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苏丹IV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及氧化性DNA损伤

作 者: 张越
导 师: 仲来福
学 校: 大连医科大学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苏丹IV HepG2细胞 SCGE ROS GSH
分类号: R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前言:苏丹IV,又称猩红(Scarlet Re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偶氮类、油溶性的化工染色剂,被大量地应用在生物、化学等领域。虽然苏丹IV是一种工业染色剂,但由于其鲜艳的颜色和不易褪色的特性,印度等一些国家还允许将苏丹IV添加到辣椒粉中。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苏丹IV归为第三类可致癌物质,即现存证据不能就其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但其潜在致癌性引起食用苏丹IV污染食物人群的恐慌。进入体内的苏丹IV主要通过胃肠道微生物还原酶、肝和肝外组织微粒体酶和细胞质的还原酶进行代谢,在体内生成相应的胺类物质。多项体外致突变试验和动物致癌试验中发现苏丹IV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与代谢生成的胺类物质有关。苏丹IV作为一种动物致癌物,其致癌性已经在兔、大鼠身上得到了证实。但其对人类的致癌性和诱导肿瘤的机制至今仍然是不明确的。本研究选用的是一种代谢完全的人类来源的肝肿瘤细胞系HepG2细胞,它不仅保持了人正常肝实质细胞的许多功能,还保留了一系列生物转化过程中的I相和II相酶,是检测外来化合物遗传毒性的理想细胞系。本研究以HepG2细胞为试验系统,研究苏丹IV的遗传毒性及氧化性DNA损伤机制,以期为评价苏丹IV对人类的致癌危险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以HepG2细胞为检测系统。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DNA链断裂,微核试验(MNT)检测细胞染色体损伤。为了阐明苏丹IV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机制,我们用细胞内2’,7-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DA)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浓度,用免疫过氧化酶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水平。通过加入谷胱苷肽(GSH)合成抑制剂2-氨基4-(S-丁基磺酰亚氨)(BSO)和GSH合成前体物N-乙酰半胱氨酸(NAC),来调节细胞内GSH的水平,再经苏丹IV染毒,用SCGE技术测定此时HepG2细胞彗星尾部DNA%。最后,我们还用MTT试验检测BSO预处理后苏丹IV肝细胞毒性。结果:25-100μM苏丹IV与HepG2细胞接触1h后,引起细胞内DNA链的断裂,荧光显微镜下显示细胞呈现彗星样拖尾,其尾长和尾部DNA的百分含量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内的微核发生率随着苏丹IV剂量的增加而增多,细胞内微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100μM的苏丹IV作用于HepG2细胞1h后,细胞内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G2细胞与苏丹红IV接触3h后,细胞内8-OHdG表达水平在所有剂量组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BSO预处理后可使苏丹IV对肝细胞DNA链断裂更明显,预处理后的各个剂量组尾部DNA (%)均比未预处理组的数值明显增高,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NAC处理的HepG2细胞各剂量组尾部DNA(%)则明显低于未处理组(P<0.05)。MTT试验显示BSO预处理后可使苏丹IV的肝细胞毒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苏丹IV(25-100μM)可引起HepG2细胞DNA链断裂和微核发生率增高,表明苏丹红IV对HepG2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本研究还发现苏丹IV细胞内ROS的大量生成和GSH的减少,破坏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引起HepG2细胞氧化应激,从而导致细胞内DNA的氧化性损伤,这可能是苏丹IV致HepG2细胞遗传毒性的重要机制。

全文目录


一、正文  5-29
  (一) 中文摘要  5-7
  (二) 英文摘要  7-9
  (三) 前言  9-10
  (四) 材料与方法  10-13
  (五) 结果  13-21
  (六) 讨论  21-24
  (七) 结论  24-25
  (八) 参考文献  25-29
二、文献综述  29-39
  (一) 综述  29-36
  (二) 参考文献  36-39
三、致谢  39-40
四、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0-41

相似论文

  1. 极端温度对佛手光合生理,抗氧化酶系及ROS的影响,Q945.78
  2.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l的功能研究,S436.64
  3. 稻瘟病菌SNARE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gsec22的功能研究,S435.111.41
  4.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1的功能研究,S436.64
  5. 半胱胺对瘘管手术后山羊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S858.27
  6. 臭氧胁迫对大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S565.1
  7. 丹酚酸A调控Nrf2通路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R285.5
  8. 肌醇六磷酸对肝癌HepG2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研究,R735.7
  9. 15-差向异构体—脂氧素A4对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363
  10. 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mRNA表达的影响,R587.1
  11. 两亲接枝共聚膦腈的纳米毒性的初步研究,R943
  12. 白花丹醌增强TRAIL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3. 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GSH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R285.5
  14. 接触混苯对作业人员血液系统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R131
  15. 酿酒酵母NADH激酶Pos5p在细胞抵抗氧化胁迫中的作用,Q93
  16. 脂质体槲皮素诱导食管癌细胞逆转化及可能机制的研究,R735.1
  17. γ-GCS在狼疮性肾炎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R593.242
  18. 山楂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及其对酒精性肝损伤影响的研究,R285.5
  19. 脑力苏胶囊治疗肾虚痰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77.7
  20. 甲醛分解途径关键酶的原核表达与纯化及应用研究,Q814
  21. 铅作业工人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水平的调查研究,R1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卫生基础科学 > 卫生毒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