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
作 者: 戴晓峰
导 师: 孙世群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安徽省 环境承载能力 主体功能区 环境政策
分类号: X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划分主体功能区主要应考虑自然生态状况、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结构特征、人口集聚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等多种因素。由于安徽省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特征、生态功能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尽一致。我省主体功能区分布主要为:优化开发区位于沿淮河中下游的安徽段两侧分布,该区域伴随着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不同程度出现了环境污染持续加重;重点开发区位于巢湖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开发区。该区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城镇密集,工业发达,污染较为严重;限制开发区位于淮北平原基本农田保护区、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皖南山区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华阳湖群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巢湖流域上游面源污染控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这些区域生态环境极敏感,对于维护和保持区域生态服务功能都有重要作用;禁止开发区位于黄山-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天马和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区域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生态系统保存良好。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过程中,针对不同区域政策的有效性,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环境政策。对于重点开发区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加强区域规划环评,建立和完善环境准入、环境淘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对于优化开发区实行严格的建设项目环评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约束和激励功能,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利用环境政策的约束功能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同时进一步完善经济补偿政策等配套政策,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对于禁止开发区严格禁止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价,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及有关财政支持制度,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致谢 10-16 第一章 绪论 16-24 1.1 研究背景 16 1.2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特征 16-17 1.3 研究的必要性 17-18 1.4 研究依据 18-19 1.4.1 国家环境法规、条例、办法、规划及相应文件 18-19 1.4.2 安徽省环境法规、条例、办法、规划及相应文件 19 1.5 环境政策研究意义 19-20 1.6 对于本研究"环境政策"的界定 20-21 1.7 研究的内容 21-24 第二章 环境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24-37 2.1 目前国内外主题功能区环境政策的研究成果 24-30 2.1.1 国外环境政策的研究 24-26 2.1.2 国内环境政策研究 26-29 2.1.3 我省制定的主要环境政策特点 29-30 2.2 现有环境政策评述 30-35 2.2.1 积极预防政策 31-32 2.2.2 严格控制政策 32 2.2.3 污染赔偿政策 32-33 2.2.4 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 33 2.2.5 环境保护责任制 33-34 2.2.6 排污交易和市场化政策 34 2.2.7 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政策 34-35 2.3 现行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 35-37 2.3.1 环境政策存在脱节之处 35 2.3.2 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实施区域差别化 35 2.3.3 环境政策之间协调性有待加强 35-36 2.3.4 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 36 2.3.5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不顺 36-37 第三章 我省区域环境政策背景分析 37-53 3.1 我省面临的环境形势 37-41 3.1.1 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形势依然严峻 37-41 3.1.2 生态破坏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41 3.2 按照主体功能分区的环境状况评价 41-53 3.2.1 优化开发区 41-43 3.2.2 重点开发区 43-46 3.2.3 限制开发区 46-49 3.2.4 禁止开发区 49-53 第四章 环境政策设计 53-65 4.1 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政策设计原则 53 4.2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选择 53-54 4.3 环境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 54-57 4.3.1 优化开发区 55 4.3.2 重点开发区 55-56 4.3.3 限制开发区 56 4.3.4 禁止开发区 56-57 4.4 环境政策体系框架设计 57-65 4.4.1 环境污染控制政策 57-59 4.4.2 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 59-62 4.4.3 环境影响评价政策 62-63 4.4.4 环境标准政策 63-65 第五章 各类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 65-74 5.1 各功能区环境政策 65-71 5.1.1 优化开发区 65-67 5.1.2 重点开发区 67-69 5.1.3 限制开发区 69-70 5.1.4 禁止开发区 70-71 5.2 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环境政策建议 71-74 5.2.1 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71-72 5.2.2 区别对待细化指标 72 5.2.3 改革排污收费引入排污权交易 72 5.2.4 探索建立有效的环境监管体系 72-73 5.2.5 加强环保监管的问责 73 5.2.6 完善相关环保财政政策 73-74 第六章 环境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74-76 6.1 强化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 74 6.2 建立地方政府间会商机制 74 6.3 健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 74 6.4 构建跨学科的技术支持队伍 74-75 6.5 建立政策后评估制度 75 6.6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75 6.7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75-76 第七章 结论 76-77 参考文献 77-83
|
相似论文
- 环境政策的有效性,X321
-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G812.4
- 主体功能区管理环境法问题研究,D922.68
- 安徽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F276.5
- 京津冀主体功能区视域下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G649.2
-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变化及其原因,F832.6
- 黄河三角洲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X26
- 安徽省建筑市场监管政策研究,F426.92
- 安徽省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现状及其前景研究,G852
- 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定位,F127
- 安徽省“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碳收支估算及其特征研究,P467
- 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D630
- 安徽省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发展路径选择,D632.1
- 我国行政区划的生态分析,D630
-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F301
-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F127;F224
- 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412.6
- 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省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F752.62;F224
- 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F719
- 吉首市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