管方向分化的细胞,或是正在分化为成熟细胞的过渡阶段;(4)较成熟细胞。体外获得的nestin~+细胞数量较少,大多是与OV-6一同表达,仅表达nestin的细胞数量很少。OV-6~+nestin~+细胞和nestin~+细胞可能具有向胰腺细胞分化的潜能,从胰岛发育的过程推测β细胞与肝细胞有共同的来源,它们共同的祖细胞是胰腺导管上皮内和肝内的nestin阳性细胞。因此我们选取此类肝源性nestin阳性祖细胞作为下一步诱导分化的种子细胞。第三部分,EGFP-PDX-1融合表达载体电穿孔转染大鼠胎肝干细胞的研究。本室构建了PDX-1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通过电穿孔转染入大鼠胎肝干细胞以得到较稳定的表达,期望借助于外源性生物因子启动胎肝干细胞中PDX-1基因的表达,从生物诱导方面研究胰腺内分泌发育的关键基因PDX-1在肝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调控机制,为今后定向分化的深入研究提供物质平台。由PDX-1插入pEGFP-C1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的重组质粒pEGFP-C1-PDX-1用电穿孔法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胎肝干细胞,分析转染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发光情况,RT-PCR鉴定PDX-1基因的表达情况。经电穿孔转染后GFP和PDX-1的融合蛋白能在胎肝干细胞中一起表达,并维持较长的时间,对胎肝干细胞的生长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构建的PDX-1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能在胎肝干细胞中较持续地表达,为研究PDX-1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第四部分,胎肝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采用阶段特异性的化学诱导、生物诱导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模拟胰腺发育的内外环境,使胎肝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并探讨肝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内源性及外源性调控机制。将筛选出的nestin阳性胎肝细胞分组诱导,分别进行分阶段的以Nicotinamide为诱导剂的化学诱导、电穿孔转染PDX-1基因的生物诱导、生物诱导后化学诱导以及未诱导组。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的含量,绘制标准曲线后换算出各组细胞释放的胰岛素量并比较;RT-PCR检测与胰腺发育相关的基因和肝细胞特异基因在各组的表达情况。Nestin~+胎肝细胞经生物、化学及二者结合法诱导后分泌的胰岛素量分别为0.539、0.943和5.58ng/ml上清液(1×10~5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其中任意两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诱导组均表达胰岛素Ⅰ、GLUT-2及肝干细胞标志HNF-1、AFP和c-met,而不表达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ALB。生物诱导组和生化诱导组表达PDX-1和胰岛素Ⅱ,化学诱导组弱表达这两个基因。生化诱导法通过模拟细胞内外的微环境能获得较高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并表达一系列胰腺发育相关的基因,但是,nestin~+胎肝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机制还需更深入的研究,以实现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调节。

全文目录


摘要  3-7
ABSTRACT  7-14
前言  14-21
第一章 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1-34
  1.1 前言  21
  1.2 材料与方法  21-25
    1.2.1 实验动物  21
    1.2.2 仪器  21-22
    1.2.3 主要试剂  22-23
    1.2.4 方法与步骤  23-25
  1.3 结果  25-30
  1.4 讨论  30-32
  1.5 参考文献  32-34
第二章 胎肝组织细胞的鉴定及分类  34-49
  2.1 前言  34
  2.2 材料与方法  34-37
    2.2.1 实验动物  34
    2.2.2 仪器  34-35
    2.2.3 主要试剂  35
    2.2.4 方法与步骤  35-37
  2.3 结果  37-44
  2.4 讨论  44-47
  2.5 参考文献  47-49
第三章 EGFP-PDX-1融合表达载体电穿孔转染大鼠胎肝干细胞的研究  49-60
  3.1 前言  49
  3.2 材料与方法  49-52
    3.2.1 实验动物  49
    3.2.2 仪器  49-50
    3.2.3 主要试剂  50
    3.2.4 方法与步骤  50-52
  3.3 结果  52-53
  3.4 讨论  53-57
  3.5 参考文献  57-60
第四章 胎肝干细胞诱导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  60-72
  4.1 前言  60
  4.2 材料与方法  60-64
    4.2.1 实验动物  60
    4.2.2 仪器  60-61
    4.2.3 主要试剂  61-63
    4.2.4 方法与步骤  63-64
  4.3 结果  64-65
  4.4 讨论  65-70
  4.5 参考文献  70-72
全文小结  72-74
附录一:英文缩略词表  74-76
附录二:综述  76-87
  参考文献  83-87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87-88
致谢  88-89

相似论文

  1. 猪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R587.1
  2. 内皮素-1、胰岛素抵抗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743.3
  3. 延胡索乙素的立体选择性代谢及其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R96
  4. TRAIL对肿瘤侵润CD4~+CD25~+ Treg的调节作用,R730.2
  5.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前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65.13
  6.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7. miRNA-23a在C2C12细胞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Q952.5
  8. miR-23在小鼠骨骼肌中的表达及其对骨骼肌再生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Q78
  9. 槐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用于间型脉孢菌产纤维素酶的诱导研究,TQ925
  10. 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S433
  11. BABA诱导对黄瓜霜霉病抗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S436.421
  12. 水稻白叶枯病菌受寄主诱导表达基因的鉴定及致病功能研究,S435.111.4
  13. 水稻pib基因内含子1、2对Pib启动子活性影响的转基因分析,S511
  14.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15. 茉莉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S567.239
  16.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S512.1
  17. 血红素加氧酶参与细胞分裂素对暗诱导小麦离体叶片衰老的缓解作用,S512.1
  18. 柱头外露性状应用于棉花杂交制种及其诱导效应研究,S562
  19. 四倍体菊花脑的离体诱导及其育种利用研究,S636.9
  20. 异丙威影响神经发育主要细胞的迁移分化及突起生长的体外研究,R329
  21.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R32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形态学 > 人体组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