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章学诚安徽方志的编纂理论与实践
作 者: 王嘉炜
导 师: 周晓瑜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章学诚 安徽方志 编纂理论 实践
分类号: K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2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乾嘉时期著名史学大家、方志学理论的奠基人,章学诚在方志学上开创性的系统理论,对后世的修志理论与实践产生极大影响。不但如此,他还进行了大量的方志编纂活动,先后总纂和参与修纂了十几部方志。但是,在这十几部方志中,章学诚主修的却只有《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四部,而其中《和州志》、《亳州志》两部就是安徽志属。《和州志》是章学诚平生第一次独立修纂的方志,其完整地体现了章学诚早期的方志思想,除了其在方志性质上的史学类属具有突破传统的价值之外,设置“文征”,创立“前志列传”等一系列在修志体例上的开创,都是章学诚方志理论体系发展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且,由《和州志》引发的章、戴论辩是方志编纂史上著名的论辩之一。《亳州志》是章学诚方志思想逐渐步入成熟期的代表方志之一,也是被章学诚视为“自为得意”的方志著作,《亳州志》为章学诚在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方志识见提供了相当自由的空间,“掌故”与“人表”的设立,是章学诚“方志立三书”之议迈入成熟的标志。对章学诚安徽两志的探讨,对于研究章学诚史学思想和方志学理论的形成具有很大价值。更何况,章学诚一生参与或亲自撰修地方志大多残缺不全。即使这两部安徽名志,今天都不能完整见到,《和州志》仅有不过百字的目录和几篇序例,还有十几篇相关的自叙和序录;《亳州志》则佚失得更为彻底,仅有每篇不过千字的人物表例议三篇,掌故三篇:煌煌两部志书,所存十分有限,十足可惜!对两志现有的文字整合和梳理,是一件很有学术价值的事情;对其所体现出的史学思想和方志学思想,以及其在章学诚方志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的探讨就更有必要。清朝中期,江淮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以戴震、程瑶田、王念孙、段玉裁为主要代表的“皖学”成就突出。皖学大师戴震对章学诚早年学术风格的形成曾产生过导向性的影响,在后来的学术交往中也曾多次和章学诚的学术发生关联;此外,章学诚和其它“皖派”学者的学术交往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其学术历程和学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的影响。章学诚一生穷困潦倒,生活艰难,颠沛流离于今湖北、北京、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本文试图结合章学诚在安徽的学术经历和其安徽两志的理论和实践,着重梳理章学诚与安徽学者(尤其是“皖派”学者)的交往和互相影响,厘清章学诚安徽两志的修纂过程,探讨章学诚安徽两志在其方志学核心理论“方志立三书”之议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章学诚安徽两志的成就与影响。
|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8-9 ABSTRACT 9-11 绪论 11-18 一、章学诚方志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 11-13 二、该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3-15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准备 15-18 第一章 章学诚的生平与学术渊源 18-22 一、章学诚的生平事略 18-19 二、章学诚的方志学术渊源 19-22 第二章 章学诚与安徽方志研究 22-29 一、章学诚与安徽学者的学术交流 22-26 1.章学诚与戴震 22-23 2.章学诚与其他安徽学者 23-25 3."皖派"学术对章学诚的学术影响 25-26 二、章学诚安徽修志的缘起、过程、结局 26-29 1.第一次安徽之行与《和州志》的修撰: 26-28 2.第二次安徽之行与《亳州志》的修撰 28-29 第三章 《和州志》:章学诚方志思想的初步实现 29-39 一、《和州志》体现了章学诚方志的史学属性 30-32 二、《和州志》在修志体例上的创新 32-35 1.设置"文征" 33 2.创立《前志列传》 33-35 三、《和州志》与方志编纂史上著名的章、戴论辨 35-39 第四章 《亳州志》:章学诚自视得意的方志作品 39-45 一、章学诚自视得意的方志作品 39-41 二、《亳州志》的"掌故"与"人表" 41-45 1.为"方志立三书"之议之一的"掌故" 41-42 2.关于"志"之一的"人表" 42-45 第五章 章学诚安徽方志研究的成就与影响 45-60 一、《和州志》、《亳州志》与章氏所著《湖北通志》之比较 45-51 1.修志体例的一以贯之 47-48 2.类目清晰详备 48-51 二.《和州志》、《亳州志》与洪亮吉《泾县志》之比较 51-60 1."史"、"地"之属的明确侧重 53-54 2."史""地"之属的实际弥合 54-57 3.《和州志》、《亳州志》对传统方志体系的突破与不足 57-60 结语 60-62 主要参考资料 62-67 后记 67-70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70-7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1
|
相似论文
-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 关于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哲学思考,D261
- 小学数学估算教与学实践研究,G623.5
-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 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研究,G633.91
- 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教学研究,G633.3
-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 铁炭芬顿—生物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X784
- 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297
-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G622.4
-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G633.6
-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G633.3
- 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学监测与防控方法研究,S858.28
- 依托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G434
- 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G40-057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