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禽病原性大肠杆菌E058株chp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与1993至2006年分离株耐药性的研究

作 者: 陈薇蓉
导 师: 高崧;刘秀梵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预防兽医学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aes-31片断 博来霉素抗性基因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等位基因突变株 致病性 毒力相关基因 保守假定蛋白 分离株 抗微生物制剂 耐药性
分类号: S852.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禽大肠杆菌病(avianc olibacillosis)是指部分或全部由禽病原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APEC)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大肠杆菌肉芽肿(Hjarre氏病)、气囊病(慢性呼吸道病, CRD)、禽蜂窝织炎、肿头综合症、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全眼球炎及脐炎/卵黄囊感染。禽大肠杆菌病是2至12周龄鸡和火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多样,在禽类中最常见的血清型是O1、O2和O78,与其致病相关的毒力因子已被相继报道,如脂多糖复合物、荚膜、黏附素、温度敏感性血凝素、铁摄取系统、外膜蛋白、毒素、AGI-3基因组岛、侵袭素IbeA、Pst系统、大肠杆菌素等。人们在致力于弄清APEC已知毒力因子的同时,也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致病基因的分离与鉴定方面。我们在大量禽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实验中,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分离株并不具备已知的毒力因子,这说明这些分离株还存在其他新的毒力因子。寻找和发现新的大肠杆菌致病因子,探讨其致病机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禽病原性大肠杆菌E058株chp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研究本研究以构建基因突变株的方法,初步鉴定了APEC可能毒力相关片断aes-31的功能,同时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为研究该病的致病机理和防制措施奠定了基础。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对禽病原性大肠杆菌高致病菌株E058(血清型O2)与低致病菌株E526进行基因组差异片段克隆与分析后检出的32个特异性差异片段中选取aes-31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该片段在基因芯片杂交试验中也表现为E058株在体外培养的上调基因。推测aes-31片断很可能与APEC对禽的致病力相关。本研究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了aes-31的基因等位突变株。经blast搜索,片断aes-31包含两个开放阅读框,chp1和chp2 ,均编码保守假定蛋白。PCR扩增chp1和chp2基因并将其分别插入到pBSK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再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将博来霉素抗性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分别插入到两个目的基因chp1和chp2中,构建出带博来霉素抗性基因标志的载体pBSK-chp1-Zeo和带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标志的pBSK-chp2-Kan,通过PCR分别扩增片段chp1-Zeo和chp2-Kan,并电转化入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株E058中,根据同源重组原理,筛选出E058突变株E058 (Δchp1)和E058 (Δchp2);将片断chp1-Zeo电转化到E058突变株E058 (Δchp2)中,再筛选出E058双突变株E058 (Δchp1Δchp2)。生长曲线测定的结果显示在LB液体培养基中突变株在对数生长期的生长速度均低于亲本株E058。E058 , E058(Δchp1) , E058(Δchp2)和E058 (Δchp1Δchp2)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104.5 CFU , 104.8 CFU, 105.1 CFU和105.4 CFU。1日龄雏鸡攻毒实验结果表明E058 (Δchp1)、E058 (Δchp2)、E058 (Δchp1Δchp2)攻毒后血液和各脏器中的的细菌清除率均高于E058株,尤其是双突变株E058 (Δchp1Δchp2)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亲本株E058。攻毒48 h后大肠杆菌病病变比较中可以看出,各个突变株引起大肠杆菌病变的程度有了一定下降。因此,可以初步认定特异性差异片断aes-31在禽大肠杆菌E058的致病和持续感染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 1993至2006年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研究从我国江苏等20个省、市、自治区临诊上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家禽中分离到大肠杆菌1351株中随机挑选出不同时期、不同血清型的的分离株203株,按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了其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强力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均为98%,其余依次为磺胺甲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链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在74%-84%之间,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的耐药率为11%-51%,壮观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分别为6%、2%和1%,对多黏菌素B无一例耐药,对本来不敏感的青霉素和林可霉素依旧保持高度耐药。以3-4年为一个时间段,将分离株分为四个时期, 1993-1995年58株,1996-1999年42株,2000-2003年39株,2004-2006年64株。可以看出,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普遍呈现上升的趋势,表现最为明显是喹诺酮类药物,其次是磺胺类。在2000-2003时间段的分离株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达到高峰,之后有所回落。将21种抗生素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方法手册规定的标准分为7个大类,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分离株都对三个以上大类的抗生素有耐药性,均为多重耐药菌株。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英文摘要  6-10
符号说明  10-11
前言  11-22
  1 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11-12
  2 脂多糖  12-13
  3 荚膜  13
  4 黏附素  13-15
  5 铁摄取系统  15-16
  6 温度敏感性血凝素  16-17
  7 外膜蛋白(OMP)  17-18
  8 毒素  18-19
  9 AGI-3 基因组岛  19
  10 侵袭素 IbeA  19-20
  11 Pst 系统  20
  12 大肠杆菌素  20
  13 与其它致病因子的相互作用  20-22
第一章 禽病原性大肠杆菌E058株chp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研究  22-43
  1 材料  24-25
  2 方法  25-29
  3 结果  29-40
  4 讨论  40-43
第二章 1993至2006年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株耐药性研究  43-50
  1 材料  44
  2 方法  44-45
  3 结果  45-47
  4 讨论  47-50
全文总结  50-51
参考文献  51-57
致谢  57-58

相似论文

  1.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swi6的功能研究,S435.111.4
  2.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3.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4.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5. 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分析,S852.61
  6. 61株鸭源鸡杆菌部分耐药基因及其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S852.61
  7.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8.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hrp基因簇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6.5
  9. 水稻黄单胞菌cl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5.111.4
  10.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筛选及luxR基因功能分析,S436.5
  11. 西瓜噬酸菌致病相关基因hisA及hisC的功能研究,S436.5
  12.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l的功能研究,S436.64
  13. 双组分系统基因MoSLN1和MoSKN7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与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S435.111.41
  1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受DSF调控的鞭毛基因和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S435.111.4
  15. 我国11株H5N2亚型AIV的基因特征及对禽的致病性研究,S852.65
  16.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1的功能研究,S436.64
  17. 江苏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S854
  18. 6年间儿科感染性疾病细菌谱及耐药性变迁临床研究,R446.5
  19. 乳酸菌DM9054、DM9057的安全性评价,R371
  20. 桃小食心虫病原真菌的致病性及其胞外酶的作用研究,S476.1
  21. 皮肤鳞状细胞癌病损的细菌学分析,R739.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基础科学 > 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 > 病原细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