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海祁连山地区四川绢蝶的访花行为和繁殖生态学研究

作 者: 包正云
导 师: 刘泽华
学 校: 青海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青海祁连山地区 四川绢蝶 访花行为 蜜源植物 交配 产卵
分类号: Q9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对青海祁连山地区四川绢蝶(Parnassiida szechenyii Frivaldszk)种群生态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研究其访花行为和繁殖生态。调查四川绢蝶蜜源植物的开花动态并跟踪观察其访花行为,测量单花停留时间、访问的2朵花之间的距离和访花总时间,并确定其花间运动式样;跟踪观察四川绢蝶交配产卵情况,用秒表记录交配总时间、交尾后的飞行时间及伏地爬行时间、总产卵时间、单次产卵时间,同时标记其交配地点和产卵地,用米尺测量交配地点距离和产卵距离,并以其为中心做样方,测量相关参数。结果如下:1.在青海祁连山地区,金沙绢毛苣的花期自6月中旬开始,单朵花的花期约为6~7d;鳞叶龙胆花期自6月中旬开始,单朵花的花期约为6~7d;天蓝韭花期自7月中旬开始,单朵花的花期约为6~7d。2.四川绢蝶在访花时通常飞行较为缓慢,或盘旋滑翔飞行,单朵访花时间大约在十几秒到两分钟之间,大多数四川绢蝶在访问完一朵花后都会飞到相对临近的蜜源植物上再次取食,曾发现过同一只绢蝶连续访花八朵。四川绢蝶在3种蜜源植物上的单花停留时间为:金沙绢毛苣上的为(18.79±1.71)s,鳞叶龙胆上的为(13.35±1.64)s;天蓝韭上的为(11.84±1.67)s。四川绢蝶在3种蜜源植物上的访花频率:金沙绢毛苣上的为:(5.7±0.7)朵/min,鳞叶龙胆上的为:(7.5±1.5)朵/min;天蓝韭上的为:(4.4±0.8)朵/min。3.交配在整个繁殖期进行。雄蝶活动能力一般较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山坡处盘旋飞翔来寻找未交配的雌蝶进行交配(已经交配的雌蝶因有臀袋而无法再次交配)。经对12对绢蝶的交配过程的观察,发现其交配多在晴朗无风的12:00~15:00之间,整个交配过程需152±36s左右。交配时,雄蝶与雌蝶贴地飞行追逐,速度快,变向急;落地后尾部相连,在草丛间爬行,间或贴地飞行3~5次。落地后不振翅。交配结束后,雄蝶先飞走,雌蝶伏地1min左右,在交配地点徘徊30s左右后飞走。4.四川绢蝶产卵一般在晴朗无风的12:00~15:00时进行,日产卵5~10次,单次产卵1颗,一个产卵点只产一颗卵,5×5m的样方中平均产卵3±2颗。每次产卵时间平均为:32±10s。卵的色泽呈乳白色,卵扁圆形表面有细的凹点,卵的大小1mm。5.四川绢蝶对产卵地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通过设置样地、实际产卵点和放弃的产卵点的比较发现,产卵点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近地面层的温度、距离寄主植物的距离和距离灌丛的距离。6.经5个聚集度指标分析产卵点的空间分布类型,确定四川绢蝶产卵点的空间分布呈集群分布。这可能是其寄主植物和灌丛的空间分布是集群分布的原因。因为寄主植物的距离和灌丛的距离灌丛是四川绢蝶产卵点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4<0.01和P=0.021<0.03)。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引言  9-20
  1.1 绢蝶  9-13
    1.1.1 概述  9
    1.1.2 四川绢蝶形态特征  9-10
    1.1.3 中国绢蝶名录  10-12
    1.1.4 四川绢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12-13
  1.3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13-15
    1.3.1 绢蝶对寄主植物的选择  14
    1.3.2 食物营养对绢蝶生长发育的影响  14-15
  1.4 影响昆虫访花行为因素  15-18
    1.4.1 花部构成  16-17
    1.4.2 开花式样  17
    1.4.3 开花时间和雌雄异熟  17-18
  1.5 绢蝶的研究现状  18-19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8-19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9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20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0-27
  2.1 研究地自然概况  20-22
    2.1.1 地理位置  20-21
    2.1.2 研究样地概况  21-22
  2.2 材料  22
  2.3 方法  22-27
    2.3.1 四川绢蝶访花行为的观察  22-23
    2.3.2 四川绢蝶繁殖生态  23-27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27-39
  3.1 种群数量  27
  3.2 四川绢蝶访花行为  27-31
    3.2.1 开花动态  27-28
    3.2.2 四川绢蝶访花行为  28-31
  3.3 四川绢蝶繁殖行为  31-39
    3.3.1 产卵地和样地环境参数  31-33
    3.3.2 交配  33-34
    3.3.3 产卵  34-37
    3.3.4 产卵地的分布格局  37-38
    3.3.5 产卵地的分布特点  38-39
第四章 讨论  39-45
  4.1 四川绢蝶的分布与生境的关系  39
  4.2 四川绢蝶的访花行为  39-40
    4.2.1 四川绢蝶的访花频率和单花停留时间  39-40
    4.2.2 四川绢蝶访花行为的影响因素  40
  4.3 四川绢蝶交配行为  40-41
  4.4 四川绢蝶产卵行为  41-42
  4.5 四川绢蝶产卵点空间分布  42
  4.6 四川绢蝶的保护  42-45
    4.6.1 绢蝶在祁连山地区的现状  42-43
    4.6.2 保护建议  43-45
参考文献  45-52
致谢  52-53
个人简历  53-54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4

相似论文

  1. 浅黄恩蚜小蜂的过寄生现象及其对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2. 青海祁连山地区四川绢蝶的生物学特性及各因素对其活动影响的研究,Q968
  3.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繁殖行为及交配模式的分子鉴定,S917.4
  4.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物学特性和交配型初步研究,S435.32
  5. 新疆郁金香的繁殖生物学,S682.263
  6. 长角直斑腿蝗越冬生态及交配策略的研究,S433
  7. 蝴蝶蜜源及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的研究,Q968
  8. 我国华东沿海4种石磺形态研究,Q954
  9. 筛胸梳爪叩甲性信息素的初步研究,S763.3
  10.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32
  11. 马铃薯种质资源圃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种薯处理防控田间晚疫病试验,S435.32
  12.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32
  13. 稻纵卷叶螟迁飞与生殖的互作关系,S435.112.1
  14. 绿僵菌侵染对东亚飞蝗发育的影响研究,S433
  15. 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和触角对其交配和寄生行为的影响,S476.3
  16. 环境条件与生理基础对草地螟寄主选择性的影响,S433
  17. 同源四倍体和异源四倍体的比较研究,Q3
  18. 温度对褐飞虱短翅型雌虫繁殖行为的影响,S435.112.3
  19. 杀虫药剂对褐飞虱雄虫生殖和交配竞争力的影响,S435.112.3
  20. 赤水河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及九种鱼类早期发育的研究,S93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昆虫学 > 昆虫生态学和昆虫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