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LMP-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李修洋
导 师: 邓忠良
学 校: 重庆医科大学
专 业: 骨科学
关键词: LIM矿化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基因治疗
分类号: R6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了解兔BMSCs同种异体移植的存活分布情况;观察LMP-1诱导的兔BMSCs结合明胶海绵(GS)修复桡骨骨缺损的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新西兰大白兔BMSCs采集、培养、纯化扩增,LMP-1诱导后,观察对贴壁率,增殖状态的影响。与GS联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生物相容性。进行碱性磷酸酶测定,和未转染组比较,观察成骨分化情况。用eGFP荧光标记BMSCs,与明胶海绵联合培养,植于同种异体动物臀大肌,观察存活及分布情况。建立兔桡骨1.5cm骨缺损模型,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LMP-1诱导BMSCs/GS组(A组),BMSCs/GS组(B组),GS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术后4w、8w、12w行大体触诊观察、X线照片并采用Tsuchida H和Hashimoto J计分系统计分系统进行半定量评分、切片HE染色行组织学检查及12周行压缩试验检测愈合标本和对照侧正常标本的最大载荷,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结果应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数据统计学处理,计算P值,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LMP-1诱导对BMSCs贴壁、增殖无显著性影响。碱性磷酸酶检测显示LMP-1诱导组高于未转染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eGFP标记的BMSCs细胞异体移植存活时间超过3w,主要分布在移植区域。X线:A组4w时缺损处大量骨痂形成,连续骨痂通过。B组-D组:新生骨量递减。至12周C、D组无1例愈合,形成骨不连。Tsuchida H和Hashimoto J评分结果显示在12w时A-D组均值分别为:4.5、3.8、2.0、1.0,统计学分析各时间点A组与其它各组评分值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大体观察:A组4w时可触及硬化骨样组织,B组4w时新生骨集中在两端,逐渐增加。CD组至12周未有愈合。组织学观察:A组4w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少量软骨细胞,形成骨陷窝结构。8w时可见骨细胞成熟,骨小梁结构出现,髓腔形成。12w髓腔明显,骨髓细胞丰富,骨小梁成熟。B组4w时以纤维骨痂和软骨组织为主,大量软骨细胞。8w时编织骨开始增多,出现骨小梁,部分标本出现髓腔。12w:骨小梁进一步增多,但髓腔内骨髓细胞少见。C、D两组纤维组织增生,12w时缺损区填充纤维组织,仅两端有少量骨组织形成,最后缺损处形成纤维连接。生物力学:12w时A、B、C组最大载荷均值分别为85.7、68.3、105.9N,抗压强度分别为7.4、6.1、9.2Mpa,弹性模量分别为189.5、136.1、209.1Gpa,各指标A、B组均低于对侧正常对照组,但A组最大载荷、抗压强度能达到正常组的80%、弹性模量可达到正常组的90%。AB组和正常组比较两两间都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LMP-1诱导的兔BMSCs结合GS可以修复兔桡骨1.5cm骨缺损。2、在12w时其生物力学强度接近正常,能满足正常活动的需要。

全文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5-7
中文摘要  7-10
英文摘要  10-13
第一部分 LMP-1诱导BMSCS复合GS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观察  13-24
  前言  13-14
  1 材料和方法  14-19
  2 结果  19-22
  3 讨论  22-24
第二部分 LMP-1 诱导的BMSCS 复合GS 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4-34
  前言  24
  1 材料和方法  24-28
  2 结果  28-33
  3 讨论  33-34
全文总结  34-35
参考文献  35-38
附图  38-47
文献综述  47-57
致谢  57-5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58

相似论文

  1.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2.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3. 酸溶液对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R318.08
  4. 新型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重组中的应用,R346
  5.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R329
  6. 茶黄素与TGF-β3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地影响,R329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8. 组织工程化类金刚石涂层瓣膜构建及其体内植入的初步研究,R654.2
  9.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R392
  10. 慢病毒介导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实验研究,R329
  11.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搅拌培养和保存的初步研究,R329
  12. 心梗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研究,R542.22
  13. pIRES2-EGFP-hIL-12-HSP7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7402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R346
  14. 兔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能力的比较,R329
  15.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对机械应力刺激的反应,R329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营养效应对一氧化碳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R329
  17. BMP2和VEGF165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R329
  18. 成纤维细胞与明胶海绵支架三维共培养的实验研究,R329
  19.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移植途径的实验研究,R651.2
  21. 结合使用“鸡尾酒”疗法在提升自体脂肪移植于颜面整型手术的效果研究,R6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