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利用蔗渣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

作 者: 丁胜华
导 师: 欧仕益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蔗渣 酶解 低聚木糖 脱色 活性炭 离子交换树脂
分类号: TS24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85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采用NaOH溶液碱解蔗渣提取木聚糖,稀酸和酶法水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并对其进行精制的工艺,主要结果如下:1.木聚糖的提取和酶解用4.0%NaOH溶液从蔗渣中提取木聚糖。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15(w/v),30.0℃下搅拌(160r/min)提取24.0h,过滤,滤液采用分子截留量为3000Da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超滤浓缩,浓缩液加入清水反复超滤除去残余碱,获得浓度为60.17g/L的木聚糖用于酶解。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添加量5.0g/L,在pH=6.0、40.0℃下酶解4.0h后,可获得产量31.13g/L、平均聚合度为2.64的低聚木糖。小试实验结果表明,6kg蔗渣经上述条件酶解可得到浓度为29.62g/L的低聚木糖液9.942L,酶解率为4.91%。2.低聚木糖的精制研究了4种活性炭和7种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对低聚木糖超滤液的静态脱色效果,并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和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750的混合柱床对低聚木糖液进行动态脱色研究。静态脱色结果表明:糖用HC-303型活性炭和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750对低聚木糖溶液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HC-303型活性炭添加量为3.0g/L时,在80.0℃、pH=3.0、搅拌(160r/min)脱色60min后,脱色率达到95.4%,还原糖损失率为4.8%。添加4.50%(w/w,对固形物)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750,在60℃搅拌(160r/min)脱色3.0h,脱色率达96.5%,糖分损失率为6.0%。阳离子树脂732和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750的混合柱床动态脱色的最佳工艺为:V732树脂:VD750=1:2、上柱pH=7.0、流速4.0BV/h、上柱量8.0BV,脱色率达到90%。3.稀硫酸水解木聚糖采用0.05mol/L稀硫酸于100℃水解木聚糖15min,低聚木糖得率为18.46%,平均聚合度为2.19。采用0.05mol/L稀硫酸80℃预水解木聚糖90min后,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效果显著提高。实验还初步探索了Viscozyme L、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及其复合酶对蔗渣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酶复合水解的效果优于2种复合酶水解效果和单独酶水解时的效果。当Viscozyme L、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添加比例为2%:4%:6%时,可溶性糖得率为4.15%。采用离子色谱对低聚木糖酸解液的糖类组分的检测,鉴定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绪论  12-25
  1.1 蔗渣特性及其综合利用  12-15
    1.1.1 蔗渣特性  12
    1.1.2 甘蔗渣利用概况  12-15
  1.2 低聚木糖  15-22
    1.2.1 低聚木糖的理化性质  16
    1.2.2 低聚木糖的生理学特性  16-17
    1.2.3 木聚糖的提取和精制  17-19
    1.2.4 低聚木糖的制备  19-20
    1.2.5 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  20-22
  1.3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22-23
    1.3.1 立题背景  22-23
  1.4 研究内容概述  23-24
    1.4.1 确定蔗渣木聚糖提取工艺  23
    1.4.2 木聚糖的水解工艺  23-24
    1.4.3 低聚木糖的精制  24
    1.4.4 酶解产物的分析检测  24
  1.5 特色及创新  24-25
第二章 利用蔗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  25-36
  2.1 材料与仪器  25-26
    2.1.1 实验材料  25
    2.1.2 实验仪器  25-26
  2.2 实验方法  26-29
    2.2.1 蔗渣前处理  26
    2.2.2 木聚糖的提取  26
    2.2.3 超滤法制备木聚糖  26-27
    2.2.4 木聚糖的酶解工艺  27
    2.2.5 木聚糖酶酶解正交实验设计  27
    2.2.6 分析计算方法  27-29
  2.3 结果与讨论  29-35
    2.3.1 木糖标准曲线  29
    2.3.2 蔗渣木聚糖提取工艺  29-31
    2.3.3 酶解工艺的确定  31-35
  2.4 小结  35-36
    2.4.1 蔗渣碱提木聚糖工艺条件  35
    2.4.2 木聚糖酶正交实验结果  35-36
第三章 稀酸-酶法水解蔗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  36-44
  3.1 材料与仪器  36-37
    3.1.1 实验材料  36-37
    3.1.2 实验仪器  37
  3.2 实验方法  37-39
    3.2.1 稀酸预水解木聚糖  37
    3.2.2 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  37
    3.2.3 稀酸-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  37-38
    3.2.4 酶水解蔗渣  38
    3.2.5 分析计算方法  38-39
  3.3 结果与讨论  39-43
    3.3.1 稀酸法水解木聚糖  39-40
    3.3.2 稀酸-木聚糖酶法水解木聚糖  40-41
    3.3.3 酶法水解蔗渣  41-43
  3.4 结论  43-44
    3.4.1 稀硫酸水解木聚糖工艺  43
    3.4.2 稀酸-木聚糖酶法水解木聚糖工艺  43
    3.4.3 酶水解蔗渣工艺  43-44
第四章 活性炭和大孔离子树脂对低聚木糖液脱色效果研究  44-57
  4.1 材料和方法  45-46
    4.1.1 实验材料  45-46
    4.1.2 实验仪器  46
  4.2 实验方法  46-48
    4.2.1 活性炭预处理  46
    4.2.2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  46-47
    4.2.3 低聚木糖溶液的制备  47
    4.2.4 活性炭脱色  47
    4.2.5 离子交换树脂静态脱色  47
    4.2.6 离子交换树脂动态脱色  47
    4.2.7 动态吸附实验确定混床树脂最佳脱色条件  47
    4.2.8 色值测定方法  47-48
    4.2.9 还原糖测定  48
    4.2.10 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48
  4.3 结果与讨论  48-56
    4.3.1 活性炭脱色  48-51
    4.3.2 离子交换树脂静态脱色  51-53
    4.3.3 离子交换树脂动态脱色  53-56
  4.4 小结  56-57
第五章 低聚木糖的成分分析  57-62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7-58
    5.1.1 实验材料  57
    5.1.2 实验仪器  57-58
  5.2 实验方法  58
    5.2.1 低聚木糖的精制  58
    5.2.2 精制低聚木糖的酸解  58
    5.2.3 IC法分析精制低聚木糖酸解液中的单糖组分种类  58
  5.3 结果与讨论  58-61
    5.3.1 IC结果分析  58-61
  5.4 小结  61-62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2-64
  6.1 结论  62-63
  6.2 展望  63-64
参考文献  64-74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74-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基于酚醛树脂活性炭的制备及负载TiO2吸附—光催化性能,TQ424.19
  2.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3. 负载铈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氯霉素研究,X703
  4.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5. 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TS255.1
  6. 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六价硒,X703
  7. 小桐子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医用级制备工艺研究,TQ223.163
  8. 电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硫酸根溶出特性研究,TQ425.23
  9. 基于神经网络的牡蛎呈味肽制备及呈味特性研究,TS254.4
  10. 大米蛋白酶解—接枝共聚综合改性技术的研究,TS201.2
  11. 烟杆基活性炭制备及对低浓度磷化氢吸附净化研究,X712
  12.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成型生物质活性炭及纤维板,X712
  13.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14. 香菇漆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脱色的研究,TQ925
  15.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R-藻红蛋白的生物修饰及活性保护研究,TS201.21
  16. 预氧化强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氮效能及机理研究,X703
  17. 功能性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开发,TS106.6
  18.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19. 稻壳灰制备白炭黑和活性炭的工艺研究,TQ424.1
  20.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及黄精酸豆奶研制,TQ461
  21. 聚砜类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油脂脱色中的应用,TQ320.72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制糖工业 > 制糖工业副产品加工与利用 > 蔗渣的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