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实践思维方式下“以人为本”的解读

作 者: 路运辉
导 师: 王晓红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本体论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方式 以人为本
分类号: B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哲学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思维方式的变革上,西方传统哲学以追求世界本原、绝对真理及世界终极本体为目标,以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在主客体对立的基础上进行思维,从而把世界分为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和决定、派生现实世界的“理念世界”、“本体世界”。为了实现主客体的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和解,西方本体论哲学家们一直在苦苦寻找一个使二者统一的现实基础,但由于受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束缚,最终使客观世界消解于主观世界中,在“理念”、“概念”中实现了二者的统一。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对人的理解上,就会使人完全脱离现实世界而成为抽象的人。马克思致力于使哲学回归其本质,把实践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劳动对象本身,把劳动对象改造成为满足人各种需求的客体,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加强,客观世界也逐渐成为人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也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符合规律的实践活动才能顺利进行,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注定要失败。因此,马克思通过实践把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也完成了对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在实践思维方式下理解的人就是“自然人”、“社会人”、“意识人”、“实践人”的有机统一体。把人放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进行理解、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与目前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在本质目的上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下“以人为本”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涵义,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4
  0.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8-9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2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13
  0.4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13
  0.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13-14
1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  14-27
  1.1 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终结  15-19
    1.1.1 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含义及特征  15-17
    1.1.2 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17-19
  1.2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内涵及特征  19-23
    1.2.1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内涵  19-21
    1.2.2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特征  21-23
  1.3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意义  23-27
    1.3.1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  23-25
    1.3.2 实践思维方式下"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25-27
2 以实践思维方式解读"以人为本"  27-37
  2.1 "以人为本"的传统理解  27-30
    2.1.1 中国哲学中的"以民为本"思想  27-29
    2.1.2 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29-30
  2.2 实践思维方式下"人"的涵义  30-32
    2.2.1 "现实的人"的基本属性  31-32
    2.2.2 "现实的人"本质上是实践的  32
  2.3 实践思维方式下"以人为本"中"为本"的释解  32-33
    2.3.1 "以人为本"中"为本"的"本体"涵义  32-33
    2.3.2 "以人为本"中"为本"的"本位"涵义  33
    2.3.3 "以人为本"中"为本"的"本根"涵义  33
  2.4 实践思维方式下"以人为本"蕴含的内在关系  33-37
    2.4.1 人与自然的关系  34-35
    2.4.2 人与社会的关系  35
    2.4.3 人与人的关系  35-37
3 实践思维方式下"以人为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37-43
  3.1 实践思维方式下"以人为本"内含的方法论意义  37-40
    3.1.1 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历史的主体  37-38
    3.1.2 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的展开过程  38-39
    3.1.3 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社会历史中展开的  39-40
  3.2 实践思维方式下"以人为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特意义  40-43
    3.2.1 "实践的人"为社会文明程度创造物质条件  40-41
    3.2.2 实践思维方式要求"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  41
    3.2.3 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自身的解放、改变来实现  41-43
结束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7
致谢  47-4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8-49

相似论文

  1.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2.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研究,G222
  3.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4.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困惑与引领路径研究,G641
  5.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6.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代诠释,D092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研究,G641
  8. 以人为本与大连城市软实力提升研究,F299.27
  9. “以人为本”,J213
  10. 高校学生工作服务路径研究,G647
  11. 虚拟实践的哲学探析,B023
  12.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811
  1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大学生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研究,G641
  14. 价值论视域下的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B038
  15. 设计以人为本:原材料供应者、生产制造者、中间交换者还是顾客?,J504
  16.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G647
  18.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研究,A811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探析,D61
  20. 广告创意设计与消费心理研究,F713.8
  21. 科学发展观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的理论思考,B038;D6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