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L-丝氨酸结晶过程研究
作 者: 李侠
导 师: 尹秋响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
关键词: L-丝氨酸 溶解度 假多晶型 晶型转变 介稳区 蒸发结晶
分类号: TQ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7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L-丝氨酸是一种对生物体有重要生理作用的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中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生产的L-丝氨酸产品与国外产品在质量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如产品纯度较低,呈粉末状,使用不便。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L-丝氨酸结晶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采用激光法测定了L-丝氨酸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和超溶解度等结晶热力学数据,并实验考察了降温速率和搅拌速度对介稳区的影响。L-丝氨酸存在假多晶型现象,通过溶解度数据关联得到了晶型转变温度为310.35K。在低于310.35K的水溶液中,结晶析出一水合L-丝氨酸晶体,高于310.35K则得到无水晶体。因此,为了生产大颗粒的无水合L-丝氨酸晶体,冷却结晶的最低极限温度是310.35K。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本文制备的无水和一水合L-丝氨酸晶体进行结构表征,分别获得了晶体结构参数。采用PVM和FBRM在线观测到了L-丝氨酸冷却结晶过程中晶型转变现象:当晶浆被冷却至晶型转变温度310.35K以下时,棒状无水合晶体逐渐转变为六角片状的一水合晶体。采用BFDH和AE模型分别对无水和一水合L-丝氨酸晶体的晶习进行了模拟预测,AE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获得的晶体晶习更相符。在研究L-丝氨酸热力学和假多晶型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冷却、溶析和蒸发结晶方式的优劣,开发了L-丝氨酸真空蒸发结晶工艺,并对工艺过程进行了优化,考察了结晶终点温度、晶种、搅拌速率、蒸发速率、干燥等操作参数参数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采用本文开发的蒸发结晶工艺得到的L-丝氨酸为大颗粒无水合晶体,主粒度达到400μm以上,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7 第一章 前言 7-16 1.1 L-丝氨酸的性质 7-8 1.2 L-丝氨酸的用途 8-9 1.3 L-丝氨酸的制备 9-12 1.4 L-丝氨酸的分离与精制 12-14 1.5 国内外的L-丝氨酸的生产现状 14-15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15-16 第二章 L-丝氨酸结晶热力学研究 16-29 2.1 文献综述 16-23 2.1.1 氨基酸溶解平衡模型 16-21 2.1.2 溶解度测定方法 21-23 2.2 介稳区 23-24 2.3 L-丝氨酸结晶热力学数据的测定 24-28 2.3.1 试剂和实验装置 24-25 2.3.2 实验步骤 25-26 2.3.3 溶解度数据关联 26-27 2.3.4 L-丝氨酸的介稳区 27-28 2.4 小结 28-29 第三章 L-丝氨酸的假多晶型和晶体结构研究 29-43 3.1 多晶型现象 29-34 3.1.1 多晶型研究的意义 29-30 3.1.2 多晶型的分类 30-31 3.1.3 晶体产品晶型的控制 31-32 3.1.4 多晶型的表征方法 32-34 3.2 假多晶型 34-35 3.3 L-丝氨酸的晶体结构测定和多晶型现象研究 35-36 3.4 L-丝氨酸的假多晶型研究 36-42 3.4.1 L-丝氨酸冷却结晶过程及假多晶型转变现象的观测 36-39 3.4.2 L-丝氨酸晶体的粉末XRD表征 39-40 3.4.3 L-丝氨酸晶习模拟 40-42 3.5 小结 42-43 第四章 L-丝氨酸结晶工艺研究 43-60 4.1 概述 43-45 4.2 L-丝氨酸结晶工艺优化 45-46 4.3 冷却结晶工艺研究 46-48 4.3.1 实验部分 46 4.3.2 实验结果 46-48 4.4 溶析结晶过程研究 48-51 4.4.1 实验部分 48-49 4.4.2 实验结果 49-51 4.5 蒸发结晶过程研究 51-57 4.5.1 实验部分 51-52 4.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57 4.6 L-丝氨酸结晶工艺的总结 57-60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60-62 5.1 结论 60-61 5.2 建议 61-62 符号说明 62-64 参考文献 64-68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68-69 附录 69-70 致谢 70
|
相似论文
- 辣椒碱/环糊精体系的表征及性能研究,TQ450.1
- Akt家族在肝肺综合征大鼠血清诱导PMVECs增殖中的表达研究,R363
- 5,5’-偶氮四唑锌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560.1
- 炔丙基半胱氨酸吸收特性的研究,R96
- 常压酸化法制备无水硫酸钙晶须工艺研究,TQ132.32
- 五元体系Na~+,K~+,Mg~(2+)/Cl~-,NO_3~--H_2O 298K相平衡研究,O642.42
- 秦皮甲素口服吸收特性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R965
- 利塞膦酸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鉴定及其溶解度研究,TQ460.72
- 氯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部分水解物物性的研究,TQ320.1
- 吡啶及噻唑类衍生物反应性能研究,O626
- 大蒜提取物竞争性阻断QS信号系统并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表达,R285
- 钨钼矿浸提废液综合利用研究,X756
- 双甘膦废水及其蒸发结晶过程研究,X786
- 带回流的多级连续电渗析分离氨基酸混合物的研究,X703
- 九里香叶总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TQ461
- 硫酸钙介稳区性质研究,O614.231
-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Maspin、p27和b-FGF的表达及意义,R737.31
- 离子液体对壳聚糖溶解性能的研究,O636.1
- 蜱类唾液腺吸血相关基因家族的适应性进化,Q963
- 嗅鞘细胞吞噬功能及其在清除凋亡嗅神经中的作用,Q434
- 副溶血孤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对Ⅵ型分泌系统的调控作用研究,Q9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 > 脂肪族含氮化合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