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肝细胞性肝癌VEGF、PLGF的表达与螺旋CT增强征象的关系的研究

作 者: 杨军妍
导 师: 宋福林
学 校: 大连医科大学
专 业: 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免疫组化 胎盘生长因子(PLGF) 螺旋CT征象
分类号: R73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我国是居第3位的恶性肿瘤,预后甚差。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受多种因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在多使用微血管密度(MVD)来评价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MVD与肿瘤的侵袭及预后密切相关。肿瘤影像学表现特征都依其组织病理学为基础,并由肿瘤生物学特性所决定,多层螺旋CT(SCT)的应用为HC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有效手段。将SCT征象通过病理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照分析,探讨影像学与生物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HCC的VEGF、PLGF表达及MVD与螺旋CT增强征象之间的关系,探讨CT估计HCC新生血管状态、侵袭转移的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加深对其CT影像病理基础的认识,对提高肝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HCC标本39例进行分析,均未接受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治疗,其中男30例,女9例,年龄32—81岁。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氧化物酶连接法(SP)按常规步骤进行,检测瘤内VEGF、PLGF及MVD的表达,采用在400倍视野下分别计数,判断病理分级,统计VEGF、PLGF及MVD之间阳性表达关系。使用GE LIGHT SPEED 16螺旋CT机,先平扫后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碘对比剂欧乃派克80—1 00mL.注射速度为3.0-4.0mL/s。注射造影剂后分别行动脉期(25-30S),门脉期(50-60S)和实质期(90-1 20S)三期扫描,扫描参数均为1 30KV,250—300mA,层厚、间隔为5—10mm,螺距为1.0,必要时采用3-5mm层厚。分析术前CT征象,包括肿瘤的大小、边缘(有无假包膜形成)、侵袭转移性及增强类型(动脉血供型、动静脉双重血供型、少血供型)等。并统计各CT征象与VEGF、PLGF及MVD阳性表达的关系。应用SPSS 13.0版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VEGF、PLGF、MVD在HCC中的表达及关系39例HCC中VEGF阳性表达33例,阳性率为84.62%;PLGF阳性表达30例,阳性率为76.92%;MVD的变化范围为16—59,平均值(x)为32.79,标准差(s)为14.25。VEGF与PLGF在HCC中的阳性表达具有一定的关系(x2=7.59,P=0.018)。肿瘤组织VEGF阳性、阴性表达时MVD值分别为35.67±13.63和17.0±1.41,差异明显(P=0.002);PLGF阳性、阴性表达时MVD平均值分别为35.46±14.02和23.89±11.69,也同样存在差异(P=0.031)。HCC中PLGF的表达及MVD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34)。2.HCC的SCT诊断结果39例HCC中,肝动脉供血型26例,占66.67%,其次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10例,占25.64%,少血供型3例,占7.69%。肿瘤直径>5 cm者18例,≤5cm者21例;有较完整假包膜者11例,28例见不完整包膜或无假包膜。在13例高危组病例中,有4例在肝内见子灶形成,2例同时并有门静脉瘤栓和肝门淋巴结转移,5例见门静脉瘤栓形成,2例有腹膜后淋巴结及肾上腺转移。3.肝细胞性肝癌CT增强特征与VEGF、PLGF表达及MVD之间的关系3.1动脉供血型与少供血型之间VEGF、PLGF及MVD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23、0.022、0.001);动脉供血型与双重供血型之间PLGF、MVD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3 1、0.004)、二者之间VEGF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465);双重供血型与少供血型之间VEGF、PLGF及MVD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133、0.500、0.138)。3.2HCC无假包膜组或包膜欠完整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有假包膜组(P=0.004);PLGF、MVD阳性表达与假包膜的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194、0.20)。3.3VEGF的表达与HCC有无浸润转移无相关性(P=0.333),HCC有浸润转移组的PLGF、MVD均高于无转移组(P值分别为0.0 15、0.003)。3.4VEGF、PLGF表达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590、0.312);MVD随HCC肿瘤大小不同而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1、VEGF与PLGF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二者阳、阴性表达组MVD均具有明显差异,说明VEGF、PLGF作为相关调控因子有促进HCC微血管形成的作用。2、PLGF表达及MVD与HCC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病理分级越高,PLGF、MVD阳性表达率越大,说明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细胞的增殖速度也快,需要更多的微血管,PLGF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CC的分化程度,血管生成可能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3、HCC的CT增强征象(假包膜的形成、有无浸润转移及血供分型等)与VEGF、PLGF表达及MVD密切相关,表明肿瘤新生血管是HCC生长、发展、转移的形态学基础,VEGF、PLGF的表达及MVD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CC的血供特点。4、HCC的CT表现特征受血管生成、VEGF、PLGF表达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分析HCC螺旋CT增强征象和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可以进一步认识HCC的CT征象的意义,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预测HCC的侵袭、转移及血供特点,从而为HCC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估计提供更多的帮助。

全文目录


一、摘要  5-12
  (一) 中文摘要  5-8
  (二) 英文摘要  8-12
二、文献综述  12-21
  (一) 综述  12-18
  (二) 参考文献  18-21
三、正文  21-42
  (一) 前言  21-23
  (二)材料与方法  23-26
  (三) 结果  26-33
  (四) 讨论  33-38
  (五) 结论  38-39
  (六) 参考文献  39-42
四、附录  42-44
  英文缩略词对照  42-4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3-44
五、致谢  44-45

相似论文

  1.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2. 虾蟹螺原体病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比较研究,S945
  3. PRL-3和p2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5.2
  4. 板蓝根多糖对无初乳仔鼠免疫功能的影响,S853.7
  5. 乳腺癌钙化X线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R737.9
  6.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734.2
  7. Survivin和Yes-associated prote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33
  8. 黏附分子P-选择素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5.2
  9. 犬股骨头坏死区在不同应力刺激下骨重建时BMP-2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R687.3
  10. 宫颈癌组织中RECK基因的表达及意义,R737.33
  11. 磷脂酰肌醇-3-激酶、存活素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R735.37
  12. 肝癌中Men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735.7
  13.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恩度靶向治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R734.2
  14. cathepsinB在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与相关性研究,R776.1
  15.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P-2与CD105的表达和意义,R734.2
  16. 增生性瘢痕中CD90、Ⅰ、Ⅳ型胶原和TGF-βⅠ型、Ⅱ型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分析,R622
  17.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及实验研究,R733.7
  18. DCM猝死者与晚期DCM患者心脏病变的比较研究,R542.2
  19. KLK6、KRT 13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的研究,R739.8
  20. 乙酰肝素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R734.2
  21. 二肽酶Ⅳ与肥胖儿童及幼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研究,R723.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肝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