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作 者: 李晓琳
导 师: 苗锡哲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隐性知识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的转化、共享和创新
分类号: F2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12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研究是当前知识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焦点、热点问题。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不易规范表达和难以传播等特点,再加上对它的管理研究起步较晚,有效的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困难重重,而隐性知识恰恰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之一,因此,对它进行管理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化知识管理的研究,而且对企业发展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综合研究分析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法等研究方法,意图要达到这样的研究目的:通过对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及其管理的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创新,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解决企业关于隐性知识管理方面的问题,使企业获得持续性的发展能力。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资源,通过对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资源进行获取、整理、共享、传递、转化、应用、创造、评估等,使得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资源得以全面地获取和整理、充分地共享和转化、合理地应用和创造,从而达到企业利用隐性知识创造价值的目的,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转化、共享和创新。转化过程是一个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动态的连续不断的转化过程,而共享过程则是一个沟通的过程,使隐性知识从个体拥有向团队拥有,甚至组织拥有转变的过程,总之,这两个过程是不断循环地螺旋上升的过程,并其中实现隐性知识的创新,即在共享过程中实现转化和创新,在转化过程中实现共享和创新。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并不是畅通无阻的,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障碍,主要包括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本身的特征性障碍、拥有者和接受者方面的障碍、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实施流程方面的障碍、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障碍、企业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企业文化方面的障碍、企业技术方面障碍这八大障碍。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必须在企业文化形成的整体氛围下,从战略目标、组织结构、流程再造、管理体制以及信息技术等角度出发制定可行的策略,以促进隐性知识有效管理的实现。企业文化主要塑造企业的团队学习文化、信任文化、隐性知识共享的文化和隐性知识创新文化这四大文化。管理体制从激励机制、培训机制、沟通机制、产权保护机制以及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实施流程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实施流程主要包括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确定隐性知识管理的战略以及目标体系,制定隐性知识管理计划,实施隐性知识管理计划,建立隐性知识管理评价体系这四个主要环节,这四个环节密切联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隐性知识管理实施的整体流程,使隐性知识管理的实施形成闭环。从实证角度出发,对青岛啤酒的“新师傅管理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师傅隐性知识管理模型”,以引导力、推动力为先导,共享文化为长期发展动力促进“新师傅管理法”的实施,并进一步推动青岛啤酒隐性知识管理的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1 绪论  12-17
  1.1 引言  12-13
  1.2 研究的背景  13-15
  1.3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15-16
  1.4 研究方法  16
  1.5 研究步骤  16-17
2 理论综述  17-23
  2.1 关于隐性知识涵义的研究现状  17-19
  2.2 关于隐性知识分类的研究现状  19-20
  2.3 关于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20-21
  2.4 与隐性知识管理相关的其它理论的研究现状  21-23
    2.4.1 关于核心能力涵义的研究现状  21-23
3 隐性知识及其管理的理论研究  23-37
  3.1 隐性知识的概念  23
  3.2 隐性知识的特征  23-24
  3.3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分析  24-26
  3.4 隐性知识的分类  26-27
  3.5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概念及流程  27-30
    3.5.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概念  27
    3.5.2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流程  27-30
  3.6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30-34
    3.6.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转化——SECI 模型  30-32
    3.6.2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  32-34
  3.7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的意义  34-37
    3.7.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与隐性知识价值链  34-35
    3.7.2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与企业的核心能力  35-37
4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分析  37-45
  4.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方面的障碍  38-40
    4.1.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客体方面的障碍  38
    4.1.2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主体方面的障碍  38-40
  4.2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在组织环境方面的障碍  40-45
    4.2.1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实施流程方面的障碍  40
    4.2.2 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障碍  40-41
    4.2.3 企业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  41-43
    4.2.4 企业文化方面的障碍  43
    4.2.5 企业技术方面的障碍  43-45
5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分析  45-60
  5.1 企业组织管理的制度化策略  45-56
    5.1.1 以战略目标为导向  45-46
    5.1.2 建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  46-48
    5.1.3 流程再造  48-49
    5.1.4 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  49-55
    5.1.5 搭建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  55-56
  5.2 企业柔性的人性化管理策略  56-60
    5.2.1 企业文化的概述  57
    5.2.2 塑造企业的团队学习文化  57-58
    5.2.3 塑造企业的信任文化  58-59
    5.2.4 塑造企业的隐性知识共享文化  59
    5.2.5 塑造企业的隐性知识创新文化  59-60
6 实证研究:青岛啤酒隐性知识管理的新探索——“新师傅管理法”  60-66
  6.1 青岛啤酒开展隐性知识管理  60-61
    6.1.1 “新师傅管理法”的提出  60-61
    6.1.2 “新师傅管理法”搭建了隐性知识管理的平台  61
  6.2 青岛啤酒“新师傅隐性知识管理模型”  61-62
  6.3 青岛啤酒“新师傅管理法”的实施  62-64
    6.3.1 前期引导力的有效性  62-63
    6.3.2 前期推动力的针对性  63-64
    6.3.3 长期动力的持续性  64
  6.4 结语  64-66
7 结论及展望  66-68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6-67
  7.2 未来的研究展望  67-68
参考文献  68-71
致谢  71-72
个人简历  72
发表的学术论文  72

相似论文

  1.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G647
  2. 从新知识类型视角反思默顿有组织怀疑主义规范,B089
  3. 网络学习中的隐性知识转移研究,G434
  4. 高新技术企业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隐性知识开发模式及应用研究,F276.44
  5. 长沙师范学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研究,G659.2
  6. 基于SNS开源框架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TP311.52
  7. 饭店一线员工情感隐性知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F719
  8. 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F224
  9. 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应用研究,F272
  10. 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吸收研究,F272
  11. 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积累研究,F272
  12. 研发团队的非正式组织及其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F270
  13. 新课改下中学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的研究,G635.1
  14.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创新探析,G719.2
  15. 论家族型科学家隐性知识的维度及其传递优势,G302
  16. 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创造研究,F272
  17.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隐性知识共享研究,F270
  18. 利用隐性知识促进通用技术教学的策略研究,G633.93
  1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F224
  20. 基于SNA的组织隐性知识传递网络及其优化策略,F272
  21. 面向隐性知识共享的实现机制研究,N0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