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作 者: 范树平
导 师: 程久苗
学 校: 安徽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芜湖市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快,耕地大量占用、土地生态恶化、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等一系列土地利用问题不断涌现,已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发挥。这是从空间布局角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的内在同质性和外在差异性,合理划分土地利用区,落实差别化的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指导土地利用和管理。落实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科学、合理地划分土地利用区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资源环境、开发强度、发展潜力,将国土划分为不同的主导功能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调控措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主体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及本质要求。主体功能区划同样从空间角度对区域进行划分,划分结果可以有效指导土地利用分区。在此,首先对市域进行主体功能区划,通过基础数据分析,结合相关软件功能,依次对市域进行土地利用初步分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实施保障措施。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言。从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空间开发无序化、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化三方面阐述本文研究背景,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深入探讨研究意义。综合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国外研究过程可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实质阶段三阶段,并对其进行综述,从理论与实践研究分别探讨国内研究动态,同时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及构建主要框架。最后,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方面阐述研究区概况。第二章土地利用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协调分析。首先,详细阐述土地利用分区、主体功能分区的概念及类型;其次,探讨“两区”协调的缘起及基础;然后,以实践调查,分析“两区”的对应关系;最后,提出“两区”协调的基本策略。第三章芜湖市域主体功能分区。提出主体功能分区的理念、原则、技术路线,确定评价单元,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PSS数据分析及三维魔,将芜湖市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五类区域,并分别对其进行评价。第四章芜湖市域土地利用分区。阐述土地利用分区内涵,提出土地利用分区思路,收集相关数据资料,构建指标体系,结合主体功能分区结果,运用Arcview 3.2相关功能,分别对市域进行土地利用初步分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第五章保障落实土地利用分区机制。土地利用分区的本质要求是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安全,谋求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综合最大化。分别从土地利用调控指标、人口转移、产业结构、财政政策等方面政策落实到土地利用综合区,以其指导及保障土地利用功能区的有效发挥。第六章结论与讨论。本章是对全文进行了结论性概括,并提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不足及展望。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一章 绪言 13-23 1.1 研究背景 13-14 1.1.1 土地生态环境恶化 13 1.1.2 区域空间开发无序化 13-14 1.1.3 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化 14 1.2 研究意义 14-15 1.2.1 理论意义 14-15 1.2.2 实践意义 15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9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6-17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7-19 1.3.3 自己见解 19 1.4 研究路线 19-21 1.5 主要框架 21 1.6 研究区概况 21-23 1.6.1 地理区位 21 1.6.2 自然条件 21-22 1.6.3 社会经济 22-23 第二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协调分析 23-31 2.1 “两区”的内涵 23-24 2.1.1 土地利用分区 23-24 2.1.2 主体功能分区 24 2.2 “两区”协调的缘起 24-26 2.2.1 分区的对象体系不一致 24-25 2.2.2 分区的侧重点不尽相同 25 2.2.3 分区的数据资料来源不一 25 2.2.4 分区的界线差异很大 25 2.2.5 分区的协调机制尚未完善 25-26 2.3 “两区”协调的基础 26-27 2.3.1 科学发展观奠定思想基础 26 2.3.2 共同理论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26-27 2.3.3 新技术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27 2.3.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保障组织基础 27 2.4 “两区”对应关系调查分析 27-29 2.4.1 “两区”的优势度测定 27-28 2.4.2 结果分析 28-29 2.5 “两区”协调的基本策略 29 2.6 小结 29-31 第三章 芜湖市域主体功能分区 31-45 3.1 分区理念 31-32 3.1.1 科学发展观理论 31 3.1.2 地域差异理论 31-32 3.1.3 生态经济理论 32 3.1.4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32 3.2 分区原则 32-33 3.2.1 体现区域差异性 32-33 3.2.2 明确区域主体功能 33 3.2.3 突出区域生态功能价值 33 3.2.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3 3.2.5 尽量保持行政区划相对完整性 33 3.3 分区技术路径 33-34 3.4 确定评价单元 34-35 3.5 构建指标体系 35-36 3.6 分析方法 36-38 3.7 分析结果 38-42 3.8 分区评价 42-45 第四章 芜湖市域土地利用分区 45-57 4.1 土地利用分区 45 4.1.1 内涵阐述 45 4.1.2 分区思路 45 4.2 数据来源及方法 45-46 4.2.1 数据来源 45 4.2.2 分区方法 45-46 4.3 土地利用初步分区 46-51 4.3.1 构建指标体系 46-47 4.3.2 数据处理 47-48 4.3.3 初步分区结果 48-51 4.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51-54 4.4.1 空间叠加分析 51-52 4.4.2 局部结果修正 52 4.4.3 结果分析 52-54 4.5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54-55 4.6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耦合分析 55-57 4.6.1 土地利用功能定位 55-56 4.6.2 分区耦合分析 56-57 第五章 保障落实土地利用分区机制 57-64 5.1 土地利用分区本质要求 57-58 5.1.1 提高经济效益 57 5.1.2 维护社会稳定 57-58 5.1.3 保障生态安全 58 5.2 完善落实土地利用分区机制 58-64 5.2.1 充分考虑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58-60 5.2.2 有序协调人口迁移 60-61 5.2.3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61-62 5.2.4 宏观调控财政政策 62-64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4-67 6.1 初步结论 64-65 6.2 主要创新点 65 6.3 讨论与展望 65-67 参考文献 67-73 附录 73-82 致谢 82-83 附: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83-84
|
相似论文
- 体验经济视角下芜湖地区体育旅游开发与营销研究,G812.7
- 主体功能区管理环境法问题研究,D922.68
- 京津冀主体功能区视域下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G649.2
- 芜湖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开展现状研究,G80-05
- 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优化研究,F812.45
- 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X321
- 芜湖市区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X513
- 湿地乡村空间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TU982.29
- 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定位,F127
-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湖北区域协调发展,F127
- 阜新市细河以北主体功能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P642.5
- 芜湖市汽车电子产业竞争力及提升对策研究,F426.471
- 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D630
- 我国行政区划的生态分析,D630
-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F127;F224
- 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大开发力度问题探讨,F127
- 市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F127
- 黑龙江省边疆口岸东宁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P208
- 芜湖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与效果研究,G812.4
- 星级酒店经营效率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